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与画韵
——论李鱓的松树

2016-02-03刘晓静

中国书画 2016年12期
关键词:题画松树画作

◇ 刘晓静

诗情与画韵
——论李鱓的松树

◇ 刘晓静

题画诗是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意境所感而发的诗歌。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大部分题画诗是画家在画作完成之后为抒发心中所感或者作画原由及心境而赋的诗,再题于画作之上,将诗、书、画合为一体。这样诗不仅成为画作的组成部分,而且保证了绘画意境的完整性。宋代诗人晁补之曾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1〕诗与画相互依存、补充。正如南宋诗人吴龙翰所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2〕另,清代方薰在其《山静居画论》中说:“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3〕李鱓的题画诗正是做到了诗与画的结合,诗情与画韵的相通。李鱓现存诗文不多,因其《浮沤馆诗集》散佚,故而,李鱓的诗歌成就,今人仅能从其328幅〔4〕画作中保存下来的200首题画诗〔5〕中略窥一二。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松树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李鱓画作中的松树同样占据了重要位置,其328幅画作中,有53幅画松之作,且基本每一幅皆有诗题之。无论是画笔下的松还是与之相合的题画松诗,都别有一番风味,其不同时期诗画笔下的松又和而不同,折射出李鱓多样的丰采。有关李鱓画作风格的变化,郑板桥有此番评述:“复堂之画凡三变,初入都一变,再入都又一变,变而愈上。盖规矩方圆,尺度颜色,深浅离合,丝毫不乱。藏在其中而外之,挥洒脱落皆妙谛也。六十外又一变,则散漫颓唐无复筋骨,老可悲也。”

一、“少年囊笔走蓬瀛”“以诗画名动公卿”—李鱓早期画松

李鱓成名较早,康熙二十五年(1686)出生于江苏兴化望族,少年时便有深厚的绘画才能。康熙五十年(1711),25岁的李鱓中举。五十二年(1713),献诗被康熙皇帝看中,任命为宫廷画师,少年得志。直至五十七年(1718)“乞假归里”。这一时期的画作便可视为早期李鱓的创作。

李鱓此期的画作流传下来的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画作中,仅一幅画松之作,即“甲午嘉平月写奉顾翁叔祖大人教”(图1),甲午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这时的李鱓正受到宫廷画师蒋庭锡的影响,学习正统派花鸟画。

此幅画作因为奉叔父李申及之作,画作中有松枝、竹叶及灵芝各一。这三者的结合,自然带有祝福之意。松四季常青,寿命极长,“南山不老松”一直有祝寿之用,此处,李鱓选用一枝结着松果的松枝,正是饱含对叔父的祝福之意。灵芝,古之灵药也,相传食之可长寿,将松与灵芝写入一画,其祝寿之意溢于言表。而竹,因其枝节笔直,历来被冠之以正直、高洁的含义。故而,将此三物融于一画,作为馈赠之作,自然是上等。

此幅画,虽将松、竹、灵芝三物放在一起,但并无突兀之感,这正是李鱓的高妙之处,也是传统山水、花鸟画的妙之所在。但与其他画家画松选其高古苍劲不同的是,李鱓所画的是一枝充满生机,松针错落却有致,松果饱满。整幅画生机立显,着墨有浓有淡,满满的秀丽之态。此时的李鱓,少年得志,自然画作中充盈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虽无诗作题之,却已足矣。

二、“声色荒淫二十年,丹青纵横三千里”—李鱓中期的松

(图1)[清]李鱓 松树灵芝图册

(图5)[清]李鱓 松树图卷(局部)92.8cm×176.4cm 纸本墨笔 1751年 扬州博物馆藏

雍正八年(1730),李鱓再次应昭入皇家画苑,随高其佩学习画作。后终不得志,又于雍正十二年(1734)离开宫廷,归家继续卖画营生。此间多在扬州一带活动,是而结识郑板桥、黄慎等人。关于李鱓此期的经历,郑板桥有诗曰:“萧萧匹马离都市,锦衣江上寻歌妓;声色荒淫二十年,丹青纵横三千里。两婴世网破其家,黄金散尽妻孥恚。剥啄催租恼吏频,水田千亩翻为累。途穷卖画画亦贱佣儿贾竖论非是。昨画双松半未成,醉来怒裂澄心纸。老去翻思踏软尘,一官聊以庇其身。几遍花开上林树,十年不见京华春。此种滋味淡如水,未忍明良径贱贫。”〔6〕凄惨景象可见一斑。

