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训练营
2016-02-03
空军训练营
提问:在野外钓鱼,水深大约两米左右,鱼的个体是几两到一斤之间,这样的水情我该用几号标?
回答:水深和鱼的个体大小只是选择浮标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另外需要重点考虑的还有小鱼闹钩的程度、鱼口轻重和上鱼频率,此外,用竿的长度、钓法以及气象条件和水情也都会影响浮标的选择。闹小鱼已经成了钓鱼的常态,如果中上层水域的小白鲦过多,鱼饵落水后即遭到围攻,那么就应该选择吃铅较大的大号浮标,以加快落水后钓组的下行速度,避免鱼饵被半路打劫,这样才能顺利到达底部。鱼口轻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小标小坠,以减少鱼就饵的阻力,这样标相就会清晰一些。鱼的吃口很好时,浮标稍大一些就无所谓了。如果上鱼的频率很快,那么也应该选择稍大一些的浮标,大标载铅量也大,下行速度快,可以缩短钓组到位的时间,更快地出鱼。竿长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短竿子可以用小标也可以用大标,但是长竿子却用不了小标,因为无法抛投到位,也无法看清标相。有些传统钓法如长竿短线钓法,对浮标的选择也会和台钓的用标方法有所区别。另外用标还要考虑施钓时的具体情况:有风,用标就会偏大;有暗流或水流,浮标也要加大,以便增加稳定性。所以只看水深和鱼体大小,无法确定具体该选择几号浮标。况且各个品牌的浮标即使同样号数,浮力也不尽相同;哪怕是同一品牌同一号数的浮标,因为都是手工制作,浮力上也存在差异。况且在用标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比如我本人就习惯用小标,只要能抛投出去即可。有人则习惯用稍大的浮标,因为抛投更省力、更精准。
针对这位朋友的提问,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客观因素,按照台钓的一般情况,我给出的参考建议是用2~4号浮标。
提问:最近用长竿子钓鲫鱼和青鱼,用的是4号伊势尼钩,总是脱钩,有的时候提竿有了重量感,然后咯噔一下就轻了;有的时候稍稍遛了几下,竿子就弹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首先调钓是否存在问题?调钓得不恰当会导致信号传递不及时,从而错过最佳刺鱼时机。另外鱼饵的状态和大小也会造成鱼儿吃口不深、刺中的部位不牢,从而导致脱钩跑鱼。此外,竿子过硬、提竿力量过大会把鱼嘴撕裂导致跑鱼发生。
以上这些问题比较容易调整,若是鱼口的原因应对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同样的鱼口不佳,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没有哪一种应对方法是万能的。我建议从两点入手:第一,更换鱼饵。鱼儿碰到喜欢的食物自然就会吞咽得较深。第二,加长子线,增加第二摆幅,在移动中吸引鱼的注意力,增加鱼儿追食的欲望。
提问:星期天,我和几个朋友前往我们常去的那个大沙坑钓鱼。到那儿一看,坏了!抽沙机隆隆地响着,浑水哗哗地流进了沙坑,以前清澈的水质变得很浑浊。我们各自找了钓点后情况特别糟糕,我只钓到了一条鲫鱼,其他几十尾都是白鱼。我的同伴们也都收获寥寥。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钓?
回答:这种情况要钓离底,具体离底多少要靠自己去搜索,做法是钓离底后10厘米10厘米地往下拉浮标。为什么要钓离底呢?因为外来的浑水含有大量的泥沙,这种泥浆的密度大于清水,所以水底可能比水面的情况更严重,鱼会被呛得很难受,自然就不会安静地在水底觅食了。
另外可在泥浆入水口的最远处选钓位。泥浆在流动中会缓慢地沉淀,到达最远处的时候浓度也就会最低,影响也就最小。用饵上要注重垂直诱鱼的饵料。
提问:偶尔和伙伴们去了一条小溪垂钓。那天我们钓了好多大鲫鱼,但以后再去那些鲫鱼就都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排除被电捕、污染的情况后分析,流水中鱼儿的流动性会很大,所以很可能是某一天运气好赶上这拨。但是也有另外的可能,比如每年鲫鱼都会有两次觅食高峰,一个在春季,一个在深秋,这个高峰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赶上了就钓到了。错过了,鱼还在,但是不咬钩了。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那么就是钓点选的不对。因为受季节、水情、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鱼儿并不是在某一处生活一辈子的,它们在不断地洄游,不断地寻找觅食休息的场所。所以钓点都是在跟着鱼群走,不是一成不变的。
您在钓鱼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又有哪些困惑?请将您遭遇空军的具体案例(包括季节、时间、当日天气状况、钓场环境、水情鱼情、钓点、所用钓法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发送至angling@vip.sina.com,我们将请专家找出症结所在,为您答疑解惑。你也可以加我们的编辑QQ:495684967(野钓门诊),进行咨询探讨。让我们早日跟空军说Byebye!
