持续养老照料社区运营与管理现状及启示
2016-02-04郭红艳
王 黎 郭红艳 谢 红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191)
持续养老照料社区运营与管理现状及启示
王黎郭红艳谢红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100191)
〔关键词〕持续养老照料社区;辅助生活;长期护理
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5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1〕,我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日益增长的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与有限的养老护理服务资源供给之间矛盾突出〔2~4〕。为应对这一矛盾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以更合理、有效的方式分配养老护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养老护理服务需要的养老服务模式〔5〕。以美国为代表的一种全新养老服务模式——持续养老照料社区(CCRC),在部分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它结合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优点,并有效避免其不足〔6〕。该模式日益被我国养老产业界所关注〔7〕,但对其系统研究相对匮乏〔8〕。本文旨在对CCRC服务模式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进行综述。
1CCRC概况
1.1概念将CCRC定义为老年人(通常65岁及以上)提供全方位住房、居民服务及健康照顾的机构,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需求。CCRC依据人们不同的养老需求,整合各种照护资源,为老人提供集居住、生活服务、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即时、全面、系统、连续的养老照顾服务。目前该养老社区服务模式已被世界广为采用,但各国对于CCRC的提法略有差异。在我国,有人译为“一站式养老服务社区”,也有人译为“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日本与我国叫法大致相同;在韩国,称之为“银色之城”;台湾译为“持续关怀退休社区”。
1.2起源及发展CCRC起源于美国,二战后美国出现大量鳏寡孤独者,致使公众对长期护理照顾需求增加,长期护理机构得以发展。这些机构主要是国家资助兴建的护理院,属于国家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其运营管理方式效仿医院,一度成为医院的复制品〔9〕。20世纪60年代,老年人口激增,保健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使护理院得以快速发展〔10〕。然而其弊端也日渐凸显,照护质量、患者权利、康复还未引起应有重视,同时缺乏自身独特的运营服务模式,使长期护理机构发展遭遇瓶颈。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美国的福利政策矛盾重重,政府无法继续履行全面承担提供社会福利功能,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兴起,福利产品供给者逐步从政府拓展到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家庭。很多由教会、医院、企业和私人创办的长期护理机构也纷纷出现。CCRC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且多由护理院改建而成。它有效解决护理院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区别于医院的照护模式,将服务重点转移到为普通人群提供包括居住、生活、医疗等综合服务上,而不仅局限于提供医疗照护,同时建立经营标准和监管机制,保证服务质量。
CCRC无论从数量,还是提供服务多样性上,都得到稳步发展。CCRC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①70年代至80年代初:CCRC开始提供多种新型服务,吸引客户。此阶段由于借贷机制不成熟及经营者缺乏经验等问题,导致CCRC财政出现赤字,发展缓慢。②80年代中期:一些营利性机构开始踏入CCRC领域,但非营利机构仍是CCRC的资助主体。运行中的CCRC,只有18%是营利性的〔11〕。③1990~2005年:CCRC发展的重要时期,每年大约有10~20个新的CCRC成立,这主要归功于经营者及借贷团体更加成熟及充足的资金支持。④2008年至今:由于资金紧缩、房产市场不景气、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等原因,CCRC数量仍有增加,但增幅较小。
1.3CCRC现状CCRC在各国的分布情况及发展情况各异。美国拥有超过2 100家CCRC,分布于48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照顾62.5万退休老人〔11〕。虽经历金融危机等威胁,CCRC总体并未受太大影响,说明其在美国发展趋于稳固,已经作为一种商务服务模式存在,发展前景良好。英国及日本CCRC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这种高投入、回报慢的养老模式发展受阻。日本专门成立CCRC研究组,主要目的是探讨其在日本立足的可能性及发展空间〔12〕。欧洲国家中,只有英国引入CCRC的概念,其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Hartrigg Oaks是英国第一家CCRC,成立于1998年〔13〕。而在其他欧洲国家,CCRC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原因可能是欧洲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在养老方面无论政策或是模式都趋于成熟,一些国家亦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养老模式。在中国,CCRC同样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共有20余家CCRC,大多处于探索阶段。
2CCRC应用现状
2.1分区特点在CCRC中,依据老年人自理及需照顾程度,将老年人居住区域进行业态划分,当老人照顾需求发生变化时,可搬至相应居住区,而不必搬出社区。CCRC在规模、提供服务等方面有差异,居住区域划分情况也可能不同,以下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划分方式。
