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书院钩沉(一)
2016-02-02邓敏杰邓韬
邓敏杰,邓韬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南宁530021)
广西书院钩沉(一)
邓敏杰1,邓韬2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南宁530021)
中国书院肇姶于唐,初盛于宋,首挫于元,复兴于明清,终结于清末民初。广西书院起于宋,命运类同全国,惟书院与官学在广西彼此消长,持续流芳逾千年,共同书写广西乡土教化和国学文脉的源远流长。作者通过实地踏勘、稽考古今史志文献和参照近人考辩,还原了历史上广西300余所书院的兴废始末和发展脉络,尽可能确认其源流因革,力求正本清源,铭记信史。
广西;书院;通考
一、追寻渐行渐远的传统文脉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创于唐代,初盛于宋代。书院初为民办学馆,主要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开办,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太宗时赐石鼓书院额,真宗时赐应天书院、岳麓书院额。皇帝赐额于书院,表示朝廷对书院教育的重视与提倡,因而得到推广。
广西有据可查的书院始于晚唐北宋,具体创办时间不详的曹公书院,即为祭祀晚唐著名诗人曹邺所建,当为广西最早创建书院之一①《桂林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认为“桂林的书院教育兴起于唐末”,但未进一步详述。遍查广西数百所书院,唯一可溯及唐末的书院,唯有曹公书院。。景德二年(1005)创建的漓江书院,旧址位于今兴安县城[1]张运昭修,蒋方正纂.兴安县志[M].道光十四年刻本.,当是受北宋全国书院盛极一时之影响,开始传播理学。另有一说认为广西的书院始建于南宋[2]广西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李彦福,雷坚.广西书院[M].广西社会科学,1986(4);广西通志·教育志[M].。南宋相继在今广西境内建立书院11所②陈业强在《广西书院研究》中称有12所(《广西地方志》2004年第2期),《广西大百科全书》称有10所,《广西通志·教育志》记载为9所。,其中清湘书院、宣成书院均获理宗皇帝御赐书院匾额。全国各地书院获此殊荣者仅19所,说明广西书院已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与此相应的书院组织制度也日臻完善,影响扩大。宋代广西考中进士(文科)的共有279人(含特奏名、恩赐),远远多于唐代的12名进士,与书院的兴盛密切相关。
元代广西除了重建太极书院为璜溪书院外,未新建一所书院。这与元代广西一直动荡不安,无暇顾及教育等社会事业有关。书院沉寂反映了元代广西教育之不兴,而考中进士(文科)者仅为10人,只是宋代的零头。
大体而言,广西书院教育自元代转入低谷,一直延续到明洪武初年至成化初年的一百多年间。明初几位皇帝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兴办官学和提倡科举方面,儒家学者多被吸收到官学讲学,一般士子也因官学待遇优厚、科举尊崇,对私人教学的书院颇为淡漠。直到成化年间,统治阶级出于统治需要,特别是“破心中贼”的倡导者王守仁(别号王阳明)身体力行,复古兴修书院。王阳明作为明王朝的重要官员,在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为封建统治者“破山中之贼”后,到处设书院讲学,宣扬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宣扬至仁,诞敷文德”,力主“破心中贼”,开启书院从始为士子治学或“学而优则仕”向兼顾乡村启蒙教化转变。王阳明治民的“文武两手”深得统治者赞赏,加上他率先垂范,热心办书院讲学,广西书院教育因此得以复兴,逐步进入繁荣期,书院数量达到70所①陈业强在《广西书院研究》中称明代广西建有书院74所(《广西地方志》2004年第2期),李彦福称明代广西建有书院64所,此处采纳《广西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法。,约占明代全国书院l200多所的5.8%。其中,最能体现王阳明书院教育理念的,就是他亲自创办于今南宁市兴宁区北宁街11号的敷文书院。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以两广总督兼巡抚的身份来到广西镇压思恩、田州和大藤峡的少数民族起义。