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为何这样难
2016-02-04
做善事为何这样难
近日媒体爆出,杭州市经营两年的“大熊猫”旧衣物回收“慈善”项目,实则是借“公益”之名谋利,通过民政渠道捐赠的衣物仅占回收一成,其他回收的捐赠给困难群体的衣物却被企业倒卖。
类似上述公益和盈利行为混淆的乱象,在一些城市并不鲜见。今年2月,上海“大熊猫”“绿房子”等旧衣物回收点因公司经营困难被转租成垃圾回收点,旧衣物被商贩直接倒卖盈利。3月,浙江黄岩出现18个可疑募捐箱,本是企业回收谋利,却赫然印着“公益·环保旧衣物投放箱”“衣物投放口”等字样。
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慈善日益受到公众关注。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伪公益”行为,却不时刺痛人们善意的神经。
公众的善心伤不起
善心人人皆有,它就像爱情一样,如果受到伤害、背叛,就会有人再也不相信慈善机构了。在慈善的信任问题上,公众的神经是敏感和脆弱的,善心也是“伤不起”的,这一点在2011年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中得到充分印证。据报道,自“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各地红十字会接收到的社会捐款几乎为零,可以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这让本来就不发达的公益慈善事业雪上加霜。换而言之,目前中国慈善乱象丛生归根结底是信任危机,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慈善事业,而慈善事业只会沦为慈善买卖。
公众对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机构的不信任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积怨甚多,这种严重的不信任及不满情绪早晚都要发泄出来,只不过“郭美美事件”一不小心成了“导火索”而已。如何才能化解这一空前的信任危机从而救赎慈善事业?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信息公开透明,因为公益慈善应该是“玻璃甁里的事业”。让阳光照进慈善机构,才能让慈善事业撒播阳光。
然而,国内大多数公募性慈善组织或多或少带有行政色彩,参照行政机关标准运行,信息公开缺乏动力和压力。从这个层面来说,“垄断慈善”本质上不是慈善。依靠“垄断慈善”而存在的“慈善组织”,其实是慈善事业的破坏者。让阳光照进慈善,首先亟需破除慈善垄断,从根本上避免慈善组织“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
以此次“大熊猫”旧衣物回收“慈善”项目为例,谁该为这样的后果埋单?参与项目的各家单位,均难以给出明晰的回答。
城管——杭州市城管委副主任郑胜全说,项目推进初期,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各个社区的协调推广,接着是对企业收运情况协调、指导,但是进入回收流程后,城管就管不到了。
民政——杭州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叶元青说,民政部门负责的是对接捐赠渠道的百姓需求,沟通受助信息,“从公司过来用于捐赠的旧衣服,我们会登记、录入管理,而企业经营部分不归我们管。”
商委——杭州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自身所在部门的监管内容,是企业回收是否规范,有没有把旧衣物销售到有资质的企业。对于企业的不规范经营,商务委有一定的责任,但企业是否涉及公益性活动,并不在上述职责范围内。
公益组织——绿色浙江回应称,会从人力和技术两个方面把涉及公益回收的百余只“大熊猫”监管好。申奇公司回收人员与公益组织成员同时开锁,才能打开衣物桶。每次回收都必须填写“三联单”,包括收取衣物总量,用于捐赠的数量和回收再生的数量等。
“但需明确的是,绿色浙江作为环保公益组织,依然不具备慈善募捐的主体资格。”浙江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强调,涉事企业和部门,应尽快撇清慈善募捐与回收处理项目的关系。如果确实发现有回收衣物可用于慈善捐赠,应与民政部门的救助帮扶中心对接,进行登记录入。只有慈善组织才是慈善捐赠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如有捐赠行为的需要,需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让慈善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
慈善不是某一群人、某一阶层的专利,而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卡内基曾说过:在神圣的慈善外衣下漫不经心地胡乱挥霍的百万富翁比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实际上是他们制造了乞丐。传统慈善观念中的“恩赐、怜悯、施舍”等传统思想,都已不完全符合现代慈善事业的要求,这些思想固然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善心,但做慈善更是一种意识和能力。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受极“左”思潮和“文革”的影响,慈善事业被当作“旧社会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装饰品”而屡遭批判。慈善事业由此便陷入停滞,以至销声匿迹长达近三十年之久。可以说,中国人的慈善意识,远不及劫富济贫意识来得坚定。新中国消灭了慈善,“仇富”更加名正言顺。这种思想流布至今,一方面很多人抱定“为富不仁”情结,另一方面,大家又认为做慈善就是富人的事,做得不好就该骂他,骂得越狠就越痛快;一些地方政府也把慈善捐款作为第二“税源”,频繁的“被捐款”、“被慈善”对企业家的慈善热情造成巨大伤害。
公益发展特别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
公益,从“旧时王谢堂前燕”,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已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然而,公益越是被人们所关注,越是有不少人借公益之名,发不义之财,谋个人利益。不论是谁,不论是为名还是为利,“伪公益”都必须加以整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告诉记者,公益、慈善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必然现象。慈善的字眼暗示着一种贫富划分,而公益则是更广义的范畴。它强调公民的主体性。公益的概念首先是人人的概念。“但现在很多人不是为了公益而做公益,而是为了其他事情做公益。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说的伪公益。”
“伪公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别有用心地借公益之名谋取私利;二是别有用心地以公益为噱头博关注;三是由于纯粹的误解,做出不符合公益规范或不算作公益行为的事情。
对于“伪公益”现象的出现,王名指出关键原因在于目前制度不健全,整个社会缺乏诚信,使得很多人打着公益的旗号行牟利之实。如何打击“伪公益”,面临制度、法律、政策、认识上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公益尤其需要法律的规范。公益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多数人在公益和非公益中有一个取舍,所以很多人碰到挫折就不做了。因此公益发展特别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才能使其成为主流。”
其次,社会还缺乏对公益的普及。老百姓对公益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学界和业界对于公益是什么仍未有定论。
因为认识不清,导致有的人把公益生搬硬套在本不是公益的事情上;因为认识不清,导致有的人被不法分子利用,被“伪公益”所迷惑。
“另外,应建立相应制度、政策来规范,从法律上加以限制、取缔。”这是王名对如何打击“伪公益”开出的药方。中国要想建立健康的公益环境、促进公益事业良性发展,整治公益乱象势在必行。
可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这预示中国的公益事业也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