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被冰雹砸伤的苹果卖得好
2016-02-04杨佩昌
文/杨佩昌
为何被冰雹砸伤的苹果卖得好
文/杨佩昌
下面我们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拿石头砸墙,每天都听到“砰、砰”的声音。这位身体并不太好的老人非常难以忍受,不胜其烦。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芬尼,对他们说:“你们在这儿扔石头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扔石头。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芬尼。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芬尼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愉快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芬尼。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芬尼,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不知不觉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而玩”,而他操纵着芬尼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这位智慧的老人使用的就是意义重构法,即将孩子们原来“快乐”的意义换为“挣钱”的意义,从而巧妙地让孩子停止了“砸墙”这个行为。
把人的内部动机变为外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变为内部动机,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两者进行适当的转换,这是改变行为的有效做法。
第二个故事。一场突降的冰雹,将名叫扬格的果园主果园里的苹果打得伤痕累累。就在大家都唉声叹气时,扬格突然来了灵感,马上按合同原价将苹果运往全国各地。与往日不同的是,每个苹果箱里都多放了一张小纸片,上面写了一段既幽默又亲切的文字:“亲爱的买主,这些苹果不幸受伤,但请看好,它们是冰雹留下的杰作,这正是高原地区苹果特有的标志,品尝后你们就会知道其特别清香的味道。”买主将信将疑地品尝后,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地区苹果特有的风味。结果,扬格这年的苹果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卖得好。
扬格将被高原冰雹打伤的苹果赋予了另外的意义:苹果被冰雹打伤后留下了伤痕,正是这种被冰雹打伤的高原苹果具有特别清香的味道。即冰雹带来的伤痕=高原苹果的清香,这就是意义重构法。
所谓意义重构,不是改变情景框架,而是在原来意义的基础上加入另外的意义。这种技巧对日常沟通有很大作用。通过意义重构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从而改变那些对人产生限制性的信念和观点。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