2.1.1独立生活区(ILU)所有的CCRC都有ILU。ILU可以是独栋房屋、多栋连建住宅、双层或三层公寓、大楼公寓等。提供的服务包括健身、餐食、居家清洁、社交活动、娱乐休闲、手工艺或计算机等课程、交通、美容、诊疗、咨商等,费用通常包含于月费中,也有一部分服务是收费的。ILU的入住者多是健康老人,日常生活几乎不需辅助,可以享受家庭健康照护服务。
2.1.2辅助生活区(AL)AL通常为大楼公寓或套房,并附有厨房等设施,入住老人大多具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但日常活动中仍需协助,介助程度介于独立生活和专业护理照护之间。老人可以享受保健、餐食或特别饮食、家政、交通、就医协助、个人协助(如写信、提领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协助、紧急救援等服务及喂食、药品管理和沐浴,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就餐和社交娱乐活动。
2.1.3长期护理区大部分CCRC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在社区或附近可及范围内提供短期疾病或损伤的恢复、慢性病治疗或更高层次的支持监护服务。同时提供康复服务,帮助老人尽可能达到独立。居住设施内多设有浴室,单人或与他人合用。
2.1.4认知支持照顾越来越多的CCRC提供专门的认知支持照顾(也称为痴呆照顾特别项目),这是一项成熟且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旨在安全的物理环境中尽可能优化老人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保持他们的尊严和自我存在感。
2.1.5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照顾CCRC对在家里或可及范围内的老人实行个性化照顾及日常活动协助。服务由专业人士、后勤人员、教育者、司机及志愿者在老人家里、社区或健康照顾机构提供。
2.2入住对象CCRC将老人按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专业医疗护理介入程度,分为3类:①自助型老人:一般在55~65岁,老人生活能够自理,居住在独立单元。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老年大学、兴趣协会等,丰富自助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②介助型老人:一般在65~75岁,当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照料时,将从自理转入介助型护理。介助型老人住在协助生活单元,居住个体分开,但公共设施在同一区域。介助老人得到的服务内容除社区服务之外,还包括日常生活照护,如饮食、穿衣、洗浴、洗漱及医疗护理等,社区还为介助型老人提供与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各类活动,丰富其日常生活;③介护型老人:多在75岁以上,当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时,将转入长期护理区,社区提供24 h有专业护士照料的监护服务。CCRC收住老人类型存在差异。由护理院演变而来的CCRC,多为非营利组织赞助,侧重于收住需长期护理照顾的老人。一些专门开设的CCRC,若是营利性质,则倾向于收住能够独立生活的老人,因为对于CCRC而言,主要利润来源于可独立生活老人,这些老人生活自理,几乎不需生活辅助或专业医疗护理照顾。
2.3服务内容及特点
2.3.1连续性服务在同一社区中满足老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不同养老需求。衰老是个连续过程,无论是身体功能还是心理,都要经历漫长过程,对于要服务这样一个群体的CCRC,为满足老年人需求,采取提供连续服务的策略,对老年人进行连续性评估,包括老年人入住前评估及后续定期评估,实时监测老年人身体心理功能发展状况。如刚入住时是完全自理的老人,由于疾病等原因,不再适合住在独立居住区域,借助CCRC的评估系统,确定其应转区域、所需服务。
2.3.2系统性服务CCRC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及自身发展战略对餐饮、娱乐、交通、医疗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重新配置,形成一体化服务系统,并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融合与配合,保证优质的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2.3.3全面性服务CCRC从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同时考虑老年群体对于专业医疗护理服务的特殊需求,将社区划分为不同的居住区,为老年人提供集餐饮、娱乐、社交、交通、医疗于一体的服务,老人不必出社区,即可满足需求。
3CCRC优缺点
3.1CCRC优势CCRC已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而存在,自身优势明显。CCRC拥有系统完备的服务及质量评价体系,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护理和医疗等基本养老需求,并可在同一社区中满足老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不同养老需求。同时,即使老人财政状况出现问题同样可以享受应有照料。对于政府机构而言,CCRC的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其周边社区居民同样受益。营利性CCRC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主要力量〔14〕。
3.2CCRC存在的问题CCRC是一项高投入、回报慢的产业,要求创建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低迷,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面非常谨慎,这对CCRC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创建CCRC过程复杂,风险大,入门费用高,对老人而言是相当大的支出,在其考虑是否入住方面会非常谨慎,CCRC面临客户不认可、不信任及低入住率的风险。国外尚无统一的CCRC管理标准,由当地政府自行管理,通常是多部门共同参与〔13〕,这种情况可能造成管理混乱,不能保证老人照顾质量。CCRC信息公开程度不够,消费者对CCRC基本信息、整体运营情况、财政状况等理解易出现偏差,导致纠纷。
