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档案馆建筑的公共性功能规划

2016-02-03梁屹峰

云南档案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共性档案馆公众

■梁屹峰

论档案馆建筑的公共性功能规划

■梁屹峰

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是国家档案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重要基础设施,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有力屏障,是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利用体系的有效依托。开展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功能规划则是实现上述职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功能规划是每一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立馆之基,运行之本,发展之源。在整个功能规划体系中,公共性功能规划无疑处于一个基础性位置。

公共性规划是指在进行档案馆建筑功能规划时,为突显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性功能而开展的一系列擘画筹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国家综合档案馆公共性的认识,确立规划的原则,探索规划的方法,以确保档案馆公共性功能规划的成功。

一、树立公共性理念是功能规划的基础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共”的释义是“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以此而论,国家综合档案馆其性质为公共档案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有三:一是档案馆是由国家和政府设立并管理,其财产及活动经费来源于公众税款;二是其馆藏档案主要是由政府在履行职责、管理和处置公共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属共性财产;三是因为档案馆应无差别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利用。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在经过60余年的发展后,已成为一项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工作,建设公共档案馆正在成为目前档案界的共识。

1.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理念的缘起

回顾中外档案馆发展史,国家档案馆并不天然具有公共性。公共性成为国家档案馆的一种重要属性,是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性质的改变所导致的。

近代以前,中外历史上存在过不同类型的国家档案馆。中国汉代的东观、兰台,清代的皇史宬,古埃及的法老档案库,英国、法国的国王档案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国家”的专制统治下,作为国家机构的档案馆具有很强的机要性,档案多深藏于“金匮石室”,秘不示人,档案馆当然不可能具有公共性。

近代以来,经过历次资产阶级革命,欧美各国出现了近现代意义的国家。这些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政体明显不同于专制的封建国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是所谓“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强调“主权在民”,即政府是民选政府,为全体公民公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政府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这就导致了资产阶级政府从职能到服务方式的重大变化,在档案工作领域发生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凸显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

1790年9月,法国颁布了《国家档案馆条例》,1794年又颁布了《穡月七日档案法》,规定所有公共档案馆实行档案开放原则,法国公民有权查用档案馆保存的文件,开启了公共档案馆的先河。183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档案法》,成立英国公共档案馆,即英国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保管中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机关和法院的档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依法命名的公共档案馆,其“公共”对“档案馆”的限定体现了档案馆的公共性,国家档案馆从此具有了“公共性”。

2.建设公共档案馆是国家的战略安排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也开启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的转型过程。1983年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规定:“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这个“两位一体”的定位,对国家档案馆的公共属性首次作出规定。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章第八条将档案馆的性质和功能表述为:“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档案馆的公共属性。为我国建设公共档案馆提供了法律依据。1992年颁布的《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规定:“档案馆是国家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提供利用档案史料,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的中心。”对国家档案馆的公共属性进行再一次的明确。200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从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将档案馆列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确定了档案馆的公共属性。2000年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简称“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即“三位一体”定位。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局长馆长会议上,在认真总结档案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档案馆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作出系统阐述,即“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不仅具备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资料这三项基本功能,而且还具备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政襄政、繁荣科研、发展经济、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把档案馆真正建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定位,极大拓宽了档案馆的公共属性。200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报告中又对新型国家档案馆作出了更明确的功能定位,即“国家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国家档案馆功能定位,准确科学地指明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档案馆工作目标,为公共档案馆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作出战略安排。

综上所述,国家对档案馆发展战略的安排,每一次定位都是基于对档案馆公共性认识的深化,每一次对档案馆公共性认识的深化,都会带来对国家档案馆发展战略的飞跃。

3.建设公共档案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五位一体”的建设方略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时代在呼唤着我们加快公共档案馆的建设步伐。

建设公共档案馆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的需要,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004年国际档案大会决议:应当充分发挥档案在世界各国保护人权,维护和平与正义中的作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与唯一性决定了档案馆应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和档案特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此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档案馆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政府相关信息的重要场所,能够使公众了解政府决策的程序、进程和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真正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理念。

