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沐浴经典 步入高雅
——从《大学语文》谈医科大学生传统经典教育的当代价值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

姜 瑶

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品德学院,重庆 401331



沐浴经典 步入高雅
——从《大学语文》谈医科大学生传统经典教育的当代价值

姜 瑶

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品德学院,重庆 401331

经典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典范之作。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读《论语》,它是中国人的圣书。青史不灭,经典不老。读经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对当今时代的回应以及对现代文明价值的和解。当代大学生亟需用经典来为精神打底色,改变气质,步入高雅;用经典来指引我们民族的未来,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经典;孔子《论语》;当代价值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

“只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活着,一个国家才活着!”

我们想说:传统文化经典,只要你还在,只要炎黄子孙都能走进你,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永生!

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名士,多少圣贤宿儒……将一片片轩辕丹心烛照在历史的汗青上,积淀在泛黄的芬芳的典籍中,固化为经典。

一、“经典”释义

“经”者,本义与“纬”相对,是指古代人工编织物上的纵线;“典”者,标准也,法则也。经典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载体。后引申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典范之作。

用文字结撰的著述,只有经历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洗礼,得到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接力式的认可,才能成为“经典”。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要了解欧洲文化,就不能不读《圣经》;要了解伊斯兰文化,就不能不读《古兰经》;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读《论语》。

书是有等级的,也是有血统的。好的语文教材,《大学语文》列出的文化、文学等各类经典名篇,首先应该体现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培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建立道德信仰。

好的语文教材,还必须是最经典的汉语文字,以此培养学生纯正、良好的语感,培养语言艺术的鉴别力和创造力。

当我们用汉字来组织成一个文本的时候,随便哪种形式都不比不上诗词,因为它把这种文字所有的美学潜能都发挥出来了。只有汉字才可能对仗。汉字有四声,每个字有声调的变化,即使没有乐谱,即使只是吟诵,它也有一种音乐美。诗词为什么要讲究平平仄仄,因为它可以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诵读本身就有一种音乐美包含在其中。所以诗词是汉语文字所最能表达美感的一种形式。

汉语的表达,跟其他语言,其他文字相比,一个最大的优点是简洁。联合国大厦的每一种文件,因为有中、英、法、俄、西班牙五种工作语言,为了表示平等,每一种文件都要翻译成五种工作语言,五种文本都放在那里,当你还没有走近那个台案,你所看到的五堆文件,你就能把汉字的那一堆辨认出来。为什么?因为它最薄。不管是什么内容,汉字的一堆肯定是最薄的一堆,因为它简洁。

汉字的简洁在什么文体中表达得最好,那就是诗词。最短的五言绝句20个字,七言绝句28个字,最短的词是16个字。日本的俳句算是短的了,还有17个字,我们只有16个字。这么简短的一种形式,就是一个独立的、优美的文本,充分表达了我们的语言文字的魅力。

诗人的使命,就是用诗行换取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完成他们的不朽。中国的很多诗人、名篇仅靠20个字或28个字就永恒地活在后人的心中:王勃的《送元二使西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刘禹锡的《乌衣巷》,贺知章的《咏柳》,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清明》,李商隐的《乐游原》,王安石的《梅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易安的《夏日绝句》…

让我们回到人性的起点吧!

掬一捧沧浪之水,澄净我们的灵魂;攀一条坎坷之路,炼就我们的雄魄;读一本《漱玉集》,丰盈我们的胸襟……春读集,夏读史,秋读诸子,冬读经。回到人性之初那个最基本点。

二、孔子为什么走向世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巴黎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则必须回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吸取智慧。”[1]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国的《人权宣言》,并视为“金规则”。

2010年1月22日,电影《孔子》在全国上映。

2011年1月11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塑起的孔子像,作为21世纪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掀起“孔子热”。

我国有三个“大祭”:

祭黄陵,属于国之祭、族之祭;

祭孔子,属于文之祭,是对文脉的一种追踪;

祭司马迁,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对一种伟大人格的缅怀。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没有文化巨人,就没有强大的民族;没有文明巨轮,就没有昌盛的国家。

虽然我们每天有饭吃,有衣穿,但如果不明白人活着的意义,不知人与人怎样相处,你的一生将怎么过?你真的就像在黑夜一样。

如今全球化的国际文化竞争,重要之点就在语言的竞争。汉语走向世界的时代已经到来,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在全球汉语正在成为一种强势语言。许多欧美国家已将汉语列入高考外语考试任选科目之中,世界上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习的人已经过亿,据不完全数字统计,早在2011年中国就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2]

以上说明,孔子走向世界至少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孔子“和”、“合”思想。“和而不同”的文化表现了一个多样性的中国,也契合今天多元化的世界。就像一片大陆,各色各样的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和睦相处。这种思想已蔚然形成一条普世价值。

