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晋南朝的方位州考释

2016-02-03杨恩玉

安徽史学 2016年4期

杨恩玉

(山东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2)



东晋南朝的方位州考释

杨恩玉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在东晋南朝史书中有大量关于东州、西州、南州和北州的记载。这些以方位词来称呼的“州”,含义和得名的原因都较为复杂。西州主要指代扬州官府和荆州,偶尔指益州。东州主要指代扬州,其次是东扬州。南州主要指代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城,偶尔指江州和广州。北州主要指代青州,其次是泛指北方诸州。荆州是最大的军事重镇,扬州是京畿地区,二者的户口超过全国的半数,被世人比拟为先秦的西陕和东陕,因而被称之为西州和东州。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城是防御长江中上游和北方军事势力攻击的重要屏障,因位于京师之南,故被称之为南州。益州和青州位居西部和北部边疆、经济富庶、战略位置重要,故被称为西州和北州。东扬州称东州,江州和广州称南州,都是因为物产富饶。这些方位州的得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

关键词:东晋南朝;方位州;东州;西州;南州;北州

在东晋南朝史书中有不少关于东州、西州、南州、北州的记载。这些以方位词称呼的“州”,不是正式和法定的名称,而是州级政区、城镇或官府的别名,含义较为复杂。周一良考证:“西州指扬州刺史廨舍”,“江州一带”可称南州*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西州”条、“南江、南川、南州”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7、296页。。这仅是西州和南州的一个用法。此外,尚未见学者对此问题予以探讨。本文拟对这些方位州的含义进行全面考察,并阐释其得名的缘由。这不仅有助于对相关史料的解读,也有益于对东晋南朝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认识。

一、西州

“西州”一词在东晋和南朝的史书中频繁出现。它具有多个含义,使用最多的是指代扬州刺史的官衙。例如,沈怀文“迁别驾从事史,江夏王(刘)义恭迁,西阳王(刘)子尚为扬州,居职如故。时荧惑守南斗,上(孝武帝)乃废西州旧馆,使子尚移居东城以厌之。怀文曰:‘天道示变,宜应之以德。今虽空西州,恐无益也。’不从,而西州竟废矣……扬州移会稽,上忿浙江东人情不合,欲贬其劳禄,唯西州旧人不改。”*《宋书》卷82《沈怀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03—2104页。由扬州和扬州刺史可以断定,此处的四个“西州”都指扬州刺史的官衙。在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内的西州都是这个含义,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东晋南朝宰相所居在台城(即宫城)之东,称东府;扬州刺史府因位于台城之西,被称为西州*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64“东府”和“西州”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530—532页。。得名体现了其重要性。此外,西州还用作州级政区的别名,具有两个含义,最多的是指代荆州,其次是指代益州。

大宝元年(550年)二月“丙午,侯景逼太宗幸西州”;六月“庚子,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西州”;“冬十月乙未,侯景又逼太宗幸西州曲宴”*《梁书》卷4《简文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6—107页。。第一与第三个“西州”指扬州刺史的官衙。但第二个“西州”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南史》的记载是:大宝元年六月“庚子,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江陵。”*《南史》卷8《梁简文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页。荆州的治所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因而第二个“西州”应指荆州。羊鸦仁本传的记载也可为证:“台城陷,鸦仁见(侯)景,为景所留,以为五兵尚书……(太清)三年(549年),出奔江西,其故部曲数百人迎之,将赴江陵,至东莞,为故北徐州刺史荀伯道诸子所害。”*《梁书》卷39《羊鸦仁传》,第563页。《南史》所载“三年”,皆有误,应为“四年”,即大宝元年,因为《资治通鉴》的记载与《梁书》《南史》的本纪相同,也是大宝元年。《南史》与《资治通鉴》也都记载羊鸦仁“出奔江西,将赴江陵”*《南史》卷63《羊鸦仁传》,第1549页;《资治通鉴》卷163,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047页。。进一步佐证“西州”指代荆州。侯景控制建康期间,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时位长连率,有全楚之资”*《梁书》卷5《元帝纪》,第136、129页。,成为抗击叛军的政治中心,很多大臣纷纷前往投奔。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魏使节徐陵,向荆州刺史萧绎所上的劝进表中称:“既挂胆于西州,方燃脐于东市”*《梁书》卷5《元帝纪》,第136、129页。。此“西州”也是指荆州。

