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的内群体偏爱及群体差异研究综述

2016-02-03刘娜李晶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情成员个体

刘娜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共情的内群体偏爱及群体差异研究综述

刘娜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共情是个体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相似的情绪反应。共情具有明显的内群体偏爱现象,从共情的起源和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内群体成员的共情偏爱。此外,不同群体之间的共情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详细介绍共情的内群体偏爱及群体差异现象。

共情 内群体偏爱 共情关注

共情是指个体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相似的社会情绪反应。共情(empathy)和同情(sympathy)有所不同,人们在共情时会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绪,但能够区分这种情绪是来自他人;而同情是指个体在看到他人的痛苦心情时,所产生的关心他人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是来自同情者自身的。

共情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是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共情在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道德行为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共情具有明显的内群体偏爱和群体差异现象[1,2]。共情者对自己群体内部的成员相比群体外部成员会给予更多的共情关注,这就是共情的内群体偏爱现象。内群体偏爱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优于其它群体。Taifel(1982)最早通过研究发现了内群体偏爱现象,他设计了最小群体实验范式,在该范式中,被试观看一张卡片,卡片上有很多点,要求被试对卡片上的点进行估计,并根据被试估计的结果把被试分为高估组和低估组,然后要求被试完成资源分配任务,结果发现了被试对本群体成员会给予更多的资源分配[3]。这种随机分成的群体都会影响被试的资源分配,那么长期在一起生活,彼此观念价值观相同的群体成员的内群体偏爱行为必然会更强。在不同群体的共情水平的差异研究中,Kraus,Cote和Keltner(2010)比较不同经济条件、社会等级地位的被试在共情测试中的得分发现,经济条件差、社会等级地位低的被试在共情精确性测试中得分更高,同时对陌生人的情绪共情的准确性也更高。这说明低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的群体相比高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的群体共情能力更强,对外群体成员能够更加准确地共情,这似乎又违背了共情的内群体偏爱现象。共情的群体差异和内群体偏爱是否相互矛盾,可以同时并存吗?本文尝试从共情的起源、发展与生理机制方面来对共情的内群体偏爱及群体差异现象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1.共情的起源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共情是由哺乳动物的亲代养育进化而来,古老的哺乳动物在亲代养育的过程中,必须对亲属后代的疼痛、危险等刺激即时做出情感反应,这就是最原始的共情能力,它保证了亲属后代的生存和繁衍,这种能力的发展使哺乳动物对近亲属成员和内群体成员的情绪反应更加敏感,更能够察觉他们的情绪,以维持良好的关系。个体对亲属后代和群体内部成员的情绪反应更加敏感,导致他们把不同的群体区分为“我们”和“他们”,就会产生明显的内群体偏爱现象。Riketta和Michael要求62个学生评估组内成员和组外成员的特征、组内的群体认同性以及感受到的组间冲突性,发现组内认同性高的被试同时感受到较高的组间冲突[4]。Montalan,Lelard,Godefroy和 Mouras采用最小群体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考察不同群体间的共情偏见。实验中首先要求被试完成IRI共情问卷,然后让被试者对一张卡片上的点数进行估计,根据结果把被试者分为高估组和低估组。接着呈现疼痛和非疼痛的刺激图片,要求两组被试分别以想像自己、想象组内成员、想象组外成员三种不同观点评估疼痛程度,并完成形容词主观评定来评估组内偏见。结果发现随机分成的两组被试在疼痛的共情上已经产生了组内偏见[5]。其他研究者也发现个体会对其他的群体产生偏见,减少对其他群体的共情,无视群体外成员的痛苦[6,7]。这说明共情的内群体偏爱在共情最初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并慢慢发展,这种偏爱现象符合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它的存在维护了群体内部的团结和发展,但如果盲目的内群体偏爱也会导致对其他群体的伤害行为。比例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忍迫害,或者对其他群体的痛苦漠不关心,熟视无睹。

2.共情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共情包含情感、动机和认知三个相互独立的成分[8]。共情的情感成分即情感分享,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的唤起程度;共情的动机成分即共情关注,是指个体对处于痛苦中的他人的关心;共情的认知成分即观点采择,是指个体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共情的进化正是按照这三种成分的顺序发展的[9]。

2.1 情感分享

情感分享有利于个体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情感分享和情绪感染同义,但情绪感染的范围比前者大。情绪感染常指个体自动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行为,主体情绪受到自身面部表情以及其他非语言线索的影响。而情感分享是指观察他人的动机和情绪状态所引起的反应。研究发现,情感分享具有明显的内群体偏爱。Jeon等人(2010)发现当雌鼠看到近亲老鼠的疼痛时,相比看到远亲老鼠的疼痛,对前者会产生更强的恐惧反应[10];但Ben-Ami Bartal等人(2014)把幼鼠与其他种系老鼠放在一起抚养,发现成年后的老鼠对与自己一起生活的同伴却会给予更多的共情帮助[11]。前者的研究说明老鼠对近亲属的成员的情绪会引起更强的共情反应,但如果幼鼠从小与其他老鼠在一起成长,就会把其他老鼠看成自己群体内部的成员,所以Ben-Ami Bartal等人的研究才会有不一样的研究发现。同样的生活情景在人类中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Cloutier,Li和Correll(2014)要求成人被试先熟悉外种族成员面孔和内种族成员面孔,然后呈现面孔刺激(一半为熟悉的,一半为新异的),fMRI扫描结果发现相比新异的外种族成员面孔,被试对熟悉的外种族成员面孔的杏仁核激活程度降低[12]。这说明儿童早期如果与其他群体一起生活,成年后看到与自己一起生活的外群体成员时,共情能力也会增强。这种保护近亲属或内群体成员的行为对维持种族内部的和谐与生存,具有重大的作用。