(二)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安于有序,然后互敬互爱,再推而广之,从家庭内部到人与人之间,再到不同国家之间都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家家和,国国旺,天下平。

三、“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央视“百家讲坛”讲出了一个学术明星于丹,掀起一场解读《论语》的热潮。《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为何如此之“热”?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知晓。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论语》是一部中国人的圣书,是一部教人做好一个“人”的书。

一个人可以不干什么大事,可以不成功,不出名,不伟大,不崇高…一句话,可以平庸,但必须做好“人”。只要你耐心读《论语》,就会发现,做好一个人,此书必读。读懂了,方能获得终生的幸福与快乐。世上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死,能上天堂或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可能获得幸福与快乐。而孔子认为,我们当下,今生今世就能获得幸福与快乐。

《论语》开篇《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并经常调节自己,怎能不快乐?

《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告诉我们做人的根本,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找钱”,是为了获得幸福与快乐。

《八佾》“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要我们认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告诉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才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的根本就是学问和本事,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问不是知识,知识也不代表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中来。目不识丁者,只要做人好,做事对,他就有学问;读了大学,也未必有学问,贪官污吏都有高学历,但不代表有学问。没有学问,就没有根,生存就艰难。不会做人,尽管有技能,也是失败的人生。因而孔子要求我们五岁就开始学习,以便“三十而立┄”这一辈子就是幸福与快乐的。

从文化体系看,通过读《论语》获得一种价值观,我们会认同中国的文化。一个人有没有文化认同,直接关系到他有没有精神的归属。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关系到它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识别性的文明符号。

人们常说,日本人谦恭;韩国人强悍;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大度、开放、天真;这都是由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养成的。那么,我们中国人的基本气质是什么?很明显,就是孔子提倡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谦恭有礼。

医术乃仁术,医者仁心。一个未来的医者要具有“仁”心,怎能不读《论语》?

四、大学生读“经”的当代价值

凡是文化经典,都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外民族也该阅读。就像互联网一样,人类共享。

翻开部部经典,扑鼻的香气,醉人的曼妙,便从历史的深处在我们的眼前氤氲开来。一卷在手,于竹林之下和嵇康谈玄,卧菊花丛中随陶潜同醉,到重阳节里聆听王维、孟浩然的风流吟唱,在山阴兰亭与王羲之共饮一瓢流觞曲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诸子让我们领略到生命样式的多元化,儒家让我们了解做人的伟大和快乐,《周易》让我们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生存感悟,《中庸》、《荀子》让我们有一种与天地相参之感。

道家则是另一种感触,人是什么?人在天地面前之渺小以及生命的缺陷,让你觉得人没那么伟大。(逍遥游:夏虫不知早晚,蟪姑不知春秋,大鹏与井底之蛙…)

青史不灭,经典不老

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3]

习总书记虽然只提到“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但其义域绝不止此。他涵括了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古代的经典文献总体。

中国是《诗经》、《楚辞》的故乡,是《论语》、《庄子》的讲坛,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经典,就像基督徒要读《圣经》、穆斯林要读《古兰经》一样。熟读《史记》,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人物、制度,特别是传记、本纪。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先贤都不敢礼敬,还能有怎样的自信与自豪?

江山需要文人捧。我们常说人杰地灵,其实地灵是人文之气,是人杰赋予的。余秋雨说,“文人的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4]

中华经典好诗文使山河增辉,一首不朽的小诗,可以成就一座桥,一个寺庙,一座亭,一幢楼阁…使一座座建筑物屡坼屡建安然无恙地流传千古,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希文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崔灏的《黄鹤楼》成就了江南诸多名楼;欧阳修成就了一座醉翁亭;刘禹锡成就了一条乌衣巷;杜牧成就了扬州的二十四桥和一个杏花村;张继成就了枫桥与寒山寺,就连陈小奇以《枫桥夜泊》改编的歌曲《涛声依旧》,歌手毛宁的演唱唱红了大江南北,也成了经典。

文人在历代统治者的眼中,确实是无足轻重的蝼蚁之辈,但他们绣口一吐,却具有超越时空的传世力量。用余秋雨的话说,“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4]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热爱山川才能更爱祖国。大学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桃渊明的桃花源,李白的敬亭山,王维的辋川,孟浩然的洞庭湖,荆轲的易水,项羽的乌江,柳子厚的永州山水,苏东坡的黄州赤壁…在直面经典的同时体现出一种自觉的文化反省,通过对经典的认同与阐释而担负起民族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的责任。

