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父母处长坏的爱情

2016-02-03作者西门吹牛

幸福 2016年34期
关键词:渣男张靓颖女权

作者/西门吹牛

从父母处长坏的爱情

作者/西门吹牛

爱情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一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爱情,却往往饱经坎坷,成长得相当艰难。如果爱情是一部大片,那么在中国拍这部大片,经济、传统、分级制度、审查制度都将成为这部大片一道道的拦路虎。

刚刚热播完的电视剧《中国式关系》,把这种辗转腾挪的中国式爱情剖析的颇有看头。一方面,在中国作为子女,在人生的几乎所有时间里,你的身上得紧紧捆绑着父母顽强的个人意志。你得让他们担任你未来人生的总顾问,你另一半的主面试官,你得经受他们所有的耳提面命,接受他们所有“我都是为你好”的包办抉择。从此,你人生的大部分行为和抉择都将变成“你妈逼的”,渐渐地你适应并被同化,在不知不觉中,在选择另一半时,你得随时携带一张问卷,作为最基础的三观审查机制,去审视另一半。这种问卷的内容全国统一,大致是:我跟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另一方面,在一个伪女权潮流裹挟下,很大一部分女性化身为伪女权的忠实践行者,这种伪女权主义者最大的特征是价值的严重撕裂,也可以描述成要求权利对等,但不谈义务;要戴王冠,但希望另一半为王冠打工。这种价值扭曲的代价是,中国的男人形象越来越糟糕,甚至惹人公愤,“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这种网络神文的出现就是例子。因为在这种价值尺度下,男人能不能“挣”,才是关键指标,至于健身、刮胡子修边幅,自然就要靠后了。

当然了,更大的BUG是,很多男人遁在“成功”和“事业”的甲壳里,在外面吃喝嫖赌、溜须拍马,起得比长翅膀的鸡早,睡得比不长翅膀的鸡晚,贪慕虚荣混吃等死。然后,家变成了宿舍,不能跟爱人一起做饭、一起散步,一起看电视。亲密关系只剩下可怜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生殖意义上的打卡交公粮,另一部分是社会性焦虑引发的吵架——别人升官发财买洋房,都会变成自己的焦虑,然后迫使另一半出门去嗅钞票的味道。而所有的这一切,在原生家庭,在父母的身上,都活脱脱的能看到痕迹。

最新的一段中国式爱情病例,大概要属张靓颖母亲苦大仇深地干涉女儿的婚姻,“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在中国父母的眼里,从古至今,离开了爹妈,儿女从来都是受迫害的。张靓颖母亲一边顶着贪图女儿利益的舆论指责,一边苦口婆心说自己天地良心,要把女儿从渣男身边拉走。可是稍微逆思考,即可这样反问:是一个怎么样的母亲,怎样的一种爱的教育,让女儿离不开一个“渣男”?如果你培养了一个迷恋老男人调教,缺老师、缺英雄、缺情人的缺爱综合症的小女孩,纵容离愁别恨,万箭穿心,又能博得多少同情?

说到底,回归常识层面,爱情本该就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自由个体单纯的喜欢和在一起,爱就是爱情的必要充分条件,不需要其他。所有把爱情当做学校、生意场和圣人培训班的人,都是在耍流氓。如果你爱一个人,贫穷富贵、家国情仇都不应成为附加条件。如果你爱你的子女,就应该把生命的所有主动权都交给他们自己。这样,他们的“爱”根才不会长坏。

猜你喜欢

渣男张靓颖女权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渣男蜡像馆
YOU’VE GOT QUESTIONS?SHE’SGOTANSWERS (BUT YOUPRO BABLYWON’TLIKE THEM)
这样的“女权”
暖男与渣男
流 言
我的梦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
社会主义女权和自由主义女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妇女运动内部的共识与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