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馒头的两种吃法

2016-02-03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闹纠纷舆论

又是孕妇,又是一尸两命,又是医患矛盾。网民在一次次舆论狂欢之后,发明了人血馒头的新吃法:一遍蒸着吃,一遍烤着吃——先黑病人再黑医生,新媒体喜获过亿点击量,网友心中的积郁找到了各自发泄口。所谓事实真相,不过是被选择的新闻而已。

1月15日开始发酵的北医三院孕妇死亡事件被冠以“顶级医闹”,不仅因为家属是博士高知,还因为有“婆婆们”的官方声明。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死者家属是医闹;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公函维权”的程序合理性。

一起私权纠纷,引发公权间的剑拔弩张,这样的舆论战自然引人注目。在是否医疗事故未有定论,是否医闹亦未有定论之际,双方本应拿出足够耐心和理性。然而,虽然双方都 “挟”法律之名,却又太急于“护犊”,并预设立场,以至于事实被遮蔽。

好奇的网友要么展开人肉搜索,要么脑补了各种事实经过。随着死者夫妻几年前在北医三院索赔经历曝光、丈夫个人情况的曝光,新媒体发掘出“繁殖癌”这一火力点。大众质疑患者丈夫不负责任,尖刻地斥其逼妻子怀孕、盼着她死。《人民日报》评论称,中国的医患矛盾已尖锐到高知都无法相容的地步。

1月18日,周一。随着《新京报》等传统媒体推出扎实采访后的报道,该事件的舆论再次转向。截至上午10:30分,新浪网评论便达2.5万条。

死者丈夫接受采访称,虽有过激行为,但并未发生肢体冲突,雇医闹公司、索赔1000万、曾尝到甜头于是“敲诈医院”等细节非常荒谬。并补充事实称,11日0时20分左右,妻子出现胸痛,至6时30分期间,自己曾去过值班室7趟,均找不到主治医生。

这回,轮到那些平日挂不上号,医疗体验差的患者吐槽了。他们纷纷现身说法,说夜间找不到医生,院方抢救时不及时、方法不当的责任推卸不了,就连“公函维权”也变成了单位关怀。

舆论三番四转,人们自说自话,喧哗之中屏蔽了原初的事实。回到纠纷的起点,患者的死因才是问题核心。现在该问的应该是,垄断了专业知识与患者信息的医院,有没有充分的信息开放?有没有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患者家属要求查明涉事医生姓甚名谁,以及公布纠纷现场的视频以证明是否“医闹”,都属于合情合理的要求;而医院却三缄其口,并拒绝对公众公布视频。在双方缺乏信任之时,这恐怕又会将博弈演化成新一轮网络舆论战。

在微博上,流传出一篇据说是北医三院院长乔杰的朋友圈截图, “希望这一事件的后续处理能成为中国处理‘医闹的里程碑式的范本,避免‘医闹事件在国内愈演愈烈的趋势。”从旁观者角度,将此事定性为医闹尚且草率,能通过独立第三方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事实真相和责任划分,才能最终使此事成为里程碑式的范本。

猜你喜欢

医闹纠纷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误帮倒忙引纠纷
纠纷调解知多少
“医闹”痛点
Crying Foul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最恶劣“医闹”唐懿宗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