(一)文化传承

文化的特质就是历史传承性,不能传承的文化是死文化。梁漱溟曾经说过: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天职。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经典是和传统分不开的。如果说,传统像一条历史的长河,那么,无数的文化经典,就是这条长河中流淌不息的活水。经典的意义,离不开不同时代人们的不断阐释、解读。人们关注经典往往不仅仅是为了经典本身,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寻求经典的当代意义,并且是通过当代人的审美阐释而使得不同时代的经典能够重新获得一种全新的价值定位。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精辟地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5]

西南交通大学徐飞校长上任伊始,就给全校师生推荐了96部经典,还成立了“中华经典普及推广中心”,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在校园网上专辟“经典悦读”专栏。这些,正是培养重视传统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心智健全的当代大学生的可贵实践。如果每一所大学、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这么做,让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认同。那么,一个社会很多人的气质就提高了,社会风气就好了。就社会而言,可移风易俗了。

台中教育大学的王财贵副教授说:十年来,我在台中教育大学,不管开何种课程,上第一堂课,即与学生相约:“有谁在这一学期之内,把任何一本经书读完一百遍,他的学期成绩便从九十分打起。”他说,因为我知道,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而这些不正是“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么科目,给他九十分,甚至给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6]

2013年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活动。之后,山东曲阜又启动“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的活动: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背诵出《论语》中的30条(章、则)的游客,都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的“三孔”景区。

这些活动开展的社会意义:鼓动更多的人去接触经典文本。

就大学生的修养而言,读经可使你经历一番文化滋养过程,可改变你的气质。朱熹说,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人的气质。读经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一个受传统文化熏陶多的人与受熏陶少的人,在气质上有大区别。我们夸人家文章写得好常用“引经据典”。读经书,与圣贤为伍,乃一个人精神境界高的表现,境界高了,气质就雅了,可警戒人不要堕入俗流。

(二)读经是对当今时代的一个回应

人类文化史上有过四次读经运动,每一个时代的读经,都是对那一个时代的回应。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礼崩乐坏,人心道义丧失,“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万古长如夜。

天降仲尼,孔子如长夜明灯,以承传文明为己任,为挽救千古文明成果于不坠,罄其力以整理尧舜以来代表文化正脉的《春秋》,复兴周礼,建立了五经经典文化体系,正是这个经典文化体系,成了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命脉与根基。

第二次是两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对秦始皇暴政文化(焚书坑儒)的回应;东汉士人以“名教”凌驾于皇权之上,以他们特有的行为艺术展示了一种道义的关怀。

第三次是宋明时期。隋唐佛学进入,本土文化已完全“佛化”了,怎么办?程朱陆王降临了,理学诞生了,天地间原来还有最珍贵的“理”。

第四次就是今天。

文化不灭,民族不死;民族不死,乃因文化尤在。传统经典是传统文化之本,“本根未死”,“终必复振”。今日之中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盛,国力渐强。有哲人说,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标志之一是这个国家开始拥有她的“造梦”能力,她的国民也开始自信地谈论自己的梦想。

中国终于有“梦”了,有“造梦”能力了,中华儿女也开始自信地谈论自己的梦想了。在举国上下一片“中国梦”之今日,读经至少是对两个东西的回应:

一是对我们这个时代人文危机的回应。

要灭文化,首灭语言;割断历史,先毁文献。1932年1月29日,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东方文化之中心”商务印书馆。日军侵沪司令盐泽幸一说:“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7]1932年3月至7月间,日伪在东三省查禁、焚烧中国书籍达650余万册,并要求在中小学开始学日语。地理只讲东三省,历史只讲辽、金、清,这是要让东北人从小就忘记中国的地域、五千年中华史和民族认同本根的汉语。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国亡但还说自己的语言,保留自己的经典和文化,这个民族就没有亡。

当我们读到都德的《最后一课》“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时,让我们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学不好母语,德国人有理由对法国人说“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8]

今天的很多大学生重理轻文,英语六级,汉语初级;一屋大学生不会写“钥匙”二字。更写不好一篇应用文,写不出规范的毕业论文。难道不就是母语和汉字教育短缺的结果吗?

二是对世界文明危机的回应。

西方强权政治、宗教、文明冲突。在“和平崛起”口号应运而生的大背景下的读经运动,也是一个回应。美国媒体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9]

消费社会最突出的文化现象便是“大众文化”的崛起,而与之相对的所谓“高雅文化”或“经典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或者被“大众文化”所溶解和稀释。更重要的是,传统经典化的方式,发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者改弦更张,以“去经典化”或“反经典化”代替了以往对经典化的追求,并将经典从神坛上拉下来,加以反讽、戏谑,变成大众生活的装饰品或消费品。新闻媒体让人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水煮名著、戏说历史、恶搞杜甫…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赚钱高的今天,当人们都在为名利地位蝇营狗苟你争我夺时,谁还会在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泛黄的感动?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会有什么烦恼?

