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平马家村玉皇庙清代壁画考察

2016-02-03LiuWei

山西档案 2016年4期
关键词:正殿后壁婴戏

文/刘 伟 Liu Wei

高平马家村玉皇庙清代壁画考察

文/刘 伟 Liu Wei

A Study of the Qing-Dynasty Murals in Jade Emperor Temple of Majia Village of Gaoping City

山西高平永禄乡马家村玉皇庙的正殿和东、西耳房的后壁及两侧壁遗存壁画,绘制于清道光年间。各殿后壁为表现花鸟、山水人物及八仙祝寿题材的一铺多轴屏风式壁画。各殿两侧壁表现关羽、布雨、婴戏等题材,表现内容和绘画风格在晋东南地区常见,可视作该地区清代寺观壁画的典型表现形式。

高平;玉皇庙;清代壁画

高平古代壁画考察组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7月对永录乡马家村玉皇庙进行了考察 ,之后通过查阅和比对相关资料,推测了画面内容,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玉皇庙正殿和左右耳房的后壁及两侧壁均遗存壁画,保存完整,色泽鲜艳,画面生动。下文依据相关文献,考察各壁画的题材和所绘内容。①2013年12月考察者为谷东方、郭亮、刘伟,2014年7月考察者为谷东方、吕书炜、刘伟。该考察属于高平古代壁画调查的组成部分,得到高平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一、壁画考察

(一)正殿壁画

正殿后壁为仿围屏式壁画,共十二扇。由左至右第一扇绘数枝竹子;第二扇绘山林间的空地处有一座茅草亭和一池荷塘,一着圆领长袍的男子,两侧立二携拂尘的侍者;第三扇绘一株柳树;第四扇绘一着圆领袍的男子坐在松下;②其上墨书“上有黄庭下有关,后有命门护丹田。审能行之中人衣,朱衣关门”。此语出自《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上部经第一》,但语句略有改动。第五扇上方绘一株玉兰花;第六扇绘庭院中一着圆领袍的男子坐于桌后,垂目观看桌上展开的《黄庭经》, 一童子怀抱卷轴立于桌旁,桌前另一童持杆挑起《兰亭序》 ;第七扇绘一丛荷花芦草;第八扇绘一着圆领袍的男子立在松下桌后,桌上置一把从包里露出一半的琴;第九扇上方绘一株石榴花树;第十扇绘一戴风帽、着圆领袍的老者坐在石桌旁;第十一扇上方绘一株树;第十二扇绘一株松树。正殿两侧壁绘布雨图,均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绘布雨相关神祗在云际的活动,下段绘人间情景。东壁人物呈由外向内行进状,表现准备布雨的情景。西壁人物呈由内向外而出状,描绘正在布雨的场面。东壁上段右侧绘布雨神祗,前者为骑虎背袋的风婆,其后立手持锤凿,头肩部附五③其上墨书“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鼓的雷公,再后电母将双镜合在腹前,最后的雨师左手托钵,右手持柳枝。上段左侧绘仪仗随在四神后,中心为一龙拉着的车,车上坐一戴冕冠,着圆领长袖袍,双手捧笏板的龙王。壁面下段表现山峦树木,其间活动两组人物,前部绘戴棉帽的商旅,后部绘三农夫。西壁上段诸神与东壁相同,姿态略有差别,风婆的袋口张开向外出风,电母的双镜开张,雷公正在敲击,雨师挥洒柳枝,鬼卒的瓶口向下出水,驭车之龙亦张口出水。云际下暴雨倾盆,下方山石间绘六农夫,前三者戴斗笠,扛锄,向前奔走,第四者在茅亭内,坐在锄头上避雨,后两者扛负犁耙,随二牛前行。

(二)东、西耳房壁画

东耳房后壁为仿卷轴式壁画,十幅相接并置,天杆顶绘钉与系,轴心表现神仙人物与花鸟。由左至右第一幅绘桃树下的一老者;第二幅绘高山溪水,溪流石桥上立二男子;第三幅绘牡丹和奇石;第四幅绘高山流云,下方桥上立二男子;第五、六①舞楼脊枋底面存墨书,载:“峕中华民国二年(1912)癸丑创修戏楼三间,西耳楼三间,二月二十四日未时动土,三月二十八日酉时上梁大吉。石匠郭福天、木匠陈全旺、泥水匠贾成起。移居门楼补修西屋阖社维首仝立,鸿禧毂旦。”幅被塑像遮挡;第七幅绘菊花秀石;第八幅绘高山峡谷,一戴幞巾,着道袍男子坐在龙形枯木舟上;第九幅绘两只喜鹊立在梅枝;第十幅绘一立在松树下的披发男子,肩上卧一只蟾蜍,口中发出内含白色圆形物的云气。东耳房两侧壁绘制关羽故事,分组表现,以山脉相隔。东壁表现六处场面,涉及关羽护卫嫂子、三顾茅庐、周仓捉庞德、三英战吕布等场面。西壁表现了六处场面,涉及鞭打督邮、斩华雄、战黄忠等情景。西耳房后壁为仿卷轴式壁画,十幅卷心相接拼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表现八仙瑶台献寿。瑶台正中置桌椅背屏,屏中墨书“群仙台上驻旌旄,王母归来赴蟠桃。南极星辉形色相,东方盗发着英豪。筹添海屋春秋永,曲奏瑶池日月高。借问此间能几到,人生难得有一遭。癸卯夏月,爱闻道人题。”西耳房两侧壁绘婴戏图,表现诸童子分组在庭院和山间嬉戏,上半部为山,下半部为庭院。东壁左上绘五子,中上部绘荷塘,七子在塘内采摘荷花,右上绘四子。庭院右端殿前绘七子。院中绘十子。西壁中上部绘八子,②戏楼后壁墨书题记,载“民国六年(1917)正乐老班演出剧目”、“民国三十七年(1948)工农剧社演出剧目”、“1955年新风剧团演出剧目”等。右侧绘四子,庭院内绘五子。左侧楼阁处共绘二十一子。三殿两侧山墙上方绘影梁,象眼和山花绘植物纹样。实梁和影梁的五架梁上彩绘尤其精美,使用沥粉贴金的手法表现龙、马、篆书等,装饰感极强。正殿门窗上博风板外面的格内绘八仙等十二位神祗,每格一人。博风板内面绘花鸟、山水题材。

