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悌德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2016-02-02王颖

伦理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孝悌孟子伦理

王颖

论悌德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王颖

悌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德目,是于弟、幼方面的伦理规范的总名。本文着重论述了四方面的内容:悌的词源意义;悌与孝的关系;悌与仁、义、礼、智四德的内在联系;悌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价值。

悌;孝;仁义礼智;现代社会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中,“悌”是一个重要的德目,常与“孝”并举。早在尧舜时代,就有道德“五教”(《尚书·尧典》)之说;此“五教”,据后人解释,即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左传·文公十八年》)。春秋时期,古人提出为人的“六顺六逆”。“六顺”指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六逆”则指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左传·隐公三年》)。这其中都涉及到“悌”的内容。管子、孔子、孟子、墨子等对“悌”亦多有论述,在朱熹提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中,“悌”被列于第二位,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悌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与“孝”研究的连篇累牍不同,当前理论界对“悌”的研究尚显不足。

一、悌的词源意义

1.悌、弟二字辨析

据《说文新附》的说法,“悌,从心,从声。经典通用弟”。《释名·释言语》中亦云:“悌,弟也。”这说明,在古籍经典中的“悌”义通常是用“弟”字来表示的。至于为何后来,人们又把“弟”写作“悌”,据清代的钮树玉和郑珍考,在汉代时人们已区别了这两个字的用法,“按悌盖涉恺后人并加心”;并推断说,大概是在把“悌”和“恺”并列使用时,一并也给“弟”字加了“心”偏旁①。

不过,既然汉代已有“悌”字,为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未收录此字,直至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时,才在新附字中列入“悌”字呢?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悌”为派生字,属增益偏旁字。在许慎时代,或许尚未出现;二是“悌”为“弟”字的俗写体。清末经学家孙诒让曾在《墨子·兼爱下》“为人弟必悌”一句引毕沅观点注曰:“悌,当为弟,此俗写。”可能许慎为从根本上纠正当时社会上任意说解文字的混乱现象,所以对此类新字未予收录。三是也可能有些字在当时《说文》中有收录,但在后来传抄过程中脱落。[1](P19)

2.悌的基本意义

根据历代各家的解释,大体分为两层意义。

第一,悌,是幼弟对兄长的尊敬和顺从。如,贾谊说:“弟爱兄谓之悌。(《新书·道术》)朱熹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四书章句集注》)。南梁皇侃疏《玄应音义》卷十五“悌”时注明“善事兄曰悌也”。

另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说法,悌,是指“敬爱、顺从兄长”[2](P378)。《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敬爱哥哥”[3](P1130)。《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言:悌,“分而言之是于兄、长要尊之敬之,顺之从之”[4](P325)。

第二,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和谐。如,《说文新附》在解释“悌”时说:“悌,善兄弟也”。此处的兄弟也包括姊妹。《孟子·万章上》曰:“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所以,悌也是处理姊妹关系以及兄弟姊妹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1930年,湖州的蔡振绅先生在福建黄继谷先生旧有版本基础上,仿照《二十四孝》故事体例,编辑《八德须知全集》,即《八德故事》。此书围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进行,所摘取故事皆立足于正史记载,悌集共有二十四个文化典故,俗称《二十四悌》故事。其中所宣扬和赞美的正是兄弟姊妹间的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友善相处的美德懿行,应是据此内涵而做的故事选择和编排。

二、悌与孝的关系

悌,作为家庭伦理中的长幼伦理,是于弟、幼方面的伦理规范的总名[4](P325),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规范——孝,存在着重要的内通性。因此,在中国传统伦理话语体系中,“悌”常与“孝”并举,合称“孝悌”。

之所以如此,有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就其理论旨归言,二者皆为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服务。在古人看来,在家族内部,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妇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三种关系。在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中,父子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强调父家长的权威,自然是家族伦理中的首要任务。据此,孝,作为“善事父母”的道德规范得到了特别强调。而兄弟关系与夫妻关系相比,更具优先性。因为兄弟关系与父子关系一样,出于‘天合’而无法简单割断和摆脱,而夫妻关系则不同,夫对于妻可以“休”和“出”。相应地,夫妇关系的破裂并不会根本危害到家族关系的稳定,而兄弟关系的破裂则会直接影响到家族关系的稳定,甚至于导致家族破裂。不仅如此,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宗法等级大家庭中,嫡长子乃是父权的天然合法继承人,是未来的父家长,在家庭各具有特殊地位。因此,在中国古代,往往父兄并称。敬兄即包含了敬父和尊祖敬宗的意思。古人所以严格大宗、小宗的界限,并从道德上规定诸弟对兄——嫡长子的恭敬、顺从,目的是为了保证本族权力、财产的有序继承,是富有深意的。”[5](P135)故此,在一定时期内,“悌”德也得到了几乎与“孝”同等的强调。