至乾隆初年,李鱓不甘心卖画终老,又令李鱓兴起“一官聊以庇其身”的念头,重来京师,参加会试。乾隆二年(1737),出任山东临淄知县,几个月后,又被调为滕县知县。终因“忤大吏”,在乾隆五年(1740)被免职。此后四年徘徊于滕阳,至乾隆九年(1744)回兴化旧里。此后,于扬州卖画了余生。

雍正初年至乾隆九年(1744),这一时期的创作可视为李鱓中期的创作。此期,李鱓创作了21幅松画,有11首题画诗〔7〕。这一时期,李鱓笔下的松不再如早期那般松针根根分明,而是有着虬干的老松,是孤独的老松,是饱含画家私人情感的苍松。

这21幅松画中有两幅《松石图》,画上均有题画诗,其一为“貌比苍髯叟,独坐少俦伍。天风吹襟带,犹见衣裳古”(图2),作于乾隆六年(1741)。其二为“疾风猛雨自相侵,写此虬枝感独深。莫评无声作涛响,老夫独树本无林”(图3)作于乾隆八年(1743)。此时李鱓被免职,徘徊流连于滕阳,再入官场已经无望,却又心有不甘。画中老松的挺拔苍翠与怪石的棱角分明相配合,其中又有着坚贞不屈、清高孤傲的象征,足见李鱓此时的复杂心境。此时李鱓近六十岁,将入花甲之年,诗中的“苍髯叟”“独坐”“独树”等意象正是李鱓身处他乡,官场失意,孤独无依的心境写照。两首题画诗,不讲求格律、对仗,更多的是将自身所感融于其中。不在形式、体例上取胜,却于情意真挚处感人至深。经历了官场风暴,诗人以更加劲直孤傲的姿势挺立,孤松、孤岩与孤独的诗人相互映衬、彼此诠释。诗情与画境融于一处。

(图2)[清]李鱓 松石图轴 146.3cm×74.2cm 纸本墨笔 无锡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李鱓开始了其《五松图》的绘画之路。李鱓爱松,一生创作12幅《五松图》,每幅都以五棵松为主,五松盘根错节,形态各异。此12幅画作的创作时间为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二十年(1755),均有长歌赋于画上,曰:“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枝劲直古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胆气雄。森森羽戟旧军容,侧者卧者生蛟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冷在空,白云一片青针缝。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佛是仙谁与从?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野鹤枯僧逢。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兔毫九折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桂堂东,俯视百卉儿 女丛。”姿态各异的苍松与长歌相映成趣,折射出李鱓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正如李鱓对此五松的解释:“直者比之大臣,秃者比之名将,一侧一卧似蛟似龙,蒲团之松或仙或佛。”

(图3)[清]李鱓 松石图轴 156cm×79.5cm 纸本墨笔 1743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三、“老矣更乱白发翁”“六十外又一变”—李鱓晚年的松

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已近花甲之年的李鱓从滕阳返回故里兴化,此后,或是在扬州,或是在兴化浮沤馆,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二十年,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去世。这一时期可视为李鱓创作的晚期。期间,李鱓作了31幅画松之作,其中有22首题画诗〔8〕。