并从巩固明王朝统治,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反抗思想的“长治久安”着想,认为“破山中之贼”后要“破心中贼”,必须通过兴教育、施文德来感化。于是他首创敷文书院。尽管其兴建敷文书院的动机还有待商榷,但该书院的创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宁一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地方人才,同时引领广西书院从宋代囿于桂北地区逐渐向桂中、桂南、桂东发展。此后一个时期,以其别号命名的书院不仅在广西而且在其他省份方兴未艾,笃信“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贵州省修水县城北龙冈山王守仁创建的阳明书院对联)。仅今南宁所辖武鸣区和隆安县,就先后创建3所“阳明书院”。更重要的是,王守仁在倡导书院文明教化的同时,强调敷文书院要顾及有关科举的课程,把书院教育与科举制度挂钩,让地方学者有中举做官的途径。这一思想对广西地方人才的成长显然起到了助推作用。据史志记载,明朝278年间,宣化(今邕宁)有举人258人。若分前后两期考察,前期由洪武至嘉靖七年,161年间宣化有120个举人;后期由嘉靖八年到崇祯年间,115年间出产举人138人。进而言之,明代广西考中进士(文科)239人(含恩赐),另考中举人(乡试文科)5098人[1]黎精华.广西科举史话[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已从元代以来的衰颓中复兴。尽管这些人才不全出于书院,但也不能说与书院复兴无关。王守仁书院教育影响之大,可从其死后地方官绅在敷文书院内建立“王文成公祠”窥见一斑。
清初广西书院发展类似元朝,在当局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不许别创书院”的大环境下,康熙至雍正年间,广西仍新建书院逾10所。随着朝廷书院禁令逐渐放开,使得广西书院创设日渐遍及府州县乃至少数民族地区。据各省地方志统计,清朝全国共有书院l900多所,而广西书院有221所②李彦福称有183所,陈业强称有258所。此处采纳《广西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法。,其中兴复前代16所,新建205所。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清廷对书院由禁止而变为提倡,在谕令各省建立书院的同时,明令所设书院皆由封疆大吏控制,由政府拨给经费,重视“读书应举”。这种变“堵”为“疏”的举措实为招安之计,目的是将以往民间聚闲和由民间主导自由讲学的书院变为科举必需的“八股文”训练场,并逐渐纳入官学轨道,严加控制,最后以官学取而代之。光绪二十八年(1902),朝廷下令改书院为学堂,终结了书香飘千年的书院文脉传承。有清一代,广西考中进士(文科)587人(含恩赐),以及文科乡试中试举人5075人。及至民国时期新建的2所书院,恰似回光返照,投射下书院名存实亡的历史印记。
1000年来,广西迄今仍有名有据可寻的书院相继建有326所①重建更名的同一书院按1所计。另有专家统计广西历代先后共建347所书院。《广西大百科全书》中仅“清代广西书院分布表”即统计各市县共有356所书院。,分属凉亭休闲书院、商业会馆书院、祀庙书院、教学书院四类,其中以教学书院居多。至2000年,已有12个书院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以自由讲学、自由择师、自由探讨为特点的教育书院,重立志笃学,重伦理道德教育,重践履躬行,重学问思辨,重启发诱导,重因材施教,重自学、自求、自得等。其在广西盛行,大致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一是公私办学,始于宋而终于清末民初,总督、巡抚、知州、知县甚至乡贤、民妇均捐资办书院,可见层层重视教育。特别是民办事业顺民意、聚民智、得民心。二是在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书院既是科举教学之需,更是乡土教育、传承乡土文明的载体,是最接地气、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基础教育之一。三是书院可能是广西乃是中国历史上“公益教育”的先声,开了免费教育之先河。广西教学类书院大多无国家财政拨款,而能长期办下来,主要靠自筹经费办学,许多官员带头捐资,绅士、民众也纷纷跟上,解决了书院的建置费和日常运作经费。除了南阳书院有收学费的记载,其他均未有收学费的记载,是纯粹免费的教育。四是书院属于民办民管的教育模式,包括民主倡导兴修、类似财务公开的功德碑、各类收支明细甚至公开入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等。五是历代书院成为传导社会正能量的主要载体,从最先为纪念先贤圣哲、端正风俗和从事教化而建,到教导学子自爱、辨志、务实、尚贤、敦本、持谦等立德、立言、立行等基础教育、乡土教育乃至爱国主义教育,无不透出教人从善、教化规制的正能量。即使后期被“官化”为精英教育和应试训练,也是当时的政治所需。因此,书院几乎成为“入仕为官、出仕为民”的清官无功利办学助学的首选,其风范足以垂范警世。
