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价”之囧与“治天价”之窘
2016-02-04
“被天价”之囧与“治天价”之窘
一贴上“天价”之标签,各种消费就成了过街老鼠。喊打固然痛快,然而作为并非个例、偶然的存在。“被天价”之囧与“治天价”之窘的求解,绝非一番吐槽和乱棒便可蹴就,这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运行规范化。
对“天价”现象需添加游戏规则
从目前各种“天价”投诉情况看,比“天价”本身更令消费者愤怒的,是“被天价”,即自己在被欺骗、误导,甚至被威吓、强迫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了“天价”。也就是说,“天价”纠纷,表象在价格的“高”,根子却在“骗、吓、逼”。与富豪共进午餐可谓“天价”,为何无人吐槽?自愿而非“被天价”使然。可见,“天价”现象本身是一种市场游戏规范的缺失。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游戏规则,只有每一个人都在游戏规则里“做游戏”,才能有一个井然的秩序。眼下,我们不缺少游戏规则,不过是这些游戏规则还太过粗化。比如说,对于“天价某某”的处理,各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卖“天价虾”的被查处了,卖“天价鱼”的被查处了,问题是处理的标准一样吗?凭什么行为都是差不多的,有的人只是被罚款,有的人却是被停业?
这就需要游戏规则进一步细化,让游戏规则不因为地域而不同,不因为行业而不同。
因此,要规范和维系游戏规则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商家、监管部门、市场经营主体等相关从业人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学习。知晓消费者的权益和经营者的义务,明确参与市场的经营者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责任,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各项合法权益。教育从业人员要通过诚信合法经营,建设良好的公众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二是完善处罚机制,提高“宰客”业主的违法成本。比如,提高处罚金额,延长停业整顿期,情节严重者则终身禁止从事相关行业。同时,完善黑名单机制,对列入黑名单者,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累犯达到规定次数,也永久禁止从事相关行业。此外,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店主诚信记录,提醒消费者注意分辨、预防。
三是建立纠纷处理首问责任制,严格问责。对发生游客被宰事件不论是工商、公安、还是物价、旅游等部门,谁最先接到投诉谁就牵头并全程参与消费者纠纷处理各环节,直到处理结束为止,防止互相推诿、踢皮球现象发生,对推诿推诿、踢皮球、不作为、乱作为监管人员,一经查实严格问责、严肃处理。
重塑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关键
而要破解和终结“天价”现象,关键还是要从重新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议题上入手。
以“天价鱼”、“天价虾”等事件为例,它们表面上是部分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法治素养不足,但归根结底,都是当前市场秩序有失、消费环境有待提升的一种现实反映。
“天价学区房”、“天价药”等现象,也同样反映的是政府公共服务缺失与市场调节失序的问题。学区房,虽然贵的是房价,但其背后失衡的教育资源分配秩序才是命门所在。所以,解决学区房问题的钥匙,不在于抑制房价,而考验的是教育资源和相应的公共服务分配能否确保公平公正。须知,市场的扭曲,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政府公共服务分配的错位。“天价药”事件中,一些常规药,若完全丢给市场调节,由于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导致市场生产者的积极性不高,出现“天价”也就难以避免。这种情况下,相关的政府部门就有必要对之进行“兜底”性的扶持和引导,确保正常的市场供应。这也正是政府公共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干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
而至于如何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只有改革一条路径。当然,这里面不仅包括各方利益的再调整,其实更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比如政府如何看待市场的边界和政府的公共职责就显得至关重要。明晰了市场理念,看到了自身的责任,这样的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调整才能真正让民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南方都市报》2016.04.12、《西宁晚报》2016.02.20、央广网2016.02.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