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拉赫马尼诺夫《悲歌》的音乐风格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悲歌

霍 达

(格涅辛音乐学院)

浅析拉赫马尼诺夫《悲歌》的音乐风格

霍 达

(格涅辛音乐学院)

拉赫马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伟大的指挥家、钢琴家,和公认的俄罗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音乐充满了美妙的旋律,他的作品中的音乐旋律同俄罗斯民歌中悠缓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钢琴曲《悲歌》最具代表性,本文对拉赫马尼诺夫《悲歌》的音乐风格作简单分析,旨在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悲歌》;音乐风格

前言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受柴可夫斯基影响最为明显,他的整个音乐包含各种幻想及悲伤等元素,《悲歌》从字面上理解,是表达一种悲哀和悲伤的心情。这首钢琴曲用浪漫的旋律、钢琴化的织体和丰富的音响色彩,表达了忧郁伤感的心情,整个作品创作技法娴熟、充满了细腻而复杂的情感,反应了拉赫玛尼诺夫对生命的思考,具有非常强的音乐感染力,充分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个人极具魅力与韵味的音乐风格特点。

一、拉赫玛尼诺夫及其音乐作品的概述

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及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母亲受到过高等音乐教育,家庭环境十分优越。正是由于拉赫玛尼诺夫在成长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才让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氛围下成长起来。拉赫玛尼诺夫9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可以说,拉赫玛尼诺夫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在音乐的影响之下,二十世纪多名知名音乐家都曾经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老师,多名知名老师的教育及良好的生活条件让拉赫玛尼诺夫拥有了坚实的音乐基础。

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批音乐作品是在1887年及1888年两个时间内创作完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为《乐队谐谑曲》。在今后的时间过程中,拉赫玛尼诺夫相继创作出来了《死岛》、《第二交响曲》、《贪婪骑士》等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拉赫玛尼诺夫在众多音乐领域中,最为成功的就是钢琴曲,创作出来的大量独奏及协奏钢琴曲,例如《钢琴协奏四部曲》等等都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拉赫玛尼诺夫一生都强调浪漫主义,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创作中还是融入了二十世纪俄罗斯元素,将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元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拉赫玛尼诺夫总是能够将人们想象不到的元素巧妙的搭配在一起,这也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中让人想象不到的力量[1]。

二、《悲歌》的创作风格及演奏技巧

(一)钢琴曲《悲歌》创作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与多位著名音乐家之间都有着紧密沟通,正是由于和音乐家之间的交流,对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拉赫玛尼诺夫与柴可夫斯基接触之后。这位著名音乐教育家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天赋还没有彻底被发现的时候就给予了支持。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绘画幻想曲》的时候,得知柴可夫斯基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正是在这种悲痛的状态下,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悲歌》,进而来祭奠柴可夫斯基[2]。

(二)钢琴曲《悲歌》的音乐风格

《悲歌》属于D小调,整个钢琴曲中都充实着悲伤情感。《悲歌》在刚开始演奏的时候就营造出了一种沉闷及痛苦的基调。柴可夫斯基在好友鲁宾斯坦去世的时候就创作出《钢琴三重奏》,通过这首钢琴曲吊念好友。拉赫玛尼诺夫在柴可夫斯基去世之后就使用这个格式创作了《悲歌》。《悲歌》寄托着拉赫玛尼诺夫对于柴可夫斯基去世的悲痛心情,也包含着拉赫玛尼诺夫对于柴可夫斯基的思念。在《悲歌》第二章节中,拉赫玛尼诺夫就借鉴了《幻想》钢琴曲创作主体,通过利用八个演奏形式勾勒出一个短暂的故事。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悲歌》钢琴曲的时候,音乐演奏整个氛围都是通过敲击钢琴节奏营造出来,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正是由于拉赫玛尼诺夫在《悲歌》创作中应用了多种技巧,造成《悲歌》音效十分宽广及深远,创作出独特的音乐风格[3]。

(三)钢琴曲《悲歌》的演奏技巧

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悲歌》过程中,有效地将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悲歌》对于演奏者演奏水平要求较为严苛。另外,《悲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该增加对于音乐旋律与演奏速度的关注,也就是音乐旋律在变化的过程中,演奏者能够及时并且精准判断出演奏速度及力度。《悲歌》在演奏过程中对于演奏者指法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拥有弱而深透的演奏技巧,演奏者左手在实际演奏中音色不能够过重,同时还不能够让低音持续较长的时间,低沉的音色甚至还不能够影响整个钢琴音调。演奏者右手主要演奏的是《悲歌》中的高音区域,这就需要演奏者注意力度的改变。《悲歌》旋律与伴奏在十分繁杂的音乐节奏上面形成的,因此演奏者在实际演奏中一定要拥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精准把控演奏节奏。演奏者特别是在演奏主体旋律和弦的过程中,应该将每一个旋律都清晰地演奏出来。同时,《悲歌》第一章节与第二章节都是通过八度柱式构成,演奏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必须根据旋律的改变踩踏弱踏板,同时要将演奏力量全部集中在指尖上面,演奏中能够通过指法上的改变,保证整个曲子中弱小音色与整体音色之间的和谐,对于演奏者手指灵活程度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正是由于《悲歌》结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元素,进而对于演奏者操作手指、踏板等能力要求都十分苛刻[4]。

三、结论

拉赫玛尼诺夫在俄罗斯二十世纪中主要的提倡者,同时也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后一位提倡浪漫主义的钢琴家、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之所以提倡浪漫主义,主要目的是通过社会大众的观念表现出对于生活及生命的认知与理解。拉赫玛尼诺夫全部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虽然都十分浑厚,但是对于演奏者演奏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是演奏欢快的音乐作品,还是演奏悲伤的音乐作品,聆听者都能够感受到宁静。

[1]郝军.裂谷中依旧主音常鸣——从反传统浪潮中坚持共性写作的拉赫马尼诺夫及其作品看结构性音乐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4):41-43.

[2]孙莱.“无词歌”在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中的创作应用——试析音画练习曲OP.33No.5中“无词歌”的体现[J].黄河之声,2009,(20):104-105.

[3]范哲明.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配器风格[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1):22-34.

[4]曹桂红.拉赫马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之3的演奏分析[J].乐器,2010,(12):38-41.

霍达(1990-),男,江苏连云港市人,在读双博士,在读院校:格涅辛音乐学院、莫斯科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艺术学。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悲歌
千古悲歌霸王祠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畅游南极之海豹的悲歌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
海豹的悲歌
探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