曹公书院是后人为纪念晚唐著名诗人、祠部郎中曹邺而建,位于其故宅处。嘉庆《广西通志》卷133虽然记载曹公书院具体创建时间不详,但却明确指出先建有书院,后改为慈光寺(亦称城北寺)。明洪武初“复建书院于寺内,成化七年知县杨纲以寺入书院,久废”。旧址在今阳朔县城城北路中段、天峨山南麓,即今阳朔县图书馆至阳朔镇小学一带,背靠曹邺读书岩。明洪武元年(1368)在寺内重修书院,后为寺庙侵占。正统年间(1436—1449)又划寺庙土地三分之一重建书院。成化七年(1471),阳朔知县杨纲撤寺,全改为书院,后毁。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县吴德征倡捐集资重建书院讲坛两楹,书舍42间,吴德征自为山长,并改名“寿阳书院”,购置学田数百亩,年收租合计银圆1000余元,全部作为山长薪金和学生考课奖赏及生活费。在重建书院的同时,还在阳朔城东门即青阳门上建帜江楼②1982年修筑滨江路时,为保留这座古城门,将其东移6米,临近漓江,用原材料照原样修复,并在门上重建帜江楼,再现古城门遗风,成为阳朔县城重要的景观。。光绪三十一年(1905),书院改为寿阳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春又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解放后相继改称寿阳高等小学堂、县立高等小学校、阳朔模范小学、碧莲乡中心校、碧莲乡表证中心校、城厢中心校、城关小学,1966年改称阳朔镇小学至今。
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院内讲席。选拔县内私塾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就读。生童在书院读书一律免费,并供给伙食费等。书院以培养生童为宗旨,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作文推行“八股”,楷书、策问、试帖诗都当作基本功练习。寿阳书院不仅是本县生童学习的场所,也曾作为每届县试头两场的考棚。光绪年间(1875—1908),曾任贵州省普安、定安等县知县的阳朔进士覃梦榕,在丁忧回家期间,出任寿阳书院山长。因他对于天文历数、山水地理很有研究,擅长诗词,著有《地理辟谬》及诗文集数种,使书院成为清末阳朔最有声望的讲席,以博学著称。清人颜嗣徽题寿阳书院对联:“科名开自大中,更期继起有人,议谥当如祠部直;山水甲于天下,何幸宦游到此,论文因悟史迁奇。”清代余应松题讲堂对联:“文笔耸层霄,爱此间对万壑萦回,教化由来先党序;书楼崇讲席,愿多士做千秋事业,显扬不仅为科名。”
曹公书院可能是广西最早创办的书院,时间大约在唐末宋初。但《阳朔县志》未记曹公书院,仅记载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县吴德征倡捐集资重建寿阳书院。那么重建之前的书院究竟为何名,何时建,又何时废?《广西通志·教育志》先记载为洪武初建寿阳书院,后又记载“道光十七年(1837)知县吴德征捐资倡建,订有《书院善后事宜条约十则》。后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如此记法,初建、倡建可以指两个,若指一个则自相矛盾。遍查广西数百所书院,唯一可溯及唐末的书院,唯有曹公书院①《桂林通史》称“桂林的书院教育兴起于唐末”,惜未进一步详述。。
二、承接两宋文明巅峰
有学人认定,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繁荣的巅峰,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为两宋时期。不发达、后发展的广西,除了史志、考古专家凭借古籍旧志和遗址发掘有所认识,一般人很难感受到第一次文明巅峰对于广西的直接影响。值得庆幸的是,暗合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第二个巅峰的宋朝文化,以书院的零距离创制,让后人得以管中窥豹,直接领略感受文明古风是如何兴衍八桂,泽惠后学。
