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令《七月节令戏沙陀国》

2016-02-03专栏主持

紫禁城 2016年8期
关键词:凤冠谭鑫培珠帘

专栏主持 宁 霄



月令《七月节令戏沙陀国》

专栏主持 宁霄

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俗称的「鬼节」,传说中唐末的黄巢正是因此投胎人间,屠灭饿鬼。

京剧中与此故事相关的剧目很多,《沙陀国》正是其中一出,讲的是黄巢起事之后,唐臣程敬思(戏画中写作「程敬司」,当为讹误)来到沙陀国向李克用搬请救兵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所藏这幅《沙土(陀)国》戏画,表现的正是剧中李克用不肯发兵,大太保(即李嗣源)请来二位皇娘传令发兵的情景。李克用(即戏画中的「李靖王」,李克用被唐昭宗封为晋王,「靖」当为「晋」的讹误)戴草王盔,插翎子、狐尾,穿红蟒。可以看到,在晚清时的盔头上只缀有两个绒球,简洁大方。

现在演《沙陀国》的李克用,都是勾六分脸,包括郝寿臣先生留下的《沙陀国》剧照也是一样。而在此幅戏画中,李克用勾的竟是水白脸。在故宫博物院所藏有关李克用的其他戏画如《飞虎山》《太平桥》中,李克用都和现在一样,勾六分脸(但是不像现在在额上勾三道红色「抓痕」),而此戏独异。齐如山曾提到:「《珠帘寨》(一般认为《沙陀国》经谭鑫培修改后改名作《珠帘寨》)的李克用,原来本系染脸,自春台班朱大麻子扮演,才勾大花脸。」「朱大麻子」是光绪初年知名的演员,或略晚于戏画完成的年代。也许《沙陀国》戏画的脸谱正是与此有关。

大皇娘戴凤冠,穿红蟒,这是合理的,正与李克用的红蟒相配。现在台上很多演员都穿宫装,显然看上去是不和谐的。现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凤冠实物,与清末民国的照片相对比是一样的,尺寸小且装饰也少。而此画中大皇娘的凤冠则更加简单,只在当中缀了一颗珠子而已,更接近于明代冠的实物。二皇娘的扮相也与现在不同,戴盔插翎子,穿帔,脚穿旗鞋,以示是番邦女子。

《戏考》第五册载《沙陀国》,云正旦扮二皇娘,小旦扮大皇娘,显然是错误了,应当反过来。齐如山在《〈珠帘寨〉的变迁》一文中提到:「二皇娘一脚(角,下同),也很重,从前只是一个硬里子的脚色,自王瑶卿一演……已经成了很重要脚色,后与别人再演,几乎成了正脚,又经梅兰芳一演,又加了唱工及把子,简直得就成了正脚。」曾与陈德霖合作《珠帘寨》去二皇娘的演员从李宝琴换成王瑶卿,再换成梅兰芳,但陈德霖永远是去大皇娘,他曾说:「我是唱青衣的,我就应该去大皇娘。」

众所周知,此剧中变化最大的角色是李克用。现在一般说法是谭鑫培将《沙陀国》的花脸改作了老生,扩充了剧情,剧名也改作了《珠帘寨》。但是齐如山早就提到,此剧是「余三胜演之,便改为专重唱工……谭鑫培宗之,又改为以幽默见长……」此剧「最初是雄壮的武戏,后变成唱工戏,又变成幽默戏」。

此剧进入宫廷较早,应在咸丰年间。据升平署档案载,咸丰帝自咸丰十年八月至热河,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曾看过三次《沙陀国》。光绪二十五年昇平署的《开团场、节令、宴戏、大戏,里外昆、弋、乱弹、轴子、杂戏等总目录》载:「沙陀国二刻五。」而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十南海传差,谭鑫培的《珠帘寨》足足唱了七刻!一年后的夏天,谭鑫培在营业戏中首次贴演了《珠帘寨》,年少的言菊朋甚至旷课前往观摩。在不到十年间,谭鑫培最新编成、带「收威」的《珠帘寨》已经完全成熟,得到了宫廷与市场的认可,并传承至今,而「二刻五」的《沙陀国》则完全淡出了京剧的舞台。

猜你喜欢

凤冠谭鑫培珠帘
谭鑫培的“妙招”
世界上最大最美的鸽子
孝端皇后凤冠
九龙九凤冠:明代皇后的顶级配饰
谭鑫培的“妙招”
维多凤冠鸠
谭鑫培带头起哄
谭鑫培带头起哄
珠帘卷起,只为等你
卷珠帘:美人潋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