提问:本人野钓用尽了各种饵料,香的、甜的、腥的挨个试了一遍,却没有任何效果,灵机一动把午餐的干粮饼干用水化开做钓饵,没成想,真的有鱼咬钩,效果还不错。第二次去还是用饼干做饵,效果还是这么好。我想问一下,那么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饵料为什么还抵不上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饼干呢?
回答:这是一个大问题,涉及到了用饵的观念。
很多人特别迷信商品饵。我在一个鱼塘遇到过几个年轻钓友,一个小伙子因为频上鲫鱼而向另外几个同伴询问:你们谁带鲤鱼饵了?拿到鲤鱼饵后上钩的依然还是鲫鱼。他就纳闷了,怎么鲤鱼饵也上鲫鱼呢?从鱼的食性来说,我们常垂钓的目标鱼在食物上有很大的重合,同时也有少许差异。生产鱼饵的厂家就是突出了这个少许的差异,于是形成了鲤鱼饵或者鲫鱼饵。而事实上,鲤鱼偏爱的东西,鲫鱼也会接受或者喜欢,同样道理,鲫鱼偏爱的东西鳊鱼也不会拒绝,所以鲫鱼饵能钓到鲤鱼、草鱼、鳊鱼、青鱼,鲤鱼饵也可以钓到它们。因此不要迷信所谓的鲤鱼饵只能钓到鲤鱼。另外,对商品饵有人还存在另外一种迷信,以为商品饵是万能的,它的效果是凌驾于其他饵料之上的。不错,商品饵的研制开发都是有针对性的,是非常专业的。因为这个过程的专业加上那么多更加专业的大师们的宣传,于是商品饵似乎成了无可替代的钓鱼用品。结果导致另外一大类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被遗忘了,那就是原生态饵料。去水库钓鱼,尤其是对付大水库内狡猾的大鱼,什么东西能替代嫩玉米?野钓青鱼,什么东西能比得上田螺?春秋钓鲫鱼,有比蚯蚓红虫更有效的吗?答案是——没有!
不知大家注意到一种现象没有,若干年前市面上的商品饵都是靠味型来打天下。味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鱼的索食行为靠的是本能,饿了就要吃,吃是为了增加能量,满足生长和生存的需要。同时它们也本能地有分辨食物的天赋,有营养的就是可以吃的,反之则拒食。对那些气味浓烈却毫无营养的添加剂,鱼类并不感冒。所以最近一段时期市面上流行的饵料突出的是清淡、自然的饵料。这类饵料都是货真价实的谷物制品,味道就是谷物本身具有的芬芳。为什么会这样?可能越来越多的钓鱼人意识到了,那些原味的饵料在野钓中效果更突出。商家总是跟着市场走,于是饵料市场就有了现在的变化。
基于以上的理论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鱼会吃饼干却不吃商品饵了。因为商品饵甜的未必含糖,腥的未必含有动物蛋白,香的也未必会有营养。而作为人类食品的饼干都是通过严格的检测才会允许生产销售的。虽然不是很甜但却实实在在地含有糖的成分,并且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也都是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控制达到最佳的食用标准的。也就是说饼干的气味并不突出,但是营养成分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能被鱼儿认可和接受。
什么叫鱼饵?可以钓到鱼的都可以叫鱼饵。除了渔具店橱窗里的,我们身边可以作为鱼饵的东西有很多。我们的主食无论是粉状的还是成熟的、半成熟的基本都可以用作鱼饵,另外红薯、白薯或者薯粉等等也都可以成为鱼饵,鱼松、肉松、奶粉、豆粉也都可以成为鱼饵的添加成分,这些东西成本低效果好,不容忽视。
另外,鱼吃饼干却不吃商品饵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里的鱼长期被商品饵垂钓,对商品饵有了强烈的警惕而出现拒食的现象,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 栏目公告 】
提问:野钓的人最烦的就是小杂鱼闹窝,因此,好多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夜钓。为什么到了晚上小杂鱼就不爱吃食呢?但到了晚上还是可以钓到小奶鲫和瓜子鲫。是不是晚上小鲫鱼和小杂鱼的摄食习惯也是有所区别的?