在广西千余年书院史上,先后兴办的教学、祭祀、休闲、商业会馆四种主要书院中,宋朝所建11所书院就包括了三种书院类型,即教学书院——漓江书院、祭祀书院——勾漏书院、休闲书院——驾鹤书院。其中漓江书院地处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的灵渠之畔,不仅是古代兴安的教学场所,更是南来北往的文人雅士谈经论道、题诗作赋的重要场所。勾漏书院最初是为祭拜先贤吴仕美而建,但其功能有如柳宗元《监祭使壁记》所载:“圣人之于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这种初供祭祀,后来逐步演变为教化或教育场所的书院,在明清亦有传承。驾鹤书院是广西较早创建又唯一传承至今的书院。清湘书院是广西最先荣获帝王(即宋理宗)题赐书院匾额的书院。
与唐宋时期全国书院初始主要供学人攻读、参加科举考试不同,广西书院创办的初衷似乎并非图“学而优则仕”,更多地是为倡导崇文礼贤,培植启蒙文化,促进乡村教化。其间不乏文人雅客谈经论道、题诗作赋的重要场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范成大、张孝祥等均曾在漓江书院讲学或题词。曾任宋朝宰相的吴敏、汪伯彦、王安中三人筑茅亭,草创驾鹤书院,初始只为闲暇时“观书论诗”,因此这类书院又称凉亭书院,后多演变为宦游士人观光品茗的雅居。而祭祀书院不外乎使人“见贤思齐”,最直观表达古代乡土社会的普世教化观。无论属于何种书院,都与一方水土和一地人文息息相关,是一种最接地气、最亲民的书卷文化传承。
(一)漓江书院
坐落在兴安县古灵渠畔,创办于宋景德二年(1005),至今千年有余,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广西历史上最早创办的书院。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杨仲兴将书院迁至县城岳王台(今兴安县人民政府大院左侧信访办至县审计局一带,坐东向西,远晀状元山),此时该书院常有学员50多人。道光年间,兴安籍翰林院庶吉士蒋方正亲任山长,并纂《兴安县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漓江书院停办。由于漓江书院位于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灵渠之畔,因此它不仅是古代兴安有名的学堂,更是南来北往的文人雅士谈经论道、题诗作赋的重要场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范成大、张孝祥等均曾在书院讲学或题词。仅在宋代,就培养了参知政事唐介、唐则等120余位进士和20多位举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兴安的科举人才也多出产于此。除了兴安的漓江书院,广西历史上还有设于桂林文昌门外的漓江书院,系明朝天启年间广西督学曹学佺修建,后废。
(二)勾漏书院
宋绍兴元年(1131)由容州士民共同修建,以祭祀宋朝安抚机宜吴元美,后改为州学。旧址在今容县人民政府东侧,紧靠容县人民会堂。这是广西最早祭拜先贤的书院,当然其后更多发挥教化的作用。勾漏书院虽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其文脉却有意无意地被传承着。
(三)驾鹤书院
绍兴二年(1132),由宋朝曾任宰相的吴敏、汪伯彦、王安中创建。旧址在今柳州市驾鹤山麓。初为茅亭,是“观书论诗”之所,是广西最早的休闲书院之一。几经重建修茸,迄今仍为柳州市休闲旅游、访古寻幽的好去处。
书院始创人之一的王安中(1075—1134),系宋朝官员,诗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属河北)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后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1126—1127)初,贬象州安置,借寓于“扶疏堂”,与谢洪、谢泽兄弟谈诗论文,题咏满壁,撰有《象州上元》《居象州》等诗文。后奉命内徙道州(今湖南道县),寻放归。绍兴初,复任左中大夫。绍兴二年(1132)春,寓居于柳州,与吴敏、汪伯彦游访石林佳处,筑三相亭,建驾鹤书院,观书论诗,史称“寓柳三相”。应天宁寺(灵泉寺)住持觉昕法师之请,撰《新殿记》,镌刻于寺旁石壁,另有《咏罗池》《留题柳州甘氏娱文堂》《卜算子》《浣溪沙》《生查子》等诗词,并书刻“驾鹤书院”“熊氏园竹里”摩崖。又游融州(今融水)老君洞,作《灵岩》诗。三年(1133)三月,经贵州(今贵港),游景祐寺(今南山寺),有题刻。在广西期间,还撰有《桂州永宁寺释迦院新殿记》《临江仙·贺州刘师忠家隔帘听琵琶》等。著有《初寮集》《初寮词》。