西州指代荆州的事例早在《宋书》中就有。建平王刘景素,“泰始六年(470年),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左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如故。征为散骑常侍、后将军、太常,未拜”。宋末,他举兵反叛,兵败被诛。齐初,刘景素当年举荐的秀才刘琏上书为他伸冤说“王之在荆州也,时献太妃初薨,宋明帝新弃天下,京畿诸王又相继非命,王乃征入为太常……于是弃西州之重,而匍伏北阙。”*《宋书》卷72《建平王刘宏传附子景素传》,第1861、1865页。这里的“西州”显然指代荆州。

西州指代荆州的事例在《南齐书》中更多。萧齐大司马、豫章王萧嶷,曾任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他病故后,其最亲信的属官之一乐蔼,给竟陵王萧子良的笺中说:“辄欲率荆、江、湘三州僚吏,建碑垄首……下官今便反假,无由躬事刊斫,须至西州鸠集所资,托中书侍郎刘绘营办。”他给太子右卫率沈约的信中自称:“吾西州穷士”*《南齐书》卷22《豫章王萧嶷传》,第418、419页。。乐蔼,“南阳淯阳人……世居江陵。”*《梁书》卷19《乐蔼传》,第302页。西晋时南阳郡属于荆州,南朝时南阳郡隶属于雍州。乐蔼所说的“西州”,不是指自己原来的郡望,而指渡江后的世代居住地,即江陵所在的荆州。刘宋后期,沈攸之长期担任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萧道成称他“拥戎西州”*《南齐书》卷25《张敬儿传》,第471页。。此处的“西州”也是指代荆州。

荆州被称之为西州,是因为它在当时军事和经济局势中的极端重要性。东晋录尚书事何充曰:“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晋书》卷77《何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0页。。齐梁时的史家沈约说:“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宋武帝刘裕)使诸子居之。”*《宋书》卷51《临川王刘道规传附子义庆传》,第1476页。沈约又说:“江左以来,树根本于扬越,任推毂于荆楚”;此二州“民户境域,过半于天下。晋世幼主在位,政归辅臣,荆、扬司牧,事同二陕。宋室受命,权不能移,二州之重,咸归密戚。”*《宋书》卷66《王敬弘等传史臣曰》,第1739页。扬州与荆州是东晋南朝最重要的两个州,被世人比拟为先秦的西陕与东陕,荆州在西边,故被称之为西州。顾祖禹总结历史指出:荆州府“自三国以来,常为东南重镇,称吴、蜀之门户……东晋而后,以扬州为京师根本,荆州为上流重镇,比周之分陕,号为‘西陕’云……终六朝之世,荆州轻重系举国之安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8《荆州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52—3653页。由于荆州在军事和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备受朝廷和世人重视,西州的称谓就突出反映了这种现实状况。

西州有时也用来指代益州。萧齐时,王玄载“出为持节、督梁南北秦三州军事、冠军将军、西戎校尉、梁秦二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寻徙督益宁二州、益州刺史、建宁太守,将军、持节如故……在梁益有清绩,西州至今思之。”*《南齐书》卷27《王玄载传》,第509页。王玄载担任梁秦二州刺史的时间很短,因而此处的“西州”指益州。何妥,“西城人也。父细胡,通商入蜀,遂家郫县,事梁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西州大贾。”*《隋书》卷75《何妥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09页。郫县隶属于益州的蜀郡,萧梁的武陵王萧纪当时为益州刺史,结合“通商入蜀”可知,这里的“西州”显然指益州。

益州被称为西州,一是因为它位居南朝疆域的西部边陲,二是因为它经济富庶,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地。诸葛亮向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时就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12页。。顾祖禹总结历史说:“志称蜀川土沃民殷,货贝充溢,自秦、汉以来迄于南宋赋税皆为天下最。”*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6《四川》,第3129页。三是因为益州是江左政权的军事屏障。王鸣盛指出:“江左不可无蜀……险既可恃,吴楚溯流直达,由汉中可窥关陕。晋灭蜀,吴不能救,失犄角之势,晋之取吴易矣。”隋灭陈与此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57“江左不可无蜀”条,第445页。。