2.2 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是在情绪感染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体关心他人的动机。婴儿在一岁的时候就可以对别人的愉快或伤心的情绪表现出共情关注。但这种能力都具有明显的指向优先性。Young,Fox和Zahn-Waxler(1999)认为婴儿在两岁的时候对母亲就表现出比他人更多的共情关注[13]。Masten,Gillen-O’Neel和Spears Brown(2010)发现群体认同感强的孩子会表现出更高的内群体偏爱[14]。Chiao和Mathur(2010)在成人被试的共情关注研究中也发现同样的内群体偏爱。他们要求被试观看针扎进不同种族人手臂的录像,要求一组被试想象录像中的主人公是自己种族的成员,另一组被试想象录像中的主人公不是自己种族的成员,发现第一组被试给予更多的共情关注,且共情反应激活皮层更大[15]。被试对群体内部成员给予更多的共情关注,也就相应忽视群体外部成员的感受。

2.3 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能够推断他人的观点,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的认知技能[16],观点采择可以促进对他人的共情关注,提高对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评价,同时可以更好的防止内群体偏爱现象的发生。Galinsky和Moskowitz(2000)发现被试采用其他群体成员的观点考虑问题时,会减少对该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同时对整个群体的积极评价增高[17]。Barbara等人(2011)要求被试分别以白人学生的观点和黑人学生的观点阅读文本故事,发现被试以外群体成员的观点阅读故事时,对该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加理解[18]。这说明观点采择可以改变个体看待其他群组的态度,使个体不带有色眼镜看人,同时提高个体对其他群组的主观认同度。人类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可以站在其他群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其它群体的不幸遭遇产生共情,维护其他群体的权利。比如地震中人们纷纷向灾区的人们捐款捐物,虽然他们并不认识灾区的群众,但他们可以体会到灾区人们的痛苦,从而对灾区人们产生强烈的共情反应,进而提供更多的帮助行为。可以说观点采择是战胜内群体偏爱的重要武器。

3.共情内群体偏爱的生理证据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了内群体偏爱的生理证据。Xu,Zuo,Wang和Han(2009)研究黄种人和白种人对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的疼痛刺激的反应,发现被试对内群体成员的疼痛反应激活了前扣带回(ACC)和脑岛区域。而前扣带回(ACC)和脑岛区域是认知神经研究普遍认可的疼痛 共 情 的 关 键 脑 区[19](Fan,Duncan,de Greck&Northoff,2011)。这说明被试对自己群体内部成员的共情反应相比群体外部成员的共情反应,疼痛共情脑区前扣带回(ACC)和脑岛区域的激活强度更大。此外,Cheng,Chen,Lin,Chou和Decety(2010)要求被试分别为想象自己、想象爱人和想象陌生人三种不同的观点观看疼痛刺激材料,fMRI扫描结果发现想象爱人的疼痛刺激时与想象陌生人的疼痛刺激相比,前者的前扣带回和脑岛的激活程度明显增强[20]。这说明近亲属关系的共情偏爱也会引起共情脑区的激活。其他的研究也发现当被试看到自己群体内部成员的痛苦时,疼痛脑区的激活程度也明显增强,但这些研究都只是针对负性的疼痛刺激,如果是正性的情绪刺激,是否会存在内群体偏爱的共情,又是否会存在共情相应脑区的激活呢?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共情的群体差异

有研究发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的群体相对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高的群体对外群体的共情能力更高。Cote,Piff和Willer(2012)通过社会地位量表把被试分为社会地位高和社会地位低两组,匹配分配到共情组和控制组两种条件中,要求被试完成资源分配任务,结果发现社会地位低的个体相对社会地位高的个体,共情能力更高,更加愿意帮助他人[21]。这可能是由于低社会地位的群体相对属于弱势群体,对同样处于痛苦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更加敏感,更能够感同身受,更能把握共情对象的情绪感受。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属于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他们认为低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社会认同感低,所以对高社会地位的群体表现出外群体偏好,也更容易表现出共情。但是在Cote等的实验中两组群体的共情对象并不是高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所以这种解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国内的研究中,并没有其他的实验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但是这种结论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是存在合理性的。低社会地位的群体拥有更少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利,如果他们继续仇视社会,那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因素,但实验却发现他们拥有更高的共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如何去提高社会地位高的群体的共情能力,将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些群体的成员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金钱,他们的共情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共情的群体差异并不能完全否认共情的内群体偏爱现象,可以认为两者是并列存在的,当共情对象是内群体成员时,共情者会给予内群体成员更多的共情关注而忽视外群体成员,当共情对象都是外群体成员时,可以认为低社会地位的群体会给予更多的共情关注。但是这种推测也值得更多的研究去加以证明。总之,适度的内群体偏爱共情对与维持群体内部的关系,促进群体成员的团结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过度的内群体偏爱则会影响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能够改善共情内群体偏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观点采择,共情者如果能够站在共情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共情对象的情绪感受,就可以减少内群体偏爱现象的产生,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来改善共情的内群体偏爱,也值得研究者进一步去加以探究。