(四)太极书院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在今全州县两河乡大田村南璜溪之滨,大田村进士邓宁民创建太极书院。元至正七年(1347)修复,更名璜溪书院。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同治四年(1865)三度重修,到清末荒废。现尚存孔子石刻画像,执着地守护着璜溪书院。
(五)真仙书院
据明万历和清雍正《广西通志》所载,始建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一说始建于嘉定年间。系融州知州李兴时创建,又名兴文书院。旧址在今融水县城附近真仙岩前。曾聘深公翔为山长,有讲学活动,后废。旧址尚存,然书院已无建筑遗存。
真仙书院不仅教学授徒,还吸引不少名人雅士流连驻足,至今还留存不少石刻,书香缱绻。所流传的名联佳作,也为人喜闻乐道。如真仙岩清风亭联(冯鸣撰)“今古悠悠,清辉日月;乾坤莽莽,壮丽山川”。真仙岩联(冯鸣撰)“好水好山,游目骋怀容啸傲;如诗如画,携樽览胜畅登临”。香山联(冯鸣撰)“钟磬忘忧乐,砰亭读盛衰”。老君洞联“百幅诗文镌两壁,一泓秋水锁双桥”等。
(六)清湘书院
南宋嘉定八年(1215),全州知州林岜将柳开在城北柳山筑室训读士人之处改建为清湘书院。宝庆元年(1225),宋理宗御书赐额题名,与睢阳、岳麓、嵩阳、白鹿洞四大书院驰名于世。元明之际,一度名存实亡。明正德九年(1514),知州顾璘以兴贤育才为首务,再度修建。直至明末,鼎盛一时。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改名柳山书院。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城西北另建学舍,恢复清湘书院原名。嘉庆年间,名儒蒋励常还乡,在此讲学10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院址迁宾兴局(今全州县政府大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全州州立两等小学堂。州境内进士大多出自清湘书院。1919年8月,在原清湘书院旧址(今全州县城广场)创办全县县立初级中学,至1949年六迁校址,1951年改为全县第一初级中学,1953年迁至湘山南麓,即今全州镇桂黄中路62号,并改称全州县中学。1959年,更名为全州高级中学。
书院创始人柳开(947—1000),字仲涂,大名府(今属河北省)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进士,北宋著名散文家、诗文,革新先驱者之一。柳开原名肩愈,以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继承者自居。后改名开,要“开古圣贤之道”,“开今人之耳目”而“为其途”。柳开的文章力求“古其理高其意随”“应变作制”,他提出的重道、致用、尊韩、反浮靡等观点,对宋代的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宋史》有《柳开传》。
端拱元年(988),柳开任全州知州,因招抚当时全州西延洞(今属资源县)一带抗官劫富的粟姓苗人,获宋太宗赐钱三十万。柳开用此赏钱在州城修建读书堂一座,政事之余讲学,训读士人。淳化元年(990),柳开离任,为纪念柳开,全州人将北山改名柳山,并称读书堂为“柳山读书堂”。柳山与湘山、麒麟山连成一条巨龙,将州城北部围绕。龙头湘山,与对岸之圣禅山如二龙共饮罗江水。原书院内“寸月亭”为古清湘八景之一。嘉定八年(1215),知州林岜将读书堂扩建为清湘书院。
清湘书院从创建到改为州立小学堂,历时900余年,不少学者名流曾执教于此。据载,孔子五十四世孙思坦就曾任该院山长。同时,书院为全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明代全州籍首辅蒋冕、尚书蒋昇均出其门,晚清翰林赵炳麟也为“清湘弟子”。明清时期广西乡试,全州中举人数名列广西诸州县第二。其中顺治十四年(1657)清代广西第一次乡试,录取的40名举人中,全州独占21名,中试者多为清湘学子。
(七)龙溪书院