二、东州

东晋南朝时记载的东州具有两个含义,最多的是指代扬州,其次是指代东扬州。

如前文所述,荆州和扬州被世人比拟为西周时的二陕,荆州位居西方,被称为西州,扬州位居东方,故被称为东州。扬州的这一别名,在东晋时就出现了。“徐邈,东莞姑幕人也。祖澄之为州治中,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江,家于京口……及孝武帝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邈既东州儒素,太傅谢安举以应选。”*《晋书》卷91《徐邈传》,第2356页。东莞郡属于徐州;东晋时京口(今江苏镇江)隶属于扬州的晋陵郡。因此,这里的“东州”并非指徐邈的原籍徐州,而是指其家族渡江后的世代居住地扬州。“琅邪临沂人”、刘宋丹阳尹颜竣,上表让中书令中称:“臣东州凡鄙,生于微族。”*《宋书》卷75《颜竣传》,第1964页。此处的“东州”可考。颜竣的高祖颜含,“随元帝过江,已下七叶,葬在上元幕府山西。”*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唐代的上元即东晋南朝的建康。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大多数官员归葬家乡祖先墓地,过江后则葬在侨居地。”*杨恩玉:《东晋宣城内史桓彝墓考辨》,《东南文化》2010年第1期。颜氏过江后世代葬在建康,说明他们侨居建康。颜竣的郡望虽然是徐州琅邪,但他所说的“东州”并非指徐州,而是指颜氏过江后世代居住的扬州。

东晋南朝时的京师在建康,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扬州是京畿地区,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还是国家赋税的首要来源地。沈约明确指出:江左政权“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54《孔季恭等传史臣曰》,第1540页。顾祖禹评论说:“(应天)府前据大江,南连重镇,凭高据深,形势独盛。孙吴建都于此,西引荆楚之固,东集吴会之粟,以曹氏之强,而不能为兼并计也……王导亦云:‘经营四方,此为根本。’盖舟车便利则无艰阻之虞,田野沃饶则有转输之藉,金陵在东南,言地利者自不能舍此而他及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20《应天府》,第921页。荆州被誉为西州主要源于军事与经济因素,扬州被誉为东州则主要由于政治与经济原因。东晋南朝时扬州与荆州并举被视为二陕,所以朝廷认为控制了这两个州,就掌控了全国的局势。萧遥欣“迁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右将军、荆州刺史……高宗子弟弱小,晋安王宝义有废疾,故以遥光为扬州居中,遥欣居陕西在外,权势并在其门。”*《南齐书》卷45《始王道生传附子遥欣传》,第792页。“陕西”指荆州。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扬州东部的会稽、永嘉、东阳、新安、临海五个郡为东扬州;大明三年(459年)以扬州为王畿,东扬州称扬州;八年王畿改为扬州,扬州改为东扬州;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年),东扬州并入扬州。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三月,再次设立东扬州,除以上5个郡外,还包括江州的建安和晋安两郡,治所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相对于扬州而言,东扬州也被称之为东州。“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乃除折冲将军、东中郎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行府州事。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梁书》卷36《江革传》,第524—525页。由会稽郡丞可以推知,此处的两个“东州”都指东扬州,武陵王萧纪的仕历再次佐证。丹阳尹萧纪“出为会稽太守,寻以其郡为东扬州,仍为刺史,加使持节、东中郎将。”*《梁书》卷55《武陵王纪传》,第825页。由此可知,以上两个“东州”都指代东扬州。在陈朝,仍然称东扬州为东州。在天嘉“三年(562年),始兴王伯茂出镇东州,复以(程)文季为镇东府中兵参军,带郯令。”*《陈书》卷10《程灵洗传附子文季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73页。同年六月,“以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以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陈书》卷3《世祖纪》,第55页。据此可知,前文的“东州”也是指代东扬州。

