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2016-02-02
在上海气温骤降,被调侃为“速冻”入冬的那个晚上,在手机上读到了一篇我很喜欢的作者所推送的微信公众号内容。文章分享了如何在两个月内获得40万用户,如何写出阅读量过百万的微信文章。正热切关注新媒体的我当然知道,这是非常优秀的运营成绩,所言之事也不无独到见解。我反复研读了好几遍,还转发给了一些同事、朋友。是的,像我这样处于全新传播环境中的“纸媒工作者”,数字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是必须要承认和正视的,从单一纸媒传播到全媒体转型也是一定要有日程、有节奏展开的。
那天晚上,我原本的计划是去新近开业的概念书店衡山和集转转。但那条推送让我有点动摇——文章说“偏激的观点才有煽动性”“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偏激的观点可以轻松带来百万阅读,而我将要前往的,是传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的观点和事物的书店,大师经典、普世价值、严谨的美感……这几样加在一起,多少有些“忤逆”当下的传播法则。我有点担心看到一个冷清的景象让自己感到失落。
然而在我推门而入的那一刻,所有的疑惑便烟消云散。三层小楼被书和客人装得满满当当,伴着咖啡香,人们小心地翻书和小声地说“借过”。每层的空间都不大,是典型的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巧心思,在冬夜里尤其令人感到温暖。如果在相隔几个小路口的徐家汇商圈享尽了都市的繁华和热闹,来到这里,便是一场心平气和的简单相遇,而这场相遇也并不冷清,以“数据KPI”的立场来考核,目测人流量大、停留时间长、成交量也颇丰,看不少客人和店员热络地打着招呼约定下回再来的时间,应该黏性也会不错。
总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投射在个人身上,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晚上,我先是被快速的手机阅读敲了一下头,接着又被悠悠的书店氛围安抚了里里外外。而这个夜晚让我坚定了新的一年的努力方向:
1.坚持不偏激、不鼓动偏激。坚持给予读者真正实用的时尚,传播生活里悠远而美好的东西。
2.加强移动端的内容生产,和杂志功能相互补充。移动端负责快速传递信息,纸质阅读满足对慢慢品读的深层依赖。革命分工不同,都需努力就是了。
3.就像传播价值观的载体各有不同,人也有不同价值呈现的空间,无论《都市丽人》如何改版如何转型,我们始终以分享不同价值观,帮助每一位读者通往自己独特的快乐生活为己任。创刊走进第16年,初心不变。
以上,请你监督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