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中美育思潮的弄潮儿
2016-02-03姚全兴
姚全兴
海派文化中美育思潮的弄潮儿
姚全兴*
现代中国海派文化中涌现的美育思潮,推动了美育的提倡和实施,促进了上海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当时许多重大贡献者,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应该得到充分关注和高度评价,并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海派文化 美育 社会作用
海派文化发轫于清末民初,美育思潮应运而生,成为海派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研究现代中国海派文化的发展轨迹,不能不看到美育思潮的弄潮儿。这里举其荦荦大者,以观当时胜景。
一、王国维和蔡元培
中国现代美学和美育的奠基者、开创者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由罗振玉主办和主编的上海《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独具慧眼的美育文章。在《论教育之宗旨》中,他把培养“完全之人物”作为“教育之宗旨”,而美育是其中“心育”即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他在《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中指出,小学校设唱歌科,除了对学生有“练习其聪明感及发声器”的作用,更有“调和其感情”和“陶冶其意志”的功能。②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王国维文集》。他强调唱歌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就是强调美育的独立价值。他还有一篇《孔子之美育主义》,深刻地揭示孔子关于乐教和涵养感情的观点,体现了崇高而优美的审美境界,阐明了审美境界“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特点。③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王国维文集》。同时也证实了席勒把“美丽之心”作为人生最高理想的确凿无疑,从而肯定了美育与道德的密切关系。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呼吁科学救国和美育救国,在上海也大力宣扬美育,他在191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哲学大纲》,在其中一节“美学观念”中指出:“人类开化之始,常以美术品为巫祝之器具,或以供激情导欲之用。文化渐进,则择其雅驯者,以为教育。如我国唐虞之典乐,希腊之美育,是也。”④蔡元培:《美学观念》,《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66页。说明美育源于远古,遍及中外,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言下之意就是如今也应该提倡和实施美育。1922年6月出版的上海《教育杂志》,有蔡元培的《美育实施的方法》,他明确指出:“我说美育,一直从未生之前,说到既死以后,可以休了。”①蔡元培:《美育实施之方法》,《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54页。这更是表明美育是不可偏废的人的终生教育。他为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撰写的“美育”条目,简明扼要地阐明美育的原理、方法和作用,说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因此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实施美育,以使人们具有“真正之美感”和“高尚优美”的行为。②蔡元培:《美育》,《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1935年4月,上海《时代画报》发表蔡元培与该画报记者的谈话,他说:“我的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③蔡元培:《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蔡元培美学文选》,第213页。此话不免理想化,但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美育有助于美化和优化人生的良好愿望。他于1927年11月27日和萧友梅共同创办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也是他在上海实施艺术美育的重要贡献。
二、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有为为政坛风云人物,还是对美育很有研究的教育家。他的《大同书》部分内容1913年刊于上海《不忍》杂志,1919年由上海长兴书局印成单行本,其中的“去家界为天民”内容,详述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的美育要求,从而描绘了从胎教美育到大学美育的蓝图。例如人本院的胎教“院地当择平原广野,丘阜特出,水泉环绕之所”,“孕妇既入院后,即离其所业。每日有女师讲人道之公理,仁爱慈惠之故事,以涵养其仁心”。此外院内终日要有琴乐歌管的熏陶,以让孕妇“养性情而发神智”;孕妇所读之书,所见之画,都不能有“异形、怪事、恶色”等。④康有为:《大同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康有为构想的一整套美育方案,虽有空想色彩,却不简单,国难深重之时还弘扬中西合一的美育,其心可嘉。
他们掩住鼻子在屋中转了一个弯出去了。手电灯发青的光线乱闪着,临走出门栏,一个日本兵在铜帽子下面说中国话:
1928年1月,诗人、美术家李金发创办的上海《美育》杂志,是现代中国第二本美育刊物。该刊发表华林的《生命的燃烧》、关良的《美术时代》等文章,以及大量图片,都很有价值。它侧重艺术鉴赏,对欧美艺术、现代文艺思潮和西方生活方式的介绍比较丰富和翔实,时代气息也比较浓厚,打开了放眼世界的窗口,让闭塞的读者开了眼界,感性地了解什么是美和美在哪里,这对于中外美育的交流很有裨益。