东扬州被称为东州,除位置在建康之东外,还由于该地区当时经济发达、物产富饶。晋元帝任命诸葛恢为会稽太守时对他说:“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晋书》卷77《诸葛恢传》,第2042页。沈约评论说:“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宋书》卷54《孔季恭等传史臣曰》,第1540页。这都反映出会稽郡的富庶。

三、南州

“南州”一词在东晋南朝的典籍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其含义也更为复杂。首先,它是指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王敦兄含为光禄勋。敦既逆谋,屯据南州,含委职奔姑孰”。对后者刘孝标注引邓粲《晋纪》曰:“初,王导协赞中兴,敦有方面之功。敦以刘隗为间己,举兵讨之。故含南奔武昌,朝廷始警备也。”程炎震据此将前文的两个“南州”都解释为姑熟:“盖(桓温)遥领扬州牧,州府即随之而移,以姑孰在建康南,故得南州之名,如西州之比矣”;“敦以太宁二年,下屯于湖,自领扬州牧,故姑熟得蒙州称。若永昌元年,但进兵芜湖,未据姑熟。刘注引邓粲《晋纪》,足以正本文之失也。”*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155、98、156页。《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将前一条史料中的“南州”解释为姑熟:南州,“亦作南洲。姑熟城别名,即今安徽当涂县。《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宣武(桓温)移镇南州。’”*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4页。这些诠释都不妥当。“永昌元年(322年),(王)敦率众内向,以诛(刘)隗为名……敦至芜湖,又上表罪状刁协……敦兄含时为光禄勋,叛奔于敦。”*《晋书》卷98《王敦传》,第2558—2559页。《资治通鉴》的记载与此同:永昌元年正月“戊辰。(王)敦举兵于武昌,上疏罪状刘隗……敦至芜湖,又上表罪状刁协……敦兄光禄勋含乘轻舟逃归于敦。”*《资治通鉴》卷92,第2893页。这都证明,《世说新语》的记载并不误,而是邓粲的《晋纪》有误。王敦在“永昌元年,但进兵芜湖,未据姑熟”,而《世说新语》称之为“屯据南州”,说明此处的“南州”并非指姑熟。“晋江左胡寇强盛,豫部歼覆,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刺史祖约始自谯城退还寿春。成帝咸和四年(329年),侨立豫州,庾亮为刺史,治芜湖。”*《宋书》卷36《州郡志二》,第1071页。侨立的豫州治芜湖(今安徽芜湖),王敦屯据芜湖,所以被称为“屯据南州”。显然前文第二条史料中的“南州”指代侨置的豫州。桓温“加扬州牧、录尚书事,使侍中颜旄宣旨,召温入参朝政……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固让内录,遥领扬州牧。属鲜卑攻洛阳,陈祐出奔,简文帝时辅政,会温于洌洲,议征讨事,温移镇姑熟。”*《晋书》卷98《桓温传》,第2575页。《晋书》的记载与此相同:兴宁二年(364年)“八月,(桓)温至赭圻,遂城而居之。”*《晋书》卷8《哀帝纪》,第209页。对此《元和郡县图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赭圻故城,在南陵县西北一百三十里。西临大江。吴所置赭圻屯处也,晋哀帝时,桓温领扬州牧,入参朝政,自荆州还至赭圻,诏止之,遂城赭圻镇焉。后城被火灾,乃移镇姑熟。”*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宣州》,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2页。桓温“城赭圻”与“制街衢平直”为同一件事。桓温修筑的是赭圻城(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三十里赭圻岭北麓赭圻冲),后来才移镇姑熟。这足以说明桓温移镇的“南州”,也不是指姑熟,而是指侨立的豫州。桓温“移镇南州”、王敦“屯据南州”,都是指自荆州移镇侨立的豫州。

