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非遗传承新视野
——以钢琴改编古琴曲《梅花三弄》为例

2016-02-02朱昊冰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梅花三弄古琴音色

朱昊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性课题。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非遗传承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发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古琴艺术为例,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保持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同时又将其传承与发展。

一、古琴文化地位、历代传承方式及发展现状

古琴,这件仅有七根弦的乐器,烙印着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品性。中国文人“琴棋书画”中的“琴”居“四艺”之首,不仅代表音乐,也合指乐器。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古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琴论》曰:“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后狭,象尊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琴就和文人阶层紧密结合,它兼具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审美准则的共同底蕴,在中国古代文人阶层中备受推崇,广为流传,从而成为特定阶层的一个符码。古琴也因其独特的悠然音色,成为古代隐者的情感寄托。到魏晋时期,古琴成为表达个人心性之器。

清朝末期,由于一系列的社会巨变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古琴逐渐失去了曾与其密不可分的人文环境,琴社日渐衰败,习琴研究每况愈下,制弦工艺也慢慢失传,使古琴一度成为绝学。抗战时期的社会动荡造成了古琴文献大量失散,习琴者失去安稳的古琴传习场所。

在这样的时代,涌现出了一批满怀文人情愫的艺术家,共同呼唤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1919年仲秋,由苏州著名琴士叶璋伯同怡园主人顾鹤逸组织的怡园琴会成为古琴艺术进入近现代的标志。各地名家汇聚一堂,切磋琴艺,并刊行了《会琴实记》。此后,各地琴社相继出现,极大促进了古琴艺术跨地区的传播与交流。新中国成立以后,古琴也逐渐被纳入专业课程,走进高校。

201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也由此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可识别的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活态流变,是继承与变异、一致与差异的辩证综合。在它的传播过程中,常常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相互融合,从而呈现出继承和发展并存的状况。

古琴近千年来的传承,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古琴的传承历来以“人”为载体,传承人肩负着创造与传播活态音乐的使命。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同时,琴谱在古琴传承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减字谱的发明,为琴艺传承提供了保障。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减字谱,是由传统古琴谱简化而来。谱面只是标明左右手指法,并无音高与音节的记录。在传承过程中,是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演奏及吟唱用心进行模仿,才能将琴曲完整记录下来。因此,师徒之间在遵守师道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心灵层面的交流。老师不仅是教授琴艺,更是培养琴德。古琴传承也因此而神圣,成为一种自我修行、体悟心灵的生命体验。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传媒传播方式下的古琴渐渐演变为大众文化,唱片、影视作品、网络传播成为解读古琴文化的新媒介,并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了古琴文化的接受方式,从属于特定阶层的小众文化演变为大众文化,并赋予了古琴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然而古琴在新时代广为传播的同时,琴者身份转化,琴艺职业化也造成了古琴文化内涵传承的缺失。当今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是:如何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进行传承,在发展中保持传承。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保护本体风格及文化基因,亦是我们面临的课题。在全球化语境下,非遗的保护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矛盾冲突,但又正是这样的矛盾冲突构建了古琴文化开放性的张力。以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梅花三弄》为例的音乐作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现多元话语的和谐发展和内外兼修的人文阐释。

二、王建中与《梅花三弄》新编

《梅花三弄》是中国古琴曲的代表作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据明代朱权所编《神奇秘谱》记载,《梅花三弄》原是一首笛曲,最早由东晋桓伊所奏。“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则是《神奇秘谱》对该曲形象的描述。明代《伯牙心法》曾记载:“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意指此曲的主题旋律出现三次,但出现在不同的徽位上。整曲借物咏怀,分别透过古琴不同的音色,表现了梅花的清幽高雅、坚强不屈、傲骨芬芳的品质,借此赞颂文人雅士的高尚品性。

中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1933-2016)于1972年将此古琴曲改编成钢琴曲。古琴和钢琴这两件在东西方音乐文化中分别扮演极其重要角色的乐器,在构造、律制、音色、奏法、演绎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又超乎寻常地能够在意蕴和情境上融会贯通。也正因此,非遗背景下的古琴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寻求全球化的传承。

王建中的钢琴改编作品《梅花三弄》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对古琴音色的模仿。古琴以泛音、散音、按音三大音色为特点,分别被称为“天声”“地声”“人声”。钢琴改编曲的引子,就以低音区八度的吟唱,传递出古琴散音所特有的深远、雄浑、厚重,有如钟磬之声的“地声”,将整曲笼罩在安静悠远的气氛中。紧接着在古琴曲主题第一次出现时,作曲家充分利用钢琴高音区轻灵的音色,在平行的五度音程下行中,勾勒出飘逸、空灵,仿若天籁之音的“天声”。在随后的两次主题呈现中,作曲家分别运用了四度音程及琶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琴的泛音音色。王建中在该作品中还运用独创性的记谱方式,以要求演奏者在连续性的四个十六分音符中,在第一个音演奏后,对其进行保留,继续演奏第二个音,待第三个音(即重复第一个音)时,只需以按奏的方式表现,从而在钢琴上生动再现了古琴的按音,营造出细腻、柔润而略带忧伤的效果,令人惊叹地在一件西方乐器上描绘出东方乐器所特有的极似吟唱的“人声”。

钢琴曲《梅花三弄》不仅仅将古琴作品的特有音色模仿得淋漓尽致,更是对其精神内涵和人文意境进行了保护和传承。作曲家采用古琴曲的单线型旋律的同时,辅以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立体多层型,而这丰富的织体竟是如此恰到好处地将古琴原曲的韵味呈现出来。如钢琴作品中第二次主题后的插部,王建中运用复调手法描绘出梅花争相开放的情境;如古琴上空弦和泛音所连接的音域间的大跨度,和钢琴宽广音域所营造出的气氛不谋而合。笔者最为喜爱的是钢琴作品中的尾声。在经历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后,所有的情感在这里凝练和升华。作为二度创作者的演奏者,在此刻可以尽享古琴文化中的“琴人合一”“大音希声”。所有的休止符最好地诠释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小二度装饰音的婉转则带来那余音缭绕,伴着高音区的五度音程的主题最后一次呈现,仿佛将我们带回千年前的悠悠天地,物我两忘……

结语

王建中古琴名曲《梅花三弄》改编的同名钢琴作品是打开非遗走向世界的一扇窗,无论是在中西交融的特色上,还是音乐内涵的表现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它让中国非遗音乐文化在保留民族韵味和独特中华审美情趣的同时,以西方乐器为载体,走向国际,从而真正成为全球化世界中一枚独特的标签。

猜你喜欢

梅花三弄古琴音色
魏泽怀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梅花三弄 一壶好茶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