“五四”时期上海有识之士趁新文化运动的潮流,借蔡元培的巨大威望,着手美育实践活动。吴梦非为音乐教育家和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冬,他和周湘、刘质平、姜丹书、欧阳予倩、丰子恺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美育研究团体——中华美育会,同时创办《美育》月刊。创刊号的《本志宣言》表明:“我们美育界的同志,公认美是人生一种究竟的目的,美育是新时代必需尽力去做的一件事。”指出“我国人中缺乏的就是‘美的思想’,所以对于艺术的观念,也非常薄弱”,“本志是我国美育界公开的言论机关,亦就是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乐的一种利器”。①参见1920年《美育》杂志创刊号《本志宣言》。杂志不少文章介绍了图画、音乐、戏剧、手工等艺术美育的具体方法,还介绍了江浙等地一些学校的美育成果,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发表的《日韩考察中关于美育材料之纪实》,说明对国外美育比较重视和注意借鉴。许多论文,如周玲荪的《新文化运动和美育》、吴梦非的《美育是什么》、邢绍武的《图画之内容与吾人心理之关系》,都富有时代性、学术性和应用性。
三、吴梦非和李金发
1922年8月13日,梁启超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演《美术与生活》,该讲演在他众多美育文章中具有代表性。他说的美术,指广义的艺术;他所说的美,主要指艺术美。他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⑤梁启超:《美术与生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08页。在他看来,肉体上的生活,虽然被现实的环境捆死了,精神上的生活,却常常对于环境宣告独立。能够闯入理想界去,便是那人的自由天地。而通过趣味教育即美育超越现实界,就是一条路。他认为审美功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人从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和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个道理,便知美术这种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这里梁启超把美育的基本特点和社会作用,说得再也清楚和精辟不过了。
多媒体课件绘制出各种食品质量安全生成流程图,同时配合展示相关的设备实物图片或者工作过程中的动态图,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课程更加倾向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食品企业生产流程的视频,将教学内容由文字转变为数字,从静态的枯燥转变为动态的跃动,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任务式”完成每天课程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消化吸收知识。
与此同时,音乐美育也在上海提倡。王光祈为音乐学家、少年中国学会创建人之一,认为“现在中国人民虽已堕落昏愦,不知音乐为何物,然中国人的血管中,尚有先民的音乐‘为性命之遗痕’”,“君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之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②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自序》,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他自1923年9月起在上海《申报》连续发表10篇题为《德国人之音乐生活》的通讯,以及《德国音乐教育》、《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音乐与诗歌》、《西洋音乐与戏剧》、《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等文章,以发扬音乐的“谐和精神”和“民族精神”,作为救国利器。他对音乐寄托希望:“吾人如欲扫除中国下等游戏,代以高尚娱乐,廓清残杀阴气,化为和平祥气,唤起将死民族,与以活泼生机,促醒相仇世界,归于大同幸福,舍音乐,其莫由。”①王光祈:《德国人之音乐生活·德国音乐与中国》,《通讯》10篇,1923年10月11日起在《申报》连载。王光祈如此重视音乐的美育作用,可敬可佩。
四、王光祈和黎锦晖
2.3.5 非心脏外科手术:为减少外科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风险,在术前应首先评估外科手术的紧迫性、出血风险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在充分权衡出血和血栓风险的基础上,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应由多学科(外科医师、麻醉师、心内科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出血危险较低的患者,可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如患者进行小型牙科手术、皮肤科操作、白内障手术等出血风险低的手术;手术相关出血风险高,应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通常术前停用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5d,术前需停用所有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如遇到血栓风险高患者,可给予静脉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或低分子肝素“桥接”。