宋武帝刘裕分侨立的豫州为豫州和南豫州。永初三年(422年)二月,分淮南为南豫州,治所在历阳;淮北为豫州。此后,人们便称南豫州为南州。“(宋)孝武末年,作酒法,鞭罚过度,校猎江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南州,得鞭者过半。”*《南齐书》卷56《茹法亮传》,第976页。大明七年(463年)十月“戊申,车驾巡南豫州”;“十一月丙子,曲赦南豫州殊死以下。巡幸所经,详减今岁田租”;“十二月丙午,行幸历阳……癸亥,车驾至自历阳”*《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33—134页。“校猎江右”就指这次巡狩南豫州。历阳在江北即江右,孝武帝最远到达历阳,因而上文中的“南州”指南豫州。永元三年(501年)九月甲辰,“义军至南州,申胄军二万人于姑孰奔归。”*《南齐书》卷7《东昏侯纪》,第102页。《梁书》对此记载:义军的“前军次芜湖,南豫州刺史申胄弃姑熟走,至是时大军进据之。”*《梁书》卷1《武帝纪上》,第12页。义军到达的是芜湖,因而上文的“南州”不是指姑熟。《南史》对此的记载是:永元三年“九月甲辰,萧衍至南豫州,辅国将军、监南豫州事申胄军二万人于姑孰奔归。”*《南史》卷5《东昏侯纪》,第150页。据此可知,前文的“南州”也是指南豫州。

由于侨立的豫州一度治姑熟(今安徽当涂县治),人们习惯上又称姑熟城为南州。“(桓)玄将出居姑熟,访之于众……遂大筑城府,台馆山池莫不壮丽,乃出镇焉。既至姑熟,固辞录尚书事,诏许之。”*《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1页。“初,桓玄于南州起宅,悉画盘龙于其上,号为盘龙宅。”*《晋书》卷85《刘毅传》,第2207页。此处的“南州”就指代上文的姑熟。《桓玄传》曰:“玄居南州,大筑斋第,以郡在国南,故曰南州。”*《太平御览》卷170《宣州》引《桓玄传》,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26页。这里将淮南郡解释为南州,是不准确的。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李善注引《水经注》曰:“淮南郡之于湖县南,所谓姑孰,即南州矣。”李善解释说:“姑熟,桓玄所出,大筑府第于此国南,故曰南州。”*李善等:《六臣注文选》卷22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李善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05页。郦道元和李善的解释都不妥当。侨立的豫州被称为南州,而姑熟一度是豫州的治所,故被称之为南州。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弟南中郎冲、西中郎袁真步骑五万北伐。百官皆于南州祖道,都邑尽倾。”*《晋书》卷98《桓温传》,第2576页。《资治通鉴》记载:太和四年“夏,四月,庚戌,(桓)温率步骑五万发姑熟。”*《资治通鉴》卷102,第3214页。桓温北伐从姑熟出师,百官为他祖道自然就在这里。因而上文的“南州”指姑熟。“王敦镇南洲,欲谋大逆,乃召璞为佐。时明帝年十五。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耶?’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熟城。敦正与璞食。”*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神仙传·郭璞传》,第854—855页。此“南洲”即“南州”,也指姑熟。

南朝沿袭东晋的惯例,仍然称姑熟为南州,而且这种用法更多。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是冬,徙彭城流民于瓜步,淮西流民于姑孰,合万许家。”*《宋书》卷5《文帝纪》,第100—101页。同书又载:元嘉“二十八年,使(沈)庆之自彭城徙流民数千家于瓜步,征北将军程天祚徙江西流民于南州,亦如之。”*《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2000页。此处的“南州”即姑熟。中兴二年(502年)三月“车驾东归至姑孰。丙辰,禅位梁王。”*《南齐书》卷8《和帝纪》,第114页。《梁书》对此事记载:相国左长史王莹,“奉法驾迎和帝于江陵。帝至南州,逊位于别宫。”*《梁书》卷16《王莹传》,第274页。此处的“南州”也指上文的姑熟。“臧质、(刘)义宣并反,(王)玄谟南据梁山,夹江为垒,垣护之、薛安都渡据历阳,(柳)元景出屯采石。玄谟闻贼盛,遣司马管法济求益兵,上(孝武帝)使元景进屯姑熟。”*《宋书》卷77《柳元景传》,第1988—1989页。同书对此事又载:“(王)玄谟见贼强盛,遣司马管法济求救甚急。上遣(柳)元景等进据南州,(垣)护之水军先发。”*《宋书》卷50《垣护之传》,第1450页。这里的“南州”就是上文的姑熟。当时臧质向刘义宣进计曰:“今以万人取南州,则梁山中绝,万人缀(王)玄谟,必不敢动。质浮舟外江,直向石头,此上略也。”*《宋书》卷74《臧质传》,第1919—1920页。这里的“南州”也是指姑熟。指代姑熟的南州还有很多,此处不赘。