事实上,由于在家族中父兄地位的类比性,以及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分别代表了家族中纵向和横向辈份之间的关系,因此,“孝”与“悌”在内涵上必然是相互契合和互为补充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悌”在“孝”中。

管子在《五辅》篇中归纳了孝论的八条要义,涵括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妻关系,以及这四种关系结构中八种身份的人各自所应具备的德性,指出“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这说明,“悌”的要求就涵纳在“孝”的要求中,“悌”是表现“孝”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此外,汉代的桓宽亦认为,唯有“孝”、“悌”、“信”三者兼备,才可谓“孝”。他在《盐铁论》中说:“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朋友之道尽信焉。三者,孝之至也。”清代《弟子规》亦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第二,“悌”与“孝”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核——敬、顺。

孝,要求的是子对父的尊敬和顺从;悌,要求的则是弟对兄、幼对长的尊敬和顺从。“为人弟者,比顺以敬”(《管子·五辅》)。“请问为人弟?曰:敬诎而不苟”(《荀子·君道》)。“悌,顺也。”②因此,古代不仅有“孝顺”说,而且还有“悌顺”说。敬和顺,都要求发自内心,是一种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真情表达,而不是不情愿地被迫行为。北宋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上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仁、义、礼、智、信,五行之性也。百行,孝、弟、忠、信之属,万物之象也。……非诚,则五常百行皆无其实,所谓不诚无物也。”若无内心之“诚”,则孝悌之道便不能真正实现,必将流于虚妄不实。并且在儒家看来,对父、兄的敬、顺是否发自内心,不仅关乎家族内部的和谐有序,还关乎国家政局的稳定。《孟子·告子下》云:“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这说明,如若为人子者和为人弟者心怀计算谋利之意以对待其父其兄,甚至会成为国家灭亡的导火索;反之,则会有利于国家昌明。

三、悌与仁、义、礼、智四德的内在联系

朱熹云:“只孝弟是行仁之本,义礼智之本皆在此:使其事亲从兄得宜者,行义之本也;事亲从兄有节文者,行礼之本也;知事亲从兄之所以然者,智之本也。……舍孝弟则无以本之矣。”(《朱子语类》卷二十)仁义礼智,乃是孟子所提出的“四端”,人之为人的四种基本道德属性,亦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内容“五常”中的“四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朱熹却将“孝悌”视为此四德的根本,认为“孝悌”就反映了四德的核心价值和实际内容,由此可见“孝悌”之重要地位。

1.悌与仁

《管子》的“戒”篇云:“孝悌者,仁之祖也。”唐代房玄龄解释为:“仁从孝弟生,故为仁祖”(《管子注》),把孝悌看作是仁的根本。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他明确言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何谓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亦是整个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仁者,人也”(《中庸》)。仁,就是爱人;它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点,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一种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等差之爱。这样的仁德,实质上就是通过血缘关系而建立起一整套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普遍必然的伦理秩序,这种秩序由“孝”、“悌”起始,既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又体现了仁爱精神。其目的是不仅融通了家与国的道德建构,使家与国联系起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而且使个体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国家理想具有了逻辑上的顺承性和延展关系。“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2.悌与义

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关于此语的解读,我理解为:事亲(侍奉父母),体现了仁的实质精神,从兄(敬顺兄长),则体现了义的实质精神。

那么,何谓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段玉裁解释:虽然古时“义”与“仪”互假,但今人在使用“义”字时其意义已远超“威仪”范围,“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说文解字注》)。“义”的内涵,乃“宜”也;指个体要行事得宜、分寸得当。“义者,行事之宜”(朱熹《孟子集注·告子上》)。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宜”,尤指个体应遵从与其自身地位相适应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管子·心术》云:“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义者,谓各处其宜也”。对于在人事上的这种“合适”和“适宜”的具体表现,《管子》一书作了总结,认为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戮。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蒙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这说明,敬顺兄长的悌德,正是在兄弟长幼关系中弟、幼方面对兄、长方面的合宜行为;而这种合宜行为,就是“义”的内容和要求,反映了“义者宜也”的实质精神。

3.悌与礼

儒家不仅把悌与仁、义相联系起来,而且亦把悌与礼制观念进行结合,孟子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事兄是也”之后,还说了一句:“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对上述二者适当地加以调节和修饰,就体现了礼的实质精神。