二、图像分析

(一)年代考证

正殿脊枋底面存墨书,载:“峕大清道光十九年(1839)创修正殿九间丁酉年(1837)正月十六日动土乙亥年(1839)……”。据此可知,玉皇庙正殿与两侧耳房于清道光十九年动土,道十七年正月兴工,再向后推测,经塑像、彩绘等工序,绘制壁画约在道光二十年开春以后。画面无重绘痕迹,应为当时绘就。西耳房后壁所绘屏风上题诗的落款为“癸卯夏月”,应指道光癸卯年,即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绘制该壁画的时间。庙内存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刻的《创修玉皇庙碑记》载,道光十九年创修正殿、角殿九间,次年继修东西禅房十二间,又次年继修东丁厂棚四间,山门一所。戏台脊枋底墨书民国二年(1912)创修戏楼三间,西耳楼三间的题记。 上述题记基本勾勒出玉皇庙的修建历程,更珍贵的是遗存了壁画绘制的确切时间,可作为同类图像的时期参照。另外,戏楼自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后仍然经常有戏班演出, 说明此庙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思想内涵

正殿后壁与东耳房后壁为屏风式壁画,主要作为基坛上造像的背景,起到装饰作用。西耳房后壁表现八仙祝寿题材。正殿两侧壁表现布雨题材。西耳房两侧壁表现婴戏题材。婴戏题材清新活泼,质朴可爱,与歌舞升平、天伦之乐紧密联系,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必然导致广大民众对婴戏题材绘画的需求。[1]另外,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促使人们为了能够“登第入仕”,从小孩就加强其教育,于是描绘儿童的学堂生活也成为婴戏图的一项题材。东耳房两侧壁关羽题材壁画中,画工将不同时空的故事情节表现在一幅画面中。西耳房两侧壁通过十二处场面,体现了关羽的信义、智谋、勇敢等性格,既是乡民所向往,又为统治阶层所倡导。各殿所绘壁画摒弃了宗教题材,代之以与民众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且耳熟能详的世俗内容。从功能上更加贴近民众对于各种不同祈愿的诉求,几乎涉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其实际内容和功能更多的是民众对于“祈福消灾”的愿望所在。

(三)表现形式

正殿后壁为12扇仿屏风式壁画,此绘画形式明显借鉴了实物屏风——确切的说是围屏(或称曲屏)的绘制及摆放样式。东耳房后壁为一铺数轴式壁画形式,西耳房后壁为一铺通轴式壁画形式。二者均明显借鉴中国画挂轴的装裱及悬挂样式。东耳房后壁表现十幅独立画面,各幅之间以墨线相隔,在画面顶端甚至还画上了悬挂画幅的钉子和垂下的画绳。西耳房后壁表现一幅整体画面,中间以墨线分割,在视觉上为同一画面。两幅画面均在上端装饰褐色隔水,仿佛是已然装裱并悬挂于墙面的卷轴画。民间画工借鉴一铺数轴或通轴式书画装裱形式表现在壁画创作之中,形成了二殿壁画绘制形式。正殿两侧壁及东、西耳房两侧壁均为独立的画面,采取以既定空间内叙述连续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主题内容。

该庙壁画多以水墨勾勒、皴擦或没骨画法绘成,技法娴熟、画功精湛。使用水墨勾勒渲染附加石色平涂(主要包括石绿、石青、朱砂等色)的方法,既温润淡雅,又鲜艳厚重。用笔讲究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刚柔以及干湿浓淡变化,体现“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画面效果似与宣纸作画如出一辙,更多地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透视构图等技法融入壁画制作中。这些特点均说明该庙壁画制作更多地受到了流行于明清之际文人画风格的影响。其绘画内容由以往主要表现宗教神祗,转向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风俗生活、吉祥图案、诗歌书法等多种题材的融合并存,是宗教美术向民间化转变的重要表现。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生态视域下高平寺观壁画群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YJC76006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代两宋时期覃怀地区山水画家研究—以图像与地学背景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CYS025;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从格法森严到逸笔草草——五代至两宋时期焦作地区山水画家画风流变考”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GGJS-23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豫西北地区清代民居建筑装饰纹样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GH-449)

(责任编辑:无尽藏)

[1] 陈维艳.中国古代婴戏图的内涵与特征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K879.41

A

1005-9652(2016)04-0021-03

刘 伟(1975—),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正殿后壁婴戏
深刺翳风联合点刺咽后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童趣天真 婴戏升平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童心童趣——烟台市博物馆馆藏婴戏题材文物精赏
宁夏博物馆馆藏西夏婴戏莲纹印花绢赏析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日本新天皇即位将“恩赦”55万犯人
微妙的暗示
明清瓷器上婴戏图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