南州主要是用来指代侨立的豫州、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是由它们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决定的。《金陵记》曰:“姑孰之南,淮曲之阳,置豫州。六代英雄迭居于此。以斯地为上游焉。”*《太平御览》卷170《宣州》引《金陵记》,第826页。东晋南朝时朝廷的主要威胁来自上游的荆州,东晋时的王敦、桓温、桓玄、刘毅、司马休之和刘宋时的谢晦、刘义宣、沈攸之都以荆州刺史举兵或因猜忌被讨伐。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因为在建康的上游,并且邻近建康,从而成为捍卫京师的重要防线。顾祖禹深刻论述说:“(太平)府控据江山,密迩畿邑。自上游来者则梁山(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东岸东梁山)当其要害,自横江(今安徽和县南得胜河)渡者则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江滨)扼其咽喉。金陵有事,姑熟为必争之地。东晋以后,尝谓京口为北府,历阳为西府,姑熟为南州,而南州关要,比二方为尤切,地势然也。王应麟曰:‘太平,江津之要害也,左天门,右牛渚,铁甕直其东,石头枕其北,襟带秦淮,自吴迄陈,常为巨屏。’”*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27《南直九》,第1320—1321页。诸多事例证明,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是建康的军事屏障,姑熟是其中的重要关口。“及(王)敦举兵,(豫州刺史祖)约归卫京都,率众次寿阳……进号征西将军,使屯寿阳,为北境藩扞。”*《晋书》卷100《祖约传》,第2626页。元徽二年(474年)三月,太尉、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举兵反,右卫将军萧道成主张全力坚守建康,“中书舍人孙千龄与休范有密契,独曰:‘宜依旧遣军据梁山、鲁显间,右卫若不出白下,则应进顿南州。’太祖正色曰:‘贼今已近,梁山岂可得至……’”*《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第7—8页。“依旧”二字显示,一般情况下长江中上游发生叛乱,王师需要进驻南豫州,特别是梁山和姑熟,来进行防御。因为中上游的叛军顺长江东下,必须要经过南豫州,因而成为京师建康的门户。江北军事势力南下一般从横江、采石渡江,姑熟成为防御长江的军事要塞。西晋“大举伐吴,(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王)浑率师出横江”,后从此处渡江*《晋书》卷42《王浑传》,第1202页。。苏峻叛乱,“峻遣将韩晃、张健等袭姑熟,进逼慈湖……峻自率(祖)涣、(许)柳众万人,乘风济自横江。”*《晋书》卷100《苏峻传》,第2629页。侯景叛乱,“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千人,京师不之觉。景即分袭姑熟。”*《梁书》卷58《侯景传》,第842页。按,“兵千人”,《南史·侯景传》作“兵八千人”(第1998页)。《资治通鉴》卷161也作“兵八千人”(第4984页)。据此可知,《梁书》的“千人”前脱“八”字。隋军攻陈,先锋韩擒虎“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虎)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隋书》卷52《韩擒虎传》,第1340页。由于姑熟是扼守江津的军事重镇,它所在淮南郡太守的人选备受朝廷重视。齐高帝萧道成对刘善明说:“淮南近畿,国之形势,自非亲贤,不使居之。”*《南齐书》卷28《刘善明传》,第524页。由于姑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普通七年(526年)四月,“南州津改置校尉,增加俸秩”*《梁书》卷3《武帝纪下》,第70页。。《南史》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普通七年,改南州津为南津校尉,以(郭)祖深为之。加云骑将军,秩二千石。使募部曲二千。及至南州,公严清刻……淮南太守畏之如上府。”*《南史》卷70《郭祖深传》,第1723页。“淮南太守”佐证上文的“南州”指代姑熟。在姑熟设置校尉,也说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南州有时用来指江州。庐陵王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府事江革,“以清严为属城所惮。时少王行事,多倾意于签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典签赵道智坐。道智因还都启事,面陈革堕事好酒,以琅邪王昙聪代为行事。南州士庶为之语曰:‘故人不道智,新人佞散骑,莫知度不度,新人不如故。’”*《南史》卷60《江革传》,第1474页。由江革的官职可知,此处的“南州”指江州。“(王)琳平,(华皎)镇湓城,知江州事。时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文帝令皎以法驭之。”*《陈书》卷20《华皎传》,第271页。这里的“南州”也指江州。江州被称为南州,是因为民户众多、经济富庶。“庾亮领(江州)刺史,都督六州,云以荆、江为本,校二州户口,虽相去机事,实觉过半,江州实为根本。”*《南齐书》卷14《州郡志上》,第260页。

