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季梁论小国怎样才能敌大国

2016-02-02吴名岗

孙子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楚军小国楚国



季梁论小国怎样才能敌大国

Ji Liang’s Review on How a Small State Becomes a Powerful One

春秋时期有个随国,随国在今湖北省随州一带,是与周王同姓的姬姓诸侯,与在今江陵一带的楚国相近。楚国属“蛮夷”之国,《诗经·鲁颂》说:“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荆”就是指楚国,是个最先不听从周王领导,自行其是的诸侯。春秋初期,楚国开始强大,不断侵犯周围的小国,小国如何自保已经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了。

季梁是随国的贤大夫,精通政治、军事,是个知彼知己,料敌如神,很有才能的军事家。他正直正义,坚持原则,不会阿谀奉承,一心为人民和国家着想,并不很受随君喜欢。

楚伐随。随派使者问楚:“我随国一向与邻为善,不曾沾惹贵国,今以兵临境,这是为什么?”楚君说:“我属蛮夷之国,现在诸侯都背叛了周王室,相互侵伐杀戮。我有强大的军队,想看看周王是怎样在中国行政的?请王室尊我为王,不然,就别怪我侵伐了。”楚君根本不讲道理。使臣向随君回报了楚要求随国为其向周王请求“尊吾号”的要求。为了自保,随君愿意替楚国向周王室提出这一请求。季梁说:“如果周王真的尊奉楚国,那楚国就会更名正言顺的欺压我们了。不过,我想,王室不会尊楚。不如回绝楚国的要求。”随君不听,派人向周王室转达了楚君的请求,王室不听,随人把结果告诉了楚国。楚君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①因此楚君自称武王。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随,驻军于随国的瑕地,派大夫薳章到随国表示可以与随讲和,借此查看随国的反应,以决定下一步的对策。随国也将计就计派少师到楚营察看楚军动静以采取行动。

薳章走后,楚武王与将军斗伯比、熊率且比等预判并讨论对随战略。斗伯比说:“我楚军在汉水以东的扩张之所以受到严重阻碍,是我们自己的策略造成的。我们使三军强大,装备精良,以武力威胁汉水以东诸侯,各国畏惧我楚国就联合起来共谋防备我国,所以难于离间各国的关系。汉东这些国家中随为大,如果随国骄奢自大,必然瞧不起小国,这就会与其他小国的关系疏远。随国与其他小国不和,才会有利于楚国。楚国的少师自己不了解自己,傲慢自大。请君王把我军临时重新编制,把老弱兵卒集中在一起,以展示给随少师看。少师本来就自以为强大,看到楚军羸弱必然更自以为强而卑视我军,这样就就可以诱使随军追击,我们就可以击败随军了。熊率且比说:“有季梁在,这样的计策瞒不过他,这有何益?”斗伯比说:“季梁虽足智多谋,能识破我们的谋略,但他并不受随君的宠信。少师自以为大,什么都不懂,但得随君信任,即使这次不起作用,但能使少师自以为对我军的观察正确,今后随君可能会听从少师的,所以我军示弱以作后图。”楚武王听斗伯比之计,“毁军以纳少师”。②随少师看到楚军那些老兵残将穿着破旧的甲胄和被修理的兵车,心中暗暗自以为是。

少师回到随营,请求追击楚军,随侯听信少师之言,准备下令追击。季梁谏止随君说:“现在的楚国正日益强大,少师看到羸弱的楚军,是楚王故意示弱以引诱我军,国君切不可上当。臣听说小国能对抗大国,只有在大国昏乱小国得道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国君以及各级官吏做好各项有利于人民的工作叫忠民。负责向祖先神主祝告的官员不虚报君功君美,不虚报祭品的多少和嘉美为信。供奉祖先的牺牲、果品、酒肴都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没有人民的劳动果实,拿什么供奉祖先神主?人民 ,神之主也。所以圣明的国君先让人民安定幸福,然后再致力于虔诚的供奉祖先之神灵。现在人民受饥挨饿,生活困苦,人心散乱,不满政府,君虽独自丰盈富裕,这能有何福?以无道之小国去对抗强盛的大国,只能是自取灭亡,自招其辱!”

随君听季梁之谏,没有追击楚军而是答应和好,武王知随军有备,也只好退去,楚、随两国暂时修兵共处。随君对内整顿吏治,修明政治,访贫问苦,开仓赈民;对外加强与诸姬姓小国的联系和团结。因此,楚国不敢继续伐随。随国上下团结和睦,而少师却因为国君不听其计而烦闷不乐,尤其恨那个敢向国君进谏、反对自己计策的季梁。

故意毁军示弱以诱敌,在春秋初年已经常用。这被后来的孙武总结为:“能而示之不能”。不但楚武王能用此计,季梁亦能识破此谋,可见当时已不新鲜。小国怎样与大国相处,是个古今难题。大国称霸不是易事,小国无道且欲称霸,能有几个不亡?季梁的话在当今世界仍有现实意义,值得思量!

注释

①《史记·楚世家》。

②《左传·桓公六年》。

(吴名岗 编写)

猜你喜欢

楚军小国楚国
小国名企斯太尔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庸国的灭亡
小燕子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齐鲁大地诸侯小国大发现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