同时代的黎锦晖,在音乐美育方面是特殊人物。上海的娱乐文化渐趋发达,黎锦晖由于在流行歌曲方面的贡献,在中国有流行音乐的奠基者之称。他早期从事儿童歌舞创作,1920—1926年在上海中华书局主编《小朋友》周刊,陆续创作了儿童歌舞剧12部和儿童表演歌曲24首,如《可怜的秋香》、《摇呀摇,摇到外婆桥》、《老虎叫门》、《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这些作品文字通俗易懂,曲调生动明快,儿童容易接受,而且可以训练儿童美的语言、动作和姿态,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儿童音乐美育。1927年他以民俗音乐的曲调搭配西洋音乐的节奏和乐器,借用古典文学诗词的意境,创作了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毛毛雨》,由他的长女黎明晖主唱。因为曲风中西结合,歌词清新流畅,霎时传遍上海街头巷尾。但诸如此类作品,并不为人们理解,认为他主持的明月歌舞团演出的节目是黄色歌曲、靡靡之音。这种否定观点和黎锦晖的唯美主义倾向有关,他强调艺术的“爱”和“美”,曾说自己创作的歌舞剧“完全以‘美’为主:人美、服装美、歌声美、姿态美、动作美,剧中人的品性、行为,无一不美!”还说:“美只是美,爱美的人只是爱美!至于美以外的——什么规矩啊、习惯啊、成习啊,可没有工夫去管。”②转引自姚全兴:《审美教育的历程》,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86页。应该说,黎锦晖的音乐美育虽然和当时社会背景不太协调,还是不可全盘否定的。
五、张竞生和杨哲明
1926年上海有一家美的书店,宣称“集合国内外对于生活、情感、艺术,及自然的一切美,具有兴趣和有心得者凑成了”一部“审美丛书”,希望以“艺术方法”提高科学方法及哲学方法的作用;希望以“美治主义”为上海一切事业组织上的根本政策;希望以“美的人生观”救治那些丑陋与卑劣的人生观。丛书中有被当时人们称为性学博士的张竞生的著作《美的人生观》和《美的生活组织》。后者标举“美的社会组织法的宗旨:第一,在使社会的人彼此相亲相爱。第二,使社会的人皆养成各种真正审美的观念”。为此,张竞生要求建立一个“情爱与美趣的社会”,要实行“美治政策”,产生“美的政府”、“爱美院”。他特别提出“新女性中心论”,据说按照这个理论去做,女子能“成为情人、美人、女英雄”,成为各种各样的“花”,艺术之花、慈善之花、新社会之花等。③张竞生:《美的社会组织法》,上海:美的书店,1926年。这些观点看来言过其实,但也有可取之处,就是通过社会美育,使女性摆脱束缚,得到解放,走向社会,发挥她们特有的能力,为美的人生贡献力量。
WANG Xiaoli, GUO Jungang, MA Chi, et al. Study on the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llite-imitated Dushan jade[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70-72, 76.
杨哲明是专门研究市政建设的学者,在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过《都市论》、《市政工程ABC》等著作。他在1927年出版《美的市政》,该书“例言”指出:“本书本于美学的原理,说明美的市政中各种设施和计划”,主张“要使人们的生活,实行艺术化”,还认为美的市政中,既要有科学艺术化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有乡村生活的意趣。从书中“美的城市设计”、“美的市街”、“美的市河”、“美的市湖”等内容看,比较符合美学和美育原则。例如,城市街道如果曲折有致,使人不觉得路长,还有转化如意的感觉和愉快。充分利用原地的河湖,造成市街的良辰美景。市政中除公园外,还要有美的娱乐设施,如纪念碑、新闻塔、广告塔、自由神像、伟人铜像、公共游泳池、凯旋门、喷水池、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院等。这些建筑可以壮观瞻,激励爱国精神,还能使市民受到教育。①杨哲明:《美的市政》,上海:世界书局,1927年。这不失为实行城市美育而设计的蓝图,其理念和识见难能可贵。
六、刘海粟和丰子恺
有“艺术叛徒”之称的刘海粟受蔡元培影响,积极鼓吹美育,注重艺术与生命的关系。他1923年3月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的《艺术是生命的表现》说,“我们所说的生命,不是生物学家所说的生命,不是细胞的组合,是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是我们的人格和个性。现在环境之坏,就坏在有生命的人太少了,多么悲哀!我相信有艺术的生活,才有人生,才是人生”。富于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刘海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早在1917年的美专大胆实施人体模特儿素描写生,是为了表白生命;他几十年如一日画笔挥洒自如、豪放雄健,同样是为了生命表白。
多才多艺的丰子恺参与上海中华美育会的创办,在会刊《美育》月刊的第一期发表《画家之生命》,认为画家最需要注意的感兴修养,是意志之自由、身体之自由、嗜好之不可遏、时间之无约束和趣味之独立,显然是对画家的美育要求。他的脍炙人口的艺术著作和散文随笔,大多在上海出版。1931年开明书店出版的《缘缘堂随笔》中,有一篇《艺术三昧》,精辟地认为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不能只知道鉴赏书画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人“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术”。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他的《艺术趣味》,其中的《绘画之用》,睿智地指出“美术是感性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真的绘画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真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便是绘画的大用”。②丰子恺:《艺术三昩》,《缘缘堂随笔》,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绘画之用》,《艺术趣味》,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这些话富于哲理,又晓畅明白,体现了丰子恺美育观点的平民特色。他和当时在美育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一样,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应该得到充分关注和高度评价,并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沈洁
*姚全兴,男,1942年生,江苏江阴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