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科技信息

2016-02-02

浙江电力 2016年7期
关键词:火电可靠性发电

电力科技信息

2016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

2016年6月24日,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5年度电力可靠性指标及“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可靠性趋势分析,通报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情况。

2015年度电力可靠性指标主要情况

2015年10万kW及以上常规火电机组(不含燃汽轮机组,以下同)加权平均等效可用系数为92.57%,比2014年增加0.61%。火电机组台年平均利用小时为4 426.15 h,比2014年减少474.11 h。2015年常规火电机组共发生非计划停运576次,非计划停运总时间为42 259.81 h,台年平均分别为0.34次和24.44 h,较2014年台年平均减少了0.14次和8.56 h。

前三类非计划停运即强迫停运发生549次,强迫停运总时间38 080.54 h,占全部火电非计划停运总时间的90.11%。强迫停运台年平均分别为0.33次和22.85 h。

2015年全国常规火电机组台年平均备用小时为1 867.55 h,比2014年增加545.9 h,且各区域机组备用时间均在近1 500 h以上,是“十二五”期间备用时间最长的一年。

2015年参与可靠性统计评价的100万kW火电机组67台,均为燃煤机组,比2014年增加7台。2015年等效可用系数91.24%,比2014年提高了0.33%。“十二五”期间等效可用系数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利用小时台年平均4 977.01 h,比2014年减少362.3 h。前三类非计划停运共13次,前三类非计划停运时间共2 294 h。

2015年4万kW及以上容量的水电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系数为92.05%,比2014年减少了0.55%;水电机组台年平均利用小时为3 593.33 h,较2014年增加了72.89 h;水电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运238次,非计划停运总时间为4 268.26 h,比2014年减少了2 361.07 h;台年平均分别为0.27次和4.82 h,较2014年台年平均减少了0.03次和4.22 h。

前三类非计划停运即强迫停运共发生169次,总计2 076.21 h,占全部非计划停运总时间的48.64%。强迫停运台年平均为0.19次和2.35 h,比2014年分别减少了0.03次和2.52 h。

2015年纳入可靠性统计的20万kW及以上容量火电机组的5种主要辅助设备,即磨煤机、给水泵组、送风机、引风机、高压加热器(以下顺序同此)的台数分别为5 830台、3 332台、2 388台、2418台、3 626台,比2014年分别增加321台、222台、144台、161台、203台;可用系数分别完成93.71%,94.29%,94.10%,94.03%,94.22%。可靠性中心从2010年开始启动了对全国20万kW及以上火电机组电除尘器、脱硫系统的可管理评价工作,参与统计的设备由2010年的电除尘器693套到2015年的1 586套,脱硫装置由2010年的543套到2015年的1081套,2015年电除尘设备、脱硫系统可用系数分别完成93.20%,93.96%。

2015年全国电网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13类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电网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可用系数为99.600%,同比上升0.108%;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可用系数为99.887%,同比上升0.030%;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可用系数为99.953%,同比上升0.027%。

2015年,全国20个系统额定输送容量总计71 024 MW,直流输电线路总长度21 032.72 km,合计能量可用率为 95.220%、能量利用率为50.61%,强迫停运总计28次,与2014年系统合计值相比,能量可用率增加1.322%、能量利用率增加1.5%,强迫停运增加2次。全国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情况稳定。

2015年全国10 kV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RS1为99.88%,平均停电时间10.50 h/户,预安排和故障平均停电时间占比7∶3,用户平均停电次数2.52次/户。其中,城市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RS1为99.953%,平均停电时间4.08 h/户;农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RS1为99.855%,平均停电时间12.74 h/户;城市供电可靠率比农村高0.098%,平均停电时间相差8.66 h/户。

“十二五”期间电力可靠性指标变化趋势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国主力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始终维持在90%以上的高位,10万kW及以上容量等级火电机组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已降至0.4次以下,可靠性水平明显好于国际同类设备。其中,各容量等级大型燃煤机组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均下降50%以上,全年“零非停”机组成为主流,最高创下了在网连续运行超过1 000天的记录。

全国电网220 kV及以上主要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变压器、断路器、架空线路3类主要设施可用系数较“十一五”分别提高了0.254%,0.126%,0.443%,相当于设施年平均可用小时数分别增加了22.25 h,11 h,38.82 h,可用系数普遍高出北美3%~5%。全国直流系统强迫停运率下降1/3。

全国城市、农村用户供电可靠性呈稳步上升趋势,平均停电时间下降了50%。其中,城市用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从10 h以上降到了5 h以内,农村用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从30 h以上降到了接近10 h。部分地市级电力公司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进入1 h内,实现了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来源:中电联可靠性管理中心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太阳能风能混合发电装置

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的科学家研发了一款混合发电装置,能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对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困难的边远地区居民点的供电更具重要意义。

该装置的主发电装置为混合式垂直轴流式涡轮机,其内侧的叶片上装备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能在风力发电轮机转速较低时可以增强其转速,也可直接输出到储能装置或并网外送。

据称,该发电装置的多项参数优于国际同类产品,风力发电加太阳能发电使得其发电效率超过现有风力发电装置15%~20%。此外,由于内部结构简单,发生故障时很容易修理。

在光线和风力足够时,其发电效率能达到300~500 W,即年发电可达4 MWh。其理论运行寿命预计不少于20年。

来源:科技部

猜你喜欢

火电可靠性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火电施工EPC项目管理探讨
摇晃发电小圆球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摩擦发电
向下的火电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