郑板桥在评述李鱓晚期画作时说:“六十外又一变,则散漫颓唐,无复筋骨,老可悲也。”这样的评述自然是过于严肃,也有失公允。

晚年的李鱓虽以卖画为生,却仍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例如《墨松图》(图4)有题画诗曰:“诗家习气比龙鳞,画手雷同寿意陈。我道两翁秦汉物,敢将墨汁貌先民。”又《松树图》(图5)题画诗为:“写此苍松泰岳同,擎天拔地接罡风。有时鹤立禽林里,万壑涛声冷在空。千岁灵根出笔端,一身老干似龙盘。虽然未得中天露,一样风树耐岁寒。”诗中运用了“龙鳞”“泰岳”“擎天拔地”“万壑涛声”等一系,列语词,从而形成一种雄奇、飘逸、奔放的风格。在如此磅礴的气势渲染之下,李鱓“英雄未老,壮心仍在”之态尽显无遗。

再而,《墨松图》中的两株松树,李鱓在着墨时,将二者表现的一浓一淡,看似一黑一白两位老者相拥,全无古松历来所谓长寿及高尚人格的寓意,只是两棵纯粹的松树而已,而加上题画诗中“我道两翁秦汉物,敢将墨汁貌先民”二句,可见李鱓不与他人同流,自写心境的用意。《松树图》中的两棵松树同样着墨不同。

此期,李鱓诗画笔下的松,已很少透出孤独之感,即便单独画松,也不是画一棵孤零零的松,正如《墨松图》和《松树图》,它们的身边都有同伴相随。李鱓晚年寓居扬州、兴化等地,与友人一起作画写生,应当从中寻获很多乐趣吧。

结语

在中国五千年的古典文明中,松树不仅有着伦理、宗教方面的深刻含义,更加在绘画中是一种美的符号和象征。不同的背景,配上松树,可能就表示出不同的含义和内容。清代文人画以风格笔墨来区分高下,以个人自我意识强弱,能否将心中丘壑真率地流露,寄情藏意于纸绢笔墨间作为品评准则。李鱓爱松,其诗画笔下的松姿态各异,却又饱含了李鱓的心迹。无论是画松还是写松,李鱓都能够做到诗情与画韵相结合。在李鱓仅存的这53幅画松之作,我们可以看到李鱓绘画上的艺术成就,更能够看到李鱓不同时期的所感所想。

安徽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注释:

〔1〕(宋)晁补之撰《鸡肋集·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2〕(宋)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曹庭栋撰《宋百家诗存》卷三七,《四库全书》本。

〔3〕(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转引自孙小力《元明题画诗文初探—兼及“诗画合一”形式的现代继承》,《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参见《李鱓画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参见《李鱓画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卞孝萱等编《扬州八怪诗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9月版。

〔6〕(清)郑燮《饮李复堂宅赋赠》,《郑板桥集》,第49页。

〔7〕即1.《蔬果花卉图 之六》:“闭户不知岁,松围已似腰。著书良独艰,龙老应冲霄。”2.《花卉图 之三》(有画无诗)。3.《松藤图》:“漫惊笔底混龙蛇,世事谁能独起家。松因掩映多苍翠,藤以攀高愈发花。”4.《松萱桂兰图》(有画无诗)。5.《岁朝图》(有画无诗)。6.《杂画 之八》:“小鸟原名号窃脂,岂非偷盗任栖迟。上依罗汉松枝下,坐腊如同受戒时。”7.《五松图》:“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枝劲直古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胆气雄。森森羽戟旧军容,侧者卧者生蛟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冷在空,白云一片青针缝。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佛是仙谁与从?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野鹤枯僧逢。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兔毫九折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桂堂东,俯视百卉儿女丛。”8.《松柏长春图》(有画无诗)。9.《花鸟图 之五》(有画无诗)。10.《杂画 之二》:“苍松劲草,久耐风霜。流水孤崖,自求生活。”11.《花卉图 之二》(有画无诗)。12.《花卉图 之七》:“耸拢穹苍百尺柯,相亲相附施(仄声)。树梢飞起团团月,良夜熊罢入梦多。”13.《山水图 之七》:“苍松劲草,久耐风霜。流水孤岩,天然生活。”14.《松石牡丹图》(有画无诗)。15.《松石图》:“貌比苍髯叟,独坐少俦伍。天风吹襟带,犹见衣裳古。”16.《松鹰图》(有画无诗)。17.《松树图》(有画无诗)。18.《松石图》:“疾风猛雨自相侵,写此虬枝感独深。莫评无声作涛响,老夫独树本无林。”19.《五松图》(同7)。20.《松石牡丹图》(有画无诗)。21.《五松图》(同7)。