南州还可用来指代广州。萧子显说:“至于南夷杂种,分屿建国,四方珍怪,莫此为先,藏山隐海,瑰宝溢目。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牣积王府。”*《南齐书》卷58《王惠等传史臣曰》,第1018页。此“南州”指广州。广州称南州也是因为经济富实。“南土沃实,(广州刺史)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南齐书》卷32《王琨传》,第578页。

四、北州

南朝史书中的北州有两个含义,主要是指青州,其次是泛指北方诸州。

封延伯,“渤海人也……州辟主簿,举秀才,不就。后乃仕。垣崇祖为豫州,启太祖用为长史,带梁郡太守。以疾自免,侨居东海,遂不至京师。三世同财,为北州所宗附。”*《南齐书》卷55《封延伯传》,第960—961页。此处的“北州”可考。唐长孺指出:南北朝时期“青齐地区完全是地方豪强掌握的世界,而这些地方豪强却不是土著,多半是随慕容德南渡的河北大姓……跟随慕容德南迁的还有渤海封氏和高氏。”*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士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页。封懿,“渤海蓨人”,其同族曾孙封灵祐,“仕刘义隆为青州治中、渤海太守。慕容白曜平三齐,灵祐率二百人诣白曜降,赐爵下密子。”*《魏书》卷32《封懿传及其同族曾孙灵祐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0、764页。两汉以来的惯例是——州郡僚属都辟召本州郡的人。又,“(晋)惠帝之后,冀州沦没于石勒。”*《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425页。据此可知,封灵祐是祖辈从冀州渤海迁居青州的,所以担任青州治中;此处的渤海郡也是设在青州的侨郡。与封灵祐类似,封延伯也是祖辈从渤海移居青州的,他“州辟主簿”,也是青州主簿,即上文的“北州”指青州。刘怀珍,“平原人,汉胶东康王后也。祖昶,宋武帝平齐,以为青州治中,至员外常侍……(怀珍)本州辟主簿。元嘉二十八年(451年),亡命司马顺则聚党东阳,州遣怀珍将数千人掩讨平之……怀珍北州旧姓,门附殷积,启上门生千人充宿卫,孝武大惊,召取青、冀豪家私附得数千人,士人怨之……(刘)休宾,怀珍从弟也。”*《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第499—501页。而刘休宾,“本平原人。祖昶,从慕容德度河,家于北海之都昌县。父奉伯,刘裕时北海太守。”*《魏书》卷43《刘休宾传》,第964页。唐长孺指出:“据此,平原刘氏也是随慕容德南度的河北大姓”;《刘怀珍传》“所云‘冀’者,实指侨置于青州之冀州”*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士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95页。。刘宋时,平原郡隶属于冀州,青州的治所在东阳城(在今山东青州市阳水北),而冀州寄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宋书》卷36《州郡志二》,第1099、1093、1098页。。刘怀珍的祖父担任过青州治中,他平定东阳的叛乱,这都证明他担任的州主簿也应是青州主簿,即他的“本州”指青州,而不是冀州。刘怀珍与刘休宾一样,也是本为平原人,其祖父跟从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于青州北海郡,青州就成为他们的本州,因而被青州刺史辟为主簿。因此,上文的“北州”也指青州。清河东武城人崔祖思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平原人刘善明曾任冀州刺史,萧子显称赞说:“淮镇北州,获在崔、刘。”*《南齐书》卷28《崔祖思传、刘善明传及史臣曰》,第521、523、532页。笔者按,“淮”字疑为“怀”,音同致误。当时黄河以北地区的冀州在北魏的占领下,冀州侨置于青州。因此,这里的“北州”也是指青州。