4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4.1CCRC在中国的可行性我国养老形势严峻,养老服务供需失衡、资源匮乏、利用不合理〔15〕,养老态势发展迅猛,老年人对养老文化缺乏认识,导致养老方式选择及规划方面出现严重信息缺失,无长远养老规划,多盲从,缺乏主见。这种客观情况给CCRC带来发展空间。CCRC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不合理的问题,并且模式成熟,应用风险相对较小。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好,我国受影响却相对较小,从客观条件来说具备发展CCRC的经济实力。政府意识到养老问题严重性,有意扶持养老事业产业发展,CCRC自身优势明显,符合政府、社会、老人利益。
4.2中国在发展CCRC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尽管CCRC在我国有可行性,但其自身不足不可忽视,高投入、高风险性,在中国同样存在,并且CCRC的服务模式虽在国外发展成熟,但在我国是否适用还未可知。我国老年人对于CCRC了解较少,与国外不同的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容易接受去机构养老,并且老人自身积蓄不多,在选择养老服务方式上受限,这给CCRC的发展带来挑战。中国的公共医疗资源匮乏,如果在社区内不能提供一定的医疗、护理配套服务,市政配套的公共资源又缺乏,就会影响老人入住选择。从政府政策角度来看,CCRC仍需政策支持。我国目前兴起的CCRC多属营利性机构,而政府出台的政策多是针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尚缺乏具体的政策对营利性养老社区的开发经营过程及未来的监管提供支持。
4.3CCRC可借鉴之处CCRC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其先进的服务理念,系统完善的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尚缺乏对于老年人身体功能等方面系统全面的评估,而CCRC对于老年人的评估体系非常完善,保证老年人可以享受符合自身实际条件的服务。同时,CCRC通过资源整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系统、全面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护理和医疗等基本养老需求,这对卫生资源绝对匮乏的我国,更加有借鉴意义。
5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07.http://www.cncaprc.gov.cn/yanjiu/33.jhtml.
2安玉雪.构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95-6.
3李文君.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洛阳市养老机构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41-3.
4陈志英,张慧清.老年公寓养老护理的服务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988-9.
5吕津,许正良,孙斌.保障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有序运行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11):38-41.
6穆光宗.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借鉴〔J〕.人民论坛,2012;(22):52-3.
7刘晓梅.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J〕.人口研究,2012;36(5):104-12.
8王义,赵叶苹.我国老年房地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2007-02-16.http://www.hq.xinhuanet.com/news/2007-02/16/content_9331336.htm
9Anon.History of long-term care〔EB/OL〕.2011-03-12.http://www.elderweb.com/book/ export/html/2806.
10Gray BH.For-profit enterprise in health care〔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6:3-18.
11Ziegler.National CCRC listing and profile〔EB/OL〕.2009.http://www.zieglergroup.com/websites/ zieglerw.nsf/pages/9B32B9FA7E39 3B09C125783A002FEEC1?Opendocument.
12株式会社三菱综合研究所.プラチナ社会研究会「CCRCビジネス分科会」を立ち上げ─超高齢社会の有望産業の実現に向けて、日本版モデルの開発と具体的な事業化を支援〔EB/OL〕.2012.http://www.mri.co.jp/NEWS/press/2012/2039114_2212.html.
13Karen C,Nicholas P,Mark B,etal.Living at Hartrigg Oaks〔EB/OL〕.2003.http:// www.jrf.org.uk /bookshop /eBooks /1859351336.
14Division of Policy,Research and Legislative Affairs.Livable New York-Sustainable Communities for all ages〔EB/OL〕.2012.http://www.aging.ny.gov/LivableNY/OpeningPages..
15刘艳慧,王玉环.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长期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6):3950-2.
〔2014-05-20修回〕
(编辑王一涵)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RK003)
通讯作者:谢红(1969-),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养老政策、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的运行与管理、卫生(护理)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2-3081-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2.118
第一作者:王黎(1987-),女,硕士在读,护师,主要从事养老政策与护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