建设公共档案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之一,肩负着保护人类记忆,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在文化的沉淀、传承、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档案是文化“母资源”的优势,在充分保障公民文化权的基础上,传播先进文化。

建设公共档案馆是实现档案馆从法理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向实际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转型的需要。尽管国家早已就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作出战略安排,但我国公共档案馆的建设转型仍在路上,档案馆未能真正融入公共文化事业群体,档案馆的服务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公民档案意识的提升和档案利用的需求。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档案馆自身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公共性”是国家档案馆的根本属性,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是国家档案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要加快转型步伐,构建实际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

二、遵循规划原则是功能规划的先导

所谓规划原则就是依据公共性理念在开展功能规划必须遵循的规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在开展公共性功能规划时要遵循一定规律,才能使功能规划起到真正的作用。我们在4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指导审核了90余个国家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从中提炼出了公共性功能规划的一些原则。

1.公共空间完备性原则

公共空间是指相对于私人空间而言所有公众都能出入或者有权分享的空间领域。公共档案馆作为保管公众档案的建筑,应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利用者,而且要让利用者感受到档案馆不仅仅是一个获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场所,还应该是一个集查阅、交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认为:“随着各国民众利用公共档案馆的意识不断增强,档案馆建筑的职能定位也愈发博物馆化,文化教育功能越来越成为档案馆建筑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他还指出:“随着当代档案馆建筑功能定位的逐渐演变,档案馆建筑与其他建筑类型的界限呈模糊化趋势,档案馆的跨界现象便是最好的例证——美国总统图书馆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档案馆,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致力于记录、收集每个美国总统的历史资料,包括总统任期内的文献、档案、书籍等,可以说是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于一体的文化机构。而像日本仙台媒体中心这样,集公共服务、图书馆、媒体收藏和艺术工坊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也越来越普遍。”这就是国际档案馆建设的新趋势。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构建公共空间,是体现档案馆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的途径和形式,是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强化、拓展和延伸,是档案馆传统办馆模式的转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的工作创新。

档案馆的公共空间应包括:档案馆外部环境,停车场,档案馆门厅,档案查阅利用大厅,档案展厅,多媒体报告厅,档案文化体验交流场所和公共卫生间。在规划档案馆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国家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定位要求,抛弃“档案馆就是保管档案的仓库”这一陈旧观念,针对公众需求,规划出完备的公共空间,以突出档案馆对外提供利用服务、爱国主义教育、政府信息公开场所等功能。

2.公共空间合理布局原则

在规划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一个不合理的公共空间布局规划,将会给今后档案馆的运行带来不必要的障碍,甚至会影响档案馆正常工作的开展。我们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合理的公共空间布局规划应满足三个标准,即相对集中,以人为本,确保安全。

相对集中,是指在档案馆建筑内,应将档案查阅利用大厅、档案展厅、多媒体报告厅、档案文化体验交流场所等公共空间集中规划在一个功能区,以使公共空间相对独立于档案馆的档案管护功能区,业务工作功能区。这样的相对集中优化了档案馆建筑空间,避免了公共空间与档案馆其他空间的交叉,避免了档案馆功能区的混乱,保证了档案馆的物流、人流顺畅,既有利于档案馆的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开展,又间接保证了档案的安全,同时还方便了利用者。

以人为本,是指在进行公共空间规划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设身处地为其提供周到、便捷、舒心的服务环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慧玲认为:档案馆的公众形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立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基础上的公众印象,二是档案馆公共设施给予公众的感受。我们在规划公共空间时要注重档案馆周边环境的美化、绿化,注重停车场所的设置,注重门厅给利用者的第一印象,注重查阅大厅的采光和环境舒适度,注重休闲场所的布置,注重残障人士对档案利用的需求,让利用者对档案馆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尤其要注重营造档案馆公共空间的档案文化氛围。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其文化陶铸功能和精神家园作用是非常独特的,是其他文化机构无法替代的。我们要让公众在获取档案信息之余,能欣赏档案珍品,体验历史的厚重,感受文明的诗意,使档案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公众心灵,提升公众素质。

