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教学研究中歌唱共鸣的建立与运用

2016-02-03熊念桃

北方音乐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头腔母音歌唱

熊念桃

(汉口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论声乐教学研究中歌唱共鸣的建立与运用

熊念桃

(汉口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在声乐教学研究中,腔体共鸣起着重要的作用,整体歌唱共鸣的建立与运用需要有纯净的基音,正确的共鸣位置和共鸣方向以及头声的运用,哼鸣的运用,还有流畅的气息等多方面因素。

声乐;教学研究;歌唱共鸣;运用

在声乐教学研究中,腔体共鸣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歌唱者的大脑思维对发声共鸣器官进行相互协调的结果。在声乐教学研究过程中,对声乐技巧中歌唱共鸣的细致分析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歌唱共鸣的建立与运用需要有纯净的基音,正确的共鸣位置和共鸣方向以及头声的运用,哼鸣的运用,还有流畅的气息等多方面因素。

一、建立纯净的歌唱基音

在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歌唱时打开所有的共鸣腔体,使基音在这些腔体中产生共振。要想得到好的声音效果,首先就要有纯净的基音,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共鸣。基音共鸣的基础在胸腔,为了使学生能够简捷、明了地找到胸腔共鸣的正确方法,沈湘教授用了:“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这句话,让学生领悟到歌唱的共鸣状态。

在声乐教学中,基音的作用和意义可以通过“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方式来体会。第一,在发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着“吸着去歌唱”,让呼出的气息控制而有序。第二,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训练中,容易找到咽腔共鸣管道的“管子”的感受,这样声音就能很自然地贴着后咽壁“叹下来”,声音一叹到底,混合共鸣的音响效果就出现了。第三,启发学生感受“贴着咽壁吸着唱”的状态,在咽腔里产生一种圆润、明亮、灵活的共鸣泛音音色,并且给予歌唱声音更为柔和的特性。

二、歌唱共鸣位置的运用

共鸣位置,是指产生共鸣音响和音色的地方,它是声乐教学研究上常用的技术术语。歌唱发声能够产生良好的声音效果,是由有控制的深呼吸支撑、正确的发声位置、准确的共鸣位置三个重要元素组成的。它们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要想获得准确的共鸣位置,在声乐的教学研究中应该从下面几点着手。

第一,在教学中强调“高位置”歌唱发声,能产生较好的头腔共鸣效果。这个“高位置”是在咽壁顶端、小舌头后面鼻咽口上方的鼻咽腔。可以通过想象启发学生来帮助自己找到高位置,比如在心里“想”出一条“水平线”来,声音就在“水平线”以上发出。

第二,要找到三个共鸣点。沈湘教授指出:“好的共鸣,在共鸣腔里有三个共鸣点,一个是在鼻咽腔里;其他两个是共鸣的反射点,一个在口腔的上口盖中间,另一个是在脑门儿的眉心处。”

第三,要求学生能随着声音的变化调整共鸣位置。声音要随着音域、音量和字的不同母音的变化而变化等。

三、“头声”技巧的运用

头声对学生来说,是必须要坚持不断地练习,才能获得的技术。它是美声天使,它能使我们发高音时声音稳定、洪亮、动人、柔美。但这个技巧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并不容易获得,有些学生有特殊天赋,他们就很容易领会到;有些学生则要花极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而有些学生却永远也领会不到它。头声是由两眼之间直上头腔,发声时气息由上向后移,然后向前发出。口腔里软腭向上,下巴放下,让饱满的气息由腹肌向上推,横膈膜的气息保持住不能松懈;然后将气息有控制而轻轻地向上推出来,来支撑头腔上的共鸣。声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声音的头腔位置找到后,再小声地发音,并经过长期的练习渐渐地发出宏亮的声音来,其声音感觉是悬在高空的。

四、“混合母音”的运用

美声歌唱学派,是以意大利语五个基本母音“a、e、i、o、u”来进行训练的。用“混合母音”的办法使母音唱出来比较的圆润,这样就可以给声音润色,达到“字正腔圆”的歌唱艺术要求,这是声乐教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累积的训练方法。

“混合母音”,就是在纯母音里加入其它母音音色的成分。它是声乐学习的重要技巧,不但让母音音色圆润,给声音润色,而且还起到调节共鸣腔的状态、拉宽了音域、保持声区统一的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母音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也就是说,在唱一个母音时,别的母音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掺的。

五、“哼鸣”技术的运用

声乐教学中,共鸣的练习最好是用哼唱,也就是通过哼鸣进行训练。哼鸣时,保持闭口打哈欠状态,口腔内要有足够的空间感,打开,让气息通过鼻咽腔通道,沿着口腔的咽壁、鼻腔壁进入头腔,也就是眉心处。启发学生体会声音向前向上,眉心在震动,从而发出明亮而集中的哼鸣声音。这个发出哼鸣的眉心处就是学生要找的头腔共鸣。为了形成歌唱共鸣的整体性,那么就要使三个共鸣腔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训练时,还可以选择三个有连带关系的母音组进行练习。第一训练学生进行o母音的音阶练习,保持吸气时打哈欠的状态,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建立第一个共鸣区。第二在此基础上用ao建立第二个步骤,ao是o音基础上加上口咽腔的空间作用产生的,要放松的去打开咽腔和口腔,注意舌头防止后缩或拱起,一定要稳住。然后在以上两个共鸣区的基础上,带鼻音用ang建立第三个共鸣区,鼻腔的共鸣区,让气息通常地经过鼻腔,最后进入头腔。

每个人共鸣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不同的人的嗓音的构造、形状、发声的方法各有不同,所发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所以歌唱训练的目的就是发掘每个人的共鸣利用状态,集合身上所有的共鸣器官,以及好的共鸣方法运用达到歌唱所需要的声音共鸣,也就是最终建立整体的歌唱共鸣。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陈荣.声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头腔母音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演唱高音机能变形的必要性
头腔共鸣在声乐演唱技能中的意义探讨
歌唱十月
正确演唱意大利歌曲五个母音的重要性与具体练习方法
声乐教学之歌唱着力支点
头腔共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