何谓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它维护的是国家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同时作为人的基本德行之一,礼还为所有人的行为提出了标准和要求。《管子·五辅》说:“民知义矣,而未知礼,然后饰八经以导之礼。”民众已经明白要行事得宜,但却不知道如何做才算是恰当合适。于是以“八经”来引导人们知礼行礼。所谓八经者何?“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此处所论述的“礼”并非指具体的礼节仪式,而是在强调礼的宗旨和精神,即礼的推行和践履,实际上就是要实现这样一种局面:上下各有礼义,贵贱各有本分,长幼各有等次,贫富各有限度。荀子对此有更加明确的论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如果每个人都能依照礼的精神行事,则会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各种等级关系中都能处于恰当、合宜的地位。那么,礼的具体表现如何呢?荀子云:“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意为能够对贵者敬,对老者孝,对长者敬顺,对幼者慈爱,对卑贱者有恩惠,这就是行礼。

可见,强调长幼有序、敬顺兄长的悌德,不仅本身即是礼德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而且亦是封建礼制所要维护和实现的内容之一。

4.悌与智

关于悌与智的关系,孟子与朱熹都有过明确的阐述。孟子认为:“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此语是紧跟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一句之后,顺沿上文的思路,我的解读是:知道了“仁之实”和“义之实”而能坚持下去,就体现了智德的精神。朱熹亦云:“知事亲从兄之所以然者,智之本也。”意思是说,能够认识到为什么要事亲从兄的原由,这就是智德的根本。

何谓智?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儒家对其非常重视,《论语》里就出现了大量的“知”③字,其义主要是指对各种道德规范的认知以及对善恶的认识,并认为真正的知识首先是对美德的认识。[6](P140)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他指出:智乃是人的一种道德认知能力,是“是非之心”,人们凭此去判断一种现象或一种行为的善恶是非、认知社会道德规范并加以实践;不仅如此,智本身还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仁”一起构成了人的至高修养。儒家把孝悌与智联系在一起来论说,归根到底还是要强调孝悌的重要性。孟子和朱熹的两段话所蕴含的意思是:第一,人们在生活中所遵从的孝悌之德,并非盲目之举,而是经过复杂的认知过程,其间可能经历过多次的、反复的考察、判断和反思过程;因此,孝悌的践履乃是一种理性行为,而非盲动。第二,孝悌实践亦和人生的修养境界有关。它不仅生动体现了人们修养境界的高低,而且还是达致较高境界的修养路径。

四、悌德与现代社会

“悌”与“友”④一起,共同构成了家族伦理中的长幼伦理。传统长幼伦理的基本规范是兄友弟悌,长幼有序。其中更多地是要维护兄长的权威以及强调弟弟的义务,从而为封建宗法等级制服务。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认真辨析的;但同样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传统长幼伦理也特别强调兄弟姐妹之间要互敬互爱,和谐共处,以获“怡怡”之乐。这一精神内核在长期促进中华民族家庭“内睦家昌”和整个国家“外睦事济”、团结和谐方面向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国学热”不断升温的文化氛围中,悌德的实践价值却被严重轻忽和低估。许多人认为由于我国多年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致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因此,悌德作为约束兄弟姐妹之间的行为要求和道德规范已然失去了存在的现实物质基础。这种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

1.悌德是处理同辈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这种同辈关系却并不仅局限于亲兄弟姐妹之间

在独生子女家庭内部,亲兄弟姐妹关系固然已不存在。但是由于我国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是从1980年才开始的,因此,1980年以后出生孩子的父母一辈仍是多兄弟姐妹家庭,所以,对于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来说,其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的关系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因此,悌德在这些关系中仍有其遵行的基础和必要。不仅如此,这种同辈关系也不仅限于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同辈关系的范围极广,还包括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以及一切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发生联系的人们。在这些关系中,悌德都具有其实现的必要和可能。

这是因为,一方面,儒家向来都极为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外推模式,鼓励和提倡某些道德践行的领域由家族内部推扩至家族外部。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荀子说:“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荀子·非十二子》)明确指出孝悌不应仅局限于家族范围,还要将之向外推扩。《礼记·祭义》则对这种推扩进行了具体化说明。“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俟朝,君问则就之,而弟达乎朝廷矣。行,肩而不并,不错则随。见老者,则车徒辟;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而弟达乎道路矣。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而弟达乎州巷矣。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而弟达乎搜狩矣。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军旅矣。”上至朝庭议事,下至乡野村镇州巷道路、搜狩军旅,在如此广阔的社会领域中悌德处处可行。在礼仪体系中的“乡饮酒礼”,其实就是通过严格按照年岁长幼顺序以安排饮酒先后的礼仪,来向普通百姓宣传尊老敬长的一种伦理教育。正如李觏云:“推事父之因,而为养老之礼。广事兄之义,而为乡饮酒礼”(《李觏集·与胡先生书》)。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又非常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与个体在某一时刻发生了某种联系的、进入到其视域中的他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兄弟。《孝经》云:“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显然地,今天随着人们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领域范围的迅速扩大,社会交往关系其实变得更加广泛和多层面了。“如能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一个大家庭,传统长幼伦理则比以往更具实用价值。如能正确发扬这一传统,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社会主义大家庭会显得更为和谐和美满。”[4](P326)因此,悌德在今天应该得到大力弘扬。