确保安全,是指作为档案馆开放场所的公共空间,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保护公众的人身安全。这其中主要应避免人流的拥挤,要彻底杜绝因人流量过大而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在规划中消除隐患。首先,在规划时我们确定防控的重点部位,一般而言,档案馆的门厅和展览大厅,多媒体报告厅,档案文化体验交流场所是档案馆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空间。其次,对这些重点部位要做好人流线的预先设定和规划。最后,对这些重点部位规划时应注重其空间的拓展。连接公共空间的走廊要适当加宽,以便于公众出入和分流,档案馆的门厅作为公众出入聚散的场所应有一定的面积要求和足够的备用出口,以便于公众的疏散。

3.功能审查原则

功能审查原则是指在建筑单位完成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后,档案部门必需组织专家对建筑方案进行档案馆各项功能的审查。

目前,我国档案馆建设存在着一大突出问题,就是建筑单位或设计单位所设计的档案馆建筑方案与档案馆今后将要实现的功能严重脱节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设计方案虽然也遵照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馆建设标准》等有关规定,但由于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予以引领,基本上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加之与档案部门没有进行密切沟通,缺乏对档案馆建筑本身需求的深入分析,使设计方案仅仅流于档案馆表面的硬件设施建设,档案馆内在的功能需求没有得到体现,尤其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完全没有体现公共档案馆应有的功能和面貌。这将给档案馆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和损失。档案部门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性审查,就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根本性举措。

云南省档案局自2009年国家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就将功能审查原则纳入全省项目管理,组织专家分批次对全省的90余个档案馆建设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不许开工建设。在审查过程中,专家们依据有关标准,就各自负责的功能设置部分、对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建议,在功能评审会上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专家们一审设计方案中档案馆需具备的各项功能是否齐备,二审功能区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三审各功能区面积是否达标,四审档案馆外观是否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给出明确而简洁扼要的原则性修改意见和建议性修改意见。这一举措至今已取得良好效果,云南省已竣工验收的新建档案馆基本达到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目标,为档案馆的顺利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就是档案部门将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通过不同媒介向社会发布,征询公众意见,询求公众参与的过程。这是档案馆公共性功能规划中一个有益的步骤。

贯彻公众参与原则是档案馆践行公共性理念的有效途径。档案馆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建筑,是城市公共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存在是城市的一道公共文化景观,它的设计建盖公众有权参与。目前,许多在建的档案馆或即将建设的档案馆都在向城市文化地标景观定位,这必需获得公众的认可。档案部门将建盖档案馆的主导权适度交给公众,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寻求公众的参与,使档案馆在建盖之初就引入有效的开放机制,从而奠定档案馆的公共性思想基础,为建成后的档案馆获得公众认同埋下伏笔。浙江省档案馆新馆的规划方案就是通过杭州网公开问计于民,向民众传达出其公众性开放性理念,收到良好回应。

贯彻公众参与原则是档案馆扩大社会影响的有力举措。在档案馆建盖之初就将公众的参与纳入到档案馆建设上来,其建设意向得到有效宣传,引起公众关注,扩大了档案馆的知名度,通过设计方案的展示,让公众真正了解档案馆的功能,破除了公众对档案馆长期存在的神秘感。让公众提前知晓建盖后档案馆在城市的所处位置,方便了公众对往返做出预先的安排。

贯彻公众参与原则是促进档案馆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的一次洗礼。脱胎于机关内部机构和机要工作的我国档案馆,在开放性上先天不足,加之上千年历史传统的影响,“机要重地”、封闭保守成为档案馆的两大标签。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进步,档案馆也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但转型之路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借建盖档案馆的有利契机,寻求公众的参与,向社会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开放诚意,表明档案馆开放的态度,通过一次洗礼让档案馆在公众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亲民开放形象。