〔8〕即1.《古松牡丹图》:“苍松古柏荫鲜葩,万紫千红合一家。写就绵缠春不老,子孙还看牡丹花。”2.《松龄长春图》(有画无诗)。3.《松石紫藤图》:“问年得似松枝老,富贵还如藤曼缠。更写兰花谖草茂,愿君多寿子孙贤。”4.《双松图》:“百年偕老双松茂.满径芝兰奕叶香。我亦自夸称愿好.画图圈点是文章。”5.《故园图》:“倪黄高处无人识,前有清溪后石溪。笑我廿年脂粉笔,白头方悔放山迟。”6.《紫藤黄鹂图》:“古木蟠根倚碧霄,春光凌乱好垂条。朱藤画罢无人赏,只有黄鹂吹洞箫。”7.《设色花树图》:“休于笔底混龙蛇,万事从来掩映嘉。不但画松千古碧,朱藤春尽也开花。”8.《松树牡丹图》(有画无诗)。9.《花鸟图 之三》:“别有松竹梅,枝叶全不类。既具坚贞操,标名何必异。竹实缀丹砂,证果支离叟。蜡貌怀素心,永结岁寒友。”10.《墨松图》:“诗家习气比龙鳞,画手雷同寿意陈。我道两翁秦汉物,敢将墨汁貌先民。”11.《五松图》:“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枝劲直古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胆气雄。森森羽戟旧军容,侧者卧者生蛟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冷在空,白云一片青针缝。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佛是仙谁与从?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野鹤枯僧逢。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兔毫九折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桂堂东,俯视百卉儿女丛。”12.《松树图》:“写此苍松泰岳同,擎天拔地接罡风。有时鹤立禽林里,万壑涛声冷在空。千岁灵根出笔端,一身老干似龙盘。虽然未得中天露,一样风树耐岁寒。”13.《松风小月图》:“风入松林夜态生,横空老干舞秋声。任他狮吼摇龙象,水自无波月自明。”14.《三友图》(有画无诗)。15.《花鸟图 之二》(有画无诗)。16.《花卉图》(有画无诗)。17.《堂茂百龄图》(有画无诗)。18.《鸡树图》(有画无诗)、19.《松石牡丹图》(有画无诗)。20.《杂画 之五》:“雾深隐约蛟龙影,凤过还闻江海声。养鹤栖猿仙佛意,撑天立地古今情。萧闲古淡见天真,笔渐思沉逼古人。不有拾遗诗句在,毕宏韦偃久飙尘。”21.《松藤图》:“吟遍春风十万枝,幽寻何处更题诗。空庭霁后帘高卷,一树藤花夕照时。”22.《五松图》(同11)。23.《松鹤图》:“笔情墨趣苦中甜,芝秀兰草活水边。松鹤长余百千岁,李生七十犹少年。”24.《嵩龄图》(有画无诗)。25.《花卉图 之二》(有画无诗)。26.《花卉图 之一》:“手拨烟霄露爪鳞,霜皮已被墨云屯。莫嫌尺幅无多地,也割虬龙影半身。”27.《松柏长春图》(有画无诗)。28.《松菊犹存图》:“百卉开尽菊始黄,木叶尽脱松犹苍。天生品格高人伴,千古陶篱杜草堂。”29.《平山堂万松图》(有画无诗)。30.《五松图》(同11)。31.《五松图》(同11)。

(图4)[清]李鱓 墨松图轴 143.5cm×65.9cm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题画松树画作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学生画作欣赏
松树
松树
《明 徐枋题画诗》
沈鹏《题画人物》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