宋嘉定八年(1215)创建,旧址位于今宜州市庆远镇。据传北宋著名文学家、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被贬到宜州羁管,次年病逝于宜州的南楼。宜州百姓敬仰黄山谷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问,修建山谷祠以志纪念。嘉定八年(1215)权知州事张自明在山谷祠后修建龙溪书院,与山谷祠连为一体。以州用余钱20万兴建书堂,延师课士,置田1600亩,以奉祀及养生徒。并收集黄庭坚在宜州的翰墨手迹于堂中。书院建成后数百年,迭遭变故,学田散失,屋宇仅剩山谷祠。明天顺六年(1462),知府周一清、姜绾先后捐资重修,不久亦废。嘉靖二年(1523)知府王显高修葺。六年(1527)冬,知府叶藟在原址重修,题名龙溪书院,以白鹿洞学规揭示于堂,有生徒30人。八年(1529)春,始建巨坊于信道,匾题“黄山谷先生祠”。筑围墙,建外门,匾题“龙溪书院”。后废,仅存山谷祠。明末清初又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官绅捐资在原址重建,收徒讲学。五十七年(1718),知县吴锡爵拆毁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知府查礼捐资重修。此后100多年间,书院讲堂、斋舍逐渐失修崩坏,只存山谷祠。1949年后,旧址曾作为河池地区卫生学校校址,后为广西轴承厂。1978年5月,广西轴承厂扩建职工宿舍时,将山谷祠拆掉。1986年,宜州市在会仙山南麓新建山谷祠。2005年,山谷祠重建一新。
(八)宣成书院
南宋景定三年(1262),知府兼经略使朱禩孙为纪念张栻、吕祖谦两位大理学家,以张、吕谥号“宣”“成”为名创设宣成书院。初建于静江府(今桂林)治北,有张吕二先生祠、藏奎阁、明新堂、斋舍等建筑,设祭器,学粮、经费俱备,规制完备,理宗赐“宣成书院”匾额,是南宋有名书院之一。宣成书院选招全省童生,以“时艺”为主要课程,优秀童生可以考秀才。元至元十四年(1277),书院毁于战火。元贞二年(1296)、至正三年(1343)重修。明初,废宣成书院,改为临桂县学。明正统五年(1440),复建宣成书院于县学西。弘治十七年(1504),书院移建于府学、县学之间,即今桂林市解放西路28号桂林中学西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书院又移建于府治南谯楼右线伯花园旧址,即今桂林市榕湖小学,改名华掌书院。雍正二年(1724),复名宣成书院。同治十年(1871),广西巡抚康国器奏请御书“道德陶钧”匾。书院专招童生,设正课生25名,额外正课生8名,附课生20名。正课生和额外正课生发给膏火费。书院设山长管理院务。清代历任山长者有翰林3人、进士5人、举人2人,其中临桂县籍7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裁撤宣成书院。三十一年(1905),院址改建为临桂两等小学堂。之后几经易名,分别为桂林县两等小学、桂林县第一小学、八桂镇中心校、桂林市国民第一中心小学校、桂林师范附小、榕湖路小学。1989年改称桂林市榕湖小学。
书院纪念的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抗金名将张浚之子。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张栻任静江知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有感于广西比其他路更为凋瘁,他将施政的重点放在休养生息上。同时精兵简政,轻徭薄赋;实行保伍法,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平时负责维持治安;提出广西边防的重点应放在邕州的左、右两江;致书劝谕各溪峒首领消弭积怨,勿互相劫杀,并亲自调解纷争;总结马市利病60余条,奏请朝廷改革,抑制了买马官吏的盘剥侵吞,保障了卖马人公平交易的权利,西南各族又争相驱赶好马至横山寨交易,保证了战马的数量和质量;热心于办学兴教,主持扩建静江府学,请朱熹作《静江府学记》,并先后题写《宜山县修学记》《钦州学记》《柳州学记》。淳熙五年(1178)五月离任,留下不少诗文。《粤西诗载》收录其在广西的诗作54首,内容涉及劝农、感世、咏史、山川、风物等;《粤西文载》收录其表状、记、碑文、书启、题跋、祭文等20多篇。淳熙七年(1180)病逝,静江府百姓闻讯,为之恸哭。景定三年(1262),广西经略使朱禩孙在静江府城修建宣成书院,以纪念张栻与吕祖谦。著有《伊川粹言》《南轩集》。
(九)明经书院
宋全州知州邓公创建。旧址位于今全州县凤凰乡麻市中心小学(旧月山庵)。民国十五年(1926),官府及士绅将其旧屋作为校舍,建立麻市小学。其学田分拨麻市、永安两校。
K291/297
B
1003-434X(2016)05-00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