三、落实规划原则是功能规划的关键

落实规划原则就是在功能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将已确立的公共性原则转化为具体的方法,体现在公共空间规划的每一个环节上,以彰显档案馆的公共性功能。公共性原则是否能落地生根,事关档案馆公共性功能规划的成败,这是功能规划中最关键的步骤。

1.馆址的选择

一个馆址理想的档案馆,不仅能满足公众的需求,还将激发和进一步强化档案馆各项服务功能。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地处上海市地标位置的外滩,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年接待公众达10万人次以上,使档案馆的公共性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选择馆址时,应注意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交通便利,能很好地满足公众的往返需求。二是人流集中,馆址周边应具备一定的人流量。三是城市公共设施相对完备。据此,我们可以将馆址的选择定位在城市的三类地方。一类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已显相对成熟的地段和城市干道。此类地段已具备了较高人气和完备公共配套设施,是馆址的首选地段。一类是在城市扩建中正在逐步形成的公众文化区域。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改扩建中,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集中设置建设,形成了新的城市公众文化区域,这是档案馆馆址的理想场所。一类是城市行政中心。将城市的行政机构集中连片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改扩建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地方政府在选择当地档案馆馆址时,往往将馆址确立在行政中心内,这也是公共档案馆建设中可以接受的选择。总之,在为档案馆选址时,档案部门要坚决抛弃“深宅大院”观念,以最大限度满足档案馆公共性特征为出发点,让建成的档案馆最大限度亲近和方便公众。

2.公共空间的设置

在规划档案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时,必需做好档案查阅利用大厅、档案展厅、多媒体报告厅、档案馆门厅、档案文化体验交流场所的设置规划,这是遵循公共性原则,为上述空间确定其面积,营造其环境,安排其在建筑内所处位置的过程。

档案查阅利用大厅。这是公众查阅利用档案获取信息的场所,是档案馆公共空间的核心部位,是公共档案馆的窗口。在功能规划时应具有前瞻性、适度超前,要让利用者感到平静和愉悦,必需做到四要。一要规划好大厅的功能区,应规划出如下功能区:一为接待咨询区,要设置前台接待咨询处、档案目录检索室、档案复印复制室;二为档案查阅利用区,要据不同载体档案设置出纸质档案查阅区、电子档案查阅区、音像档案查阅区、缩微档案查阅区;三为政府信息查阅区;四为利用者休息区。二要规划好大厅的面积。面积是确保大厅实现功能的基础。经过实践和测算,我们认为,档案馆的查阅利用大厅面积,不能低于档案馆建筑面积的7%。三要规划好大厅的位置。大厅所处的位址最好位于档案馆建筑的一层或二层。相对而言,建筑一层与门厅相近的位址较为理想,能为利用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四要规划好大厅的氛围。大厅的采光应符合有关要求,为利用者提供适宜阅读的光线环境。大厅的人性化设施要满足利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如利用者随身携带物品的存放设施,残疾人士查阅利用档案的设施。此外大厅的监控设施要照顾到利用者的心理。大厅的利用者休息区要舒适而有文化品味。

在开展档案查阅利用大厅规划方面,国内外一些档案馆的做法和思路值得借鉴。广州市档案馆的查阅利用大厅在精心规划下,达到了功能齐备,设置合理,氛围较好,面积适度要求。山东省档案馆在利用者休息区规划出了咖啡室、音乐茶座等休闲场所,使公众在查阅档案之余,享受到便民措施和休闲愉悦。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大厅在人性化服务上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利用者的称赞。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规划的他山之石。