回答:这是很多人一直迷惑不解的现象之一。同样的水域,同样是那些鱼,为什么到了晚上,那些小讨厌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而每天从黎明开始这些小东西又像睡醒了一般,精神百倍地到处给垂钓者制造麻烦。究其原因,就是光的作用。
我曾专门做过实验,用捞虾的虾笼子在小鱼极凶的水域捞小鱼,饵料就是常用的鱼饵,白天的时候每半小时可以捞到一斤,天黑后用同样的饵料,一夜也弄不到二两。这说明小鱼在光线不足的晚间不活跃,甚至很少觅食。而捞到的鱼种都是我们平时烦不胜烦的小东西,麦穗子、老头鱼、葫芦片子,基本上以这三种为主。这三种小杂鱼数量极其庞大,基本上是闹钩的主力。另外闹钩的还有小白鱼,小白鱼同样喜欢高光。太阳升起后它们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太阳下山光线减弱,它们又安静起来。
有些鱼又偏偏喜欢弱光,比如鲇鱼、黄颡鱼,这两种鱼受光线的影响很大,想要钓获它们必须夜钓。钓鱼界有个谚语:有月钓鲤无月钓鲇,说的就是这种现象。鲇鱼不喜欢光亮,即使明亮的月光也不喜欢。
而我们经常垂钓的目标鱼,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又都不太强烈,所以我们白天能钓到鲤鱼、鲫鱼、草鱼、鳊鱼,晚上也能钓到。这几类鱼虽然对光线相对不敏感,但我们垂钓时也不能丝毫不考虑光的因素,比如白天尽量不要在透明度较高的浅水中垂钓,水至清则无鱼嘛,这样的水域会让鱼很没有安全感,它们是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徘徊的。
相反,即使是夜间,去小鱼横行的水域也要考虑到月光的因素,月光太亮同样会有小鱼闹钩,尽管和白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它们依然会制造许多以假乱真的信号。这种假信号会严重影响新手的判断,因为标相好但中鱼率超低,于是新手就会不自觉地开始怀疑钓组是不是过灵或者过钝,鱼饵是不是有问题,如此反反复复调整会耽误大量的时间。
另外为了防止小杂鱼闹钩,应远离光源,比如路灯,还要慎用夜钓灯,尤其在水浅的地方。
提问:今年3月末,我去一条河里钓鲤鱼。河的下游不远处通海。我打了窝子半小时后开钓,情况并不乐观,只见鲤鱼在不同的位置乱蹦,就是不吃钩。窝料、饵料都是我常用的,屡试不爽;钓组也是我以前用过的,毫无问题。一天下来我只钓了几条小鲫鱼,还有几条海杂鱼。之后我又去过几次,钓况时好时坏,对比非常鲜明,好的时候钓得盆满钵满,不好的时候都不够喂猫的。我不明白,同样是这条河,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回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很难一语中的,不过根据这位朋友的描述我们可以作以分析。首先,经常去那里钓鲤鱼,时好时坏,这就排除了鲤鱼在繁殖季节不咬钩的可能,说明鱼还是有很旺盛的食欲的。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鲤鱼拒食的外在因素有很多,第一种可能就是污染。上游来水带有污染物,导致鱼不适应,甚至有惊恐的情绪,所以不吃食还乱蹦。由于河水是流动的,当污染物被冲走后,鱼的活力又得到了恢复,于是又开始大量进食。第二种可能是海水倒灌,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下游不远处通海,在潮汐的作用下海水很可能倒流进河道。这位朋友当天也钓到了少许的海鱼就说明了这点。因为海水含盐,密度较淡水大,所以海水会停留在河道的底层,于是不适应的淡水鱼被迫向水的上层转移并且焦躁地跳跃。这位读者可以关注一下当地的潮汐规律和鱼拒食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关联,来确定鱼是否是因潮汐而拒食。
这种情况我建议钓浮,开的鱼饵可参照钓鲢鳙的饵料状态以及换饵频率。入水后钓饵不停地雾化,需要不间断地抛竿,在下游形成一个不间断的饵料带,以达到诱鱼的目的。这种情况打窝子已经显得没有意义了。另外也可以向更远处的上游寻找钓位,因为海水倒灌不会很远,也不会流到海拔更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