短暂的生命,如果没有一个比生命更悠长的东西来引领,则人的精神也是短浅的。

在喧嚣中怎样获得一种安顿?

天不绝夫子,地不绝斯文。人只有在文化中才能获得一种安顿,而经典乃文化中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自立,是自身文化的自立,弘扬传统文化,就是一种精神的返乡。读书风气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也是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更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

(三)读经是对现代文明价值的一个和解

传统与现代、古与今,绝不是对立的,提倡读经,绝不是复古、倒退,它们可以并存。大学生可以从金庸作品中领略到江湖义气与侠骨柔情,同时也可在李、杜诗篇里体味放纵豪迈与沉郁顿挫;可以哼着《同桌的你》以纪念成长的喜悦,也可以聆听《春江花月夜》以陶冶审美的情操。流行的文化也可能孕育出新的经典。当《涛声依旧》唱红了大江南北成了新的经典时,唤起我们的是张继《枫桥夜泊》那次不朽的失眠。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乃美国外交的价值准则。与我们传统文化“视功名利禄为粪土,视仁义道德为千金”相左,但符合“丛林原则”,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流行,已被更多的国家接受,包括我国。在丛林世界里,弱肉强食乃天经地义,合情合理,此法则只讲生态平衡,不讲公平合理。在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地球上,任何国家、群体、个人的最终话语权还是实力。美国打伊拉克,没任何道理,它可以说找大规模杀伤武器,还可以说解放伊拉克实现民主,这就是所谓的“弱国无外交”。

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1.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域然因其高而容日月。

包容,乃君子之风,乃协调君臣关系之准则,处理国家、民族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协和万邦”就要承认差别,相互包容。孔子入周问礼,向老子请教,这是中国文化根与根的教学相长。两位文化巨人埋下了儒道互补合流的漂亮伏笔。

有包容,才有百家争鸣。中华民族多次被异族征服,最终在文化上又征服了异族,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达摩西来,鉴真东渡。无论是接受或是赠予,从未兵戎相见。

甘地说:“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风吹倒。”[10]

中国文化正是这种“拿来主义”:不排斥、不抵制,积极开放,但也绝不盲从或照搬。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2.刚健守正的固本性

尚和而不盲目附和,有独立见解,体现在文化上即刚健守正。中华文化纳百川但从未尚失自我,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天道运行刚健不止,万物太和,人类效法天,天人之和蓬勃发展。君子之德也然,君子之和具有一股中正之气,心底无私,可矫正君父师长朋友之失,可保持自己固有之平和气。

3.生生不息的创造性

《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像天道那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文化也然,和则生物,万物创生以和为基础。和则生,同则绝,和而不同,才能生生不息。

五、结束语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不但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而且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这文明的载体,就是历经劫难而传承下来的经典文献。它们被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所传抄记诵、编辑印行,并整理研究和阐述发扬,从而在社会个体的心理和情意,以及民族群体的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如果我们能对传统文化经典保持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以静穆对喧嚣,以冷静对浮躁,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对经典“戏谑”的同时再加以市场化的“消费”。

我们亟需用能够为精神打底色的、有高贵血统的经典,来指引我们民族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这既关乎一个人的格调和品位,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格调和品位。

也许我们不像西方家庭那样,外面有教堂,家里有《圣经》,但我们有《论语》。儒家经典,可谓我们公共道德信仰的基石所在。对儒家经典的阅读、背诵,相当于西方孩子读《圣经》。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者文明的民族,不与经典结缘,是不可想象的。而经典所带来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和文本,而是一种积淀,一种反省,一种沉思,一种借镜,一种可以用来继往开来的营养。正是它,喂养哺育了一个民族,走过风雨,走出霹雳,走进洒满了阳光的今天,最终走向中国梦。

愿大学生们翻开那些线装书吧!沐浴经典,步入高雅: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像李白那样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生,诗意地活,乃至连死都富有诗意。

做一个丰盈的男子,怀轩昂气宇,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有林下之风,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势去摸爬滚打。

[1]左言东.《人类危机呼唤孔子智慧·附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1-01.

[2]中国文化海外热的冷思考.《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23.

[3]京华时报,2014-09-10.

[4]余秋雨.《文化苦旅》.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03-01.

[5]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4-1.

[6]与经典有约.光明日报,2011-01-31.

[7]周立民.一本被日军炮火毁坏的书(上).新民晚报,2014-11-24.

[8]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语文学习》,1995(09).

[9]综艺节目“迸发”背后的“娱乐”根源.《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4).

[10]敦煌艺术展为什么如此轰动杭州?杭州日报,2014-03-21.

H193;G

A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