档案展厅。这是档案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展示馆藏,传播先进文化的依托。是档案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标志性设施,在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里具有指标意义。公众参观档案展览既可增长历史知识,又可增加对档案的感性认识,领略档案文化,可以说,档案展厅是档案馆开展大众化服务最直接最主要的场地。其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关乎“五位一体”档案馆建设的成败。在具体规划时,我们必需做到:一要规划好展厅的数量。展厅的数量不能低于三个。要规划出一个基本大展厅,用于举办反映档案馆所在地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的基本固定陈列展。要规划出一个专题展厅,用于举办反映档案馆所在地建设成就、专题活动、风物特产、名人字画等的相对固定展览。要规划出一个相对空置的展厅,用于临时举办从外引起的特色展览。二要规划好展厅的位置。展厅应相对集中,设置于接近公众的地方,最理想的位址应设置在档案馆建筑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这个位置既方便参观者直截了当地参观,又有利于档案馆对参观者的管理。三要规划好展厅面积。我们认为,展厅面积不能低于档案馆建筑面积的18%。

新建的广州市档案馆在展厅的规划上迈出了引领潮流的步伐。他们的展厅面达到2446平方米,设置了三层展厅。为举办展览提供了极好平台。三个展厅分别举办“新广州好”百米长卷数字档案展;广州亚运会展;历史档案珍藏展,凸显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值得借鉴。云南省档案局在开展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时,明确提出,新馆开馆之日就应该是展览开展之时,各个建成的新馆至少要举办2个各具特点的展览。一个为反映本地历史进程的基本陈列展,一个为特色专题展。已建成开馆的安宁市馆、巍山县馆、楚雄市馆等一批档案馆都如期举办了展览,得到了领导首肯,收到公众强烈反响。

多媒体报告厅。这是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的又一重要设施。是档案馆多功能服务的平台。在这里档案馆可定期邀请一些档案专家或文化学者为社会公众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宣传普及档案文化知识,以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档案部门还可将其作为档案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场所,也可以外借为会议场地。其规划面积应占档案馆建筑面积的4%左右;其位置一般设置于档案馆建筑的顶层。这个位址相对独立,能为讲座、培训、会议提供无干扰的安静环境。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的多媒体报告厅已发展为文化交流平台,成为外滩新馆的一张名片。广州市档案馆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了2个多媒体报告厅,其中一个专门用于国际学术交流,满足了对内对外的服务功能。

档案文化体验交流场所。这是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一个新的设施。是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传播档案知识,提高公众档案意识的一个新平台。在这里档案馆可定期分批向所在地中学发出邀请函,组织中学生实地观摩档案工作业务流程,观看档案的修裱技术,可定期向社会发布公告,邀请公众参加馆藏档案展览活动,由专家对公众带来的家藏档案进行鉴定,普及家庭档案知识,让公众亲自动手进行档案的整理,以趣味盎然的人性化活动从侧面提升公众对档案工作的参与度。其设置可由档案馆根据实际在公共空间中作出安排。法国国家档案馆就专门设有教育处和相关场所面向中学生普及档案知识,培养学生的档案意识。其做法值得借鉴。

档案馆门厅。这是档案馆建筑公共空间最显著鲜明的场所。它不仅承担着公众出入疏散的功能,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档案馆门厅是档案馆工作人员与来访公众可真正完全公享的公共空间;二是档案馆门厅肩负着给公众留下对档案馆最初印象和感觉的重任。在规划时一定要体现出档案馆的亲民性、开放性和文化性。亲民性和开放性就是在规划时通过一目了然的宽阔布局,让来访公众能迅速方便地寻找到自己将要前往的方向和位置。文化性就是在规划时要通过装饰手段,美化门厅,营造档案文化氛围。这方面,博物馆、图书馆的做法,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思路。

[1]姜之茂.论档案馆建筑设计的方针原则.档案学研究,2002.5.

[2]冯慧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宗培岭.公共档案馆、你从哪里来?[J].浙江档案,2004.1.

[4]黄宵羽.外国档案事业史[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庄惟敏.国际档案馆建设新情况新趋势[J].中国档案,2014.10.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

猜你喜欢

公共性档案馆公众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