2.悌德强调的是一种道德秩序,有利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遵守礼节和规矩

孔子曰:“悌,德之序也。”(《孔子家语》)悌德所注重的是长幼之间的严格顺序,即“长幼有序”。根据颜元的解读:“因人兄弟相敬,便教他兄友弟恭。无论男兄弟,女兄弟,都是兄爱其弟,弟尊其兄,一坐一行都有礼法,不得欺侮,不得僭越,这叫做‘长幼有序’”(《颜元集·存人编·唤迷途》)。显然地,传统社会中的“长幼有序”,是在强调兄、长和弟、幼之间的尊卑关系和等级差别,但另一方面,其中的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对这种规矩和礼法的长期践履和潜移默化中,个体的秩序习惯和规则意识必然会得到持续滋养和不断强化,从而使其在家族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知礼懂礼、进退有度、言行有据。正如《孝经》所言:“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同时,悌德也是古代社会理想人格的必备德性。子贡曾问孔子怎样做才能算作“士”?孔子在回答中把“士”的要求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第二个层次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第三个层次是“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孟子也说:“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孟子·尽心上》)士和君子,皆为中国传统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虽然在其序列中处于不同的位阶,但是都堪称道德榜样,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都能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对社会风尚进行引领和导向。

正因为悌德具有如此作用,故而悌德不仅是维护封建宗亲关系的重要纽带,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能够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安定、国家长治。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3.悌德的养成还有利于个体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的养成

在传统中国,由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伦理化的国家管理模式,适应于家族宗亲关系的伦理规范,在向外推移之后,往往就能够适用于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推演而成国家道德,如最著名的“移孝为忠”的道德政治理念,“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

基于此种思维范式,思想家们都非常相信由家族伦理的道德训练开始,在具备了成熟的家族美德后,就可以导引出成熟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并由此带来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礼记·乡饮酒义》)“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在此意义上,孟子一言以蔽之,“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既然以孝悌为代表的家族伦理,是形成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的基点,因此就必然得到至高的礼遇和充分的高扬,汉文帝曾下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汉书·文帝纪》)。近代孙中山先生亦云:“国民在民国之内,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才自然可以强盛”(《三民主义》)。可见,在他们看来,孝悌并非仅限于一家一族内部的狭窄范围,而是可以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这一观念直至近代仍具有广泛的认同度。如20世纪初梁启超曾在《新民说》中对“私德”“公德”的关系问题进行过系统论述,他强调“公德者,私德之推也。”其逻辑理路可谓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如果忽视掉私德和近代意义的公德在接构上的实践难题,则在良好的私德培养必然有利于公德的培养这一点上,当为共识。再如当前践行孝悌与养成官德的关系,以及是否应该把“孝道”纳入官德考察的范畴等问题,已然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或许把“孝悌”与否作为官员提拔的重要标准,尚存争议;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家庭内部若无“孝悌”之德,则其官德也绝无可能达致善美,应为共识。所以,良好公德与官德的培养,与善事父母、善事兄长的“孝悌”观念必然是紧密相联的。

[注 释]

①[清]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中说:“徐氏曰经典通用弟,按悌盖涉恺后人并加心,汉碑已有悌。钮新附考。樊毅修华岳庙亦有悌,知汉人已别。郑新附考。”第105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②此意在多处古籍中可见,如成玄英《庄子疏》“天运”篇中“夫孝悌仁义”一句的注释;再如赵岐《孟子章句》“滕文公下”篇中“出则悌”一句的注释。

③古代的“知”与“智”在内涵上有相似之处,主要是指道德认知与道德理性。

④友是于兄、于长方面的伦理规范的总名。

[1]陈棣方.说文解字新附字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原编者:王力、岑麟祥、林焘等,增订者: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6]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织编写.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 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项目“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与青少年道德培养”

猜你喜欢

孝悌孟子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病榻侍母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