5.研究展望

上述已经提出共情具有明显的内群体偏爱现象,适度的内群体偏爱对维持群体内部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如何正确的处理共情的内群体偏爱应该是研究者未来关注的重点问题。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深入探究:

5.1 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处理共情的内群体偏爱问题

设计新的研究范式,通过fMRI、眼动等技术继续深入探究共情的内群体偏爱,不仅包括负性疼痛共情,也应该包括正性情绪刺激的共情反应。同时也可通过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从量的角度探究共情的内群体偏爱问题。此外,除了通过观点采择,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的控制内群体偏爱,使它在一定程度内使群体收益,而不会损害到其他群体的利益。

5.2 如何更好的提高不同群体的共情水平

通过设计生态效度高的实验,结合本土的实情,探究低社会地位的群体的共情能力是否高于高社会地位群体的共情能力。在我国,农村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资源显著少于城市群体,是否存在农村群体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城市群体。如果该结论成立,那么怎样通过实验方法更好地提高社会地位高的群体(比如城市群体)的共情水平,更好地维持社会的平衡。同时怎样更好地保护社会地位低的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能够和谐发展,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1]Xu,X.,Zuo,X.,Wang,X.,&Han,S.Do you feel my pain?Racial group membership modulates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9,29(26):8525-8529.

[2]Kraus,M.W.,Cote,S.,&Keltner,D.Social Class,Contextualism,and Empathic Accuracy[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11):1716.

[3]Turner J C,Tajfel H.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J].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1982.

[4]Riketta,M.Cognitiv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elf,ingroup,and outgroup:The rol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groupconflict[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35(1):97-106.

[5]Montalan,B.,Lelard,T.,Godefroy,O., &Mouras,H.Behavio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on empathy for pain:a minimal group paradigm study[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2,3:389.

[6]Avenanti,A.,Sirigu,A.,&Aglioti,S.M. Racial bias reduces empathic sensorimotor resonance with other-race pain [J].Current.Biology,2010,20(11):1018-1022.

[7]Chiao,J.Y.,Mathur,V.A..Intergroup empathy:how does race affect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 [J].Current Biology,2010,20:478-480.

[8]Decety,J.,&Svetlova,M.Putting together phylogenetic and ontogenetic perspectives on empathy [J].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12,2(1):1-24.

[9]潘彦谷,刘衍玲,冉光明,雷浩,马建苓,滕召军.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共情的进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4,21(7):1229-1238.

[10]Jeon,D.,Kim,S.,Chetana,D.,Jo,D., Ruley,H.E.,Rabah,D.,...Shin,H.S.Observationalfear learning involves affective pain system and Ca1.2 CA channels in ACC [J].NatureNeuroscience,2010,13:482-488.

[11]Ben-Ami Bartal,I.,Rodgers,D.A., BernardezSarria,M.S.,Decety,J.,&Mason,P.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 is modulated by social experience[J].ELife,2014,3:e1385.

[12]Cloutier,J.,Li,T.,&Correll,J.The impact of childhood experience on amygdala response to perceptually familiar black and white faces[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14,26 (9): 1992-2004.

[13]Young, S. K., Fox, N. A., & Zahn-Waxler,C.The relations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empathy in 2-year-old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35(5):1189.

[14]Masten,C.L.,Gillen-O’Neel,C.,& Spears Brown,C..Children’s intergroup empathic processing:The roles of novel ingroup identification, situational distress,and social anxiety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0,106(2-3): 115-128.

[15]Chiao,J.Y.,Mathur,V.A.Intergroup empathy:how does race affect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J].Current Biology,2010,20:478-480.

[16]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113-116.

[17]Galinsky,A.D.,&Moskowitz,G.B.Perspective-taking:Decreasing stereotype expression, stereotype accessibility and in-group favoritism[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4):708-724.

[18]Barsade,S.G.The ripple effect:Emotional contag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behavior[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47:644-675.

[19]Fan,Y.,Duncan,N.W.,de Greck,M., &Northoff,G.Is there a core neural network in empathy An fMRI based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J].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1,35(3):903-911.

[20]Cheng,Y.,Chen,C.Y.,Lin,C.P.,Chou, K.H.,&Decety,J.Love hurts:An fMRI study[J]. NeuroImage,2010,51:923-929.

[21]Cote,S.,Piff,P.K.,&Willer,R.For whom do 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Social class and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3,104(3):490-503.

猜你喜欢

共情成员个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