其次,北州还用来泛指北方诸州。《宋书·州郡志》“南徐州”条记载:“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同书“南兖州”条记载:“中原乱,北州流民多南渡,晋成帝立南兖州,寄治京口。”*《宋书》卷35《州郡志一》,第1038、1053页。此处的“北州”就泛指上文的幽、冀、青、并、兖、徐诸州。元嘉二十三年(446年),“索虏侵逼,北境扰动”*《宋书》卷61《衡阳王刘义季传》,第1655页。。《南史》对此的记载是:“魏攻边,北州扰动。”*《南史》卷13《衡阳王刘义季传》,第380页。这里的“北州”即上文的“北境”,泛指刘宋靠近北魏的北边诸州。

南朝时的北州主要指青州,也是由它的战略地位决定的。潘聪劝慕容德攻占青齐地区时说:“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方二千,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既据之后,闭关养锐,伺隙而动,此亦二汉之有关中、河内也。”*《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6页。慕容德占据青齐地区后,建立了南燕政权。刘宋时期青州成为南北方争夺的焦点,战事接连不断,就因为它是经济富饶、战略位置重要的形胜之地。

综上所述,荆州和益州被称为西州,扬州和东扬州被称为东州,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江州、广州被称为南州,青州被称为北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们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周一良曾对东晋南朝地理形势与政治有深刻论述:“东晋南朝偏安江左一隅,沿江多为要地。上游之荆州与下游之扬州尤为重镇”;“长江中下游,则江州(镇寻阳)、南兖(镇广陵)、南徐(镇京口)皆属重镇。南兖南徐为建康之北门,而江州则‘国之南藩,要害之地’”;“保有益州乃立国江南之根本保障”*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东晋南朝地理形势与政治”条,第75、77—78、81页。。这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只是就战略地位而言,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其重要性要在江州之上。“会稽王(司马)道子惮王恭、殷仲堪等擅兵,故出王愉为江州,督豫州四郡,以为形援。(豫州刺史庾)楷上疏以江州非险塞之地,而西府北带寇戎,不应使愉分督,诏不许。”*《晋书》卷84《庾楷传》,第2187页。王鸣盛更明确指出:“南朝州郡侨置虽多,大约总以南豫州为最要,南雍州次之。”*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57“南豫为要南雍次之”条,第440页。

[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古社会阶层变迁研究”(15BLSJ0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郝红暖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6)04-0057-07

作者简介:杨恩玉(1968-),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Textual Research on Positional Zhou of East Jin and Southern Dynasty

YANG En-yu

(Institute of History,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Jinan 250002,China)

Abstract:There were large number of records about East Zhou,West Zhou,South Zhou,North Zhou in the history books of East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These called “zhou” by words of locality,their meanings and the cause of naming were more complex.West Zhou mainly referred to authority of Yang province and Jing province,secondly Yi province.East Zhou mainly referred to Yang province,followed by east Yang province.South Zhou mainly referred to Yu province,South Yu province and their provincial capital Gushu city,secondly Jiang province and Guang province.North Zhou mainly referred to Qing province,secondly the northern provinces.Jing province was the largest military region.Yang province was the capital area.Their registered residence has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account.They were compared to west Shan and east Shan of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was called the West Zhou and East Zhou.Yu province,south Yu province and Gushu city,were important military barriers against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northern military forces,and locate in the south of the capital,so was called South Zhou.Yi province and Qing province located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frontier,was economic prosperity,and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so was called West Zhou and North Zhou.East Yang province called East Zhou,Jiang province and Guang province called South Zhou,all because of rich.The naming of these positional Zhou reflected the country’s political,economic and military situation from a side.

Key words:East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ositional Zhou; east Zhou; west Zhou; south Zhou; north 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