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画面意识提升阅读教学质感的探究
2016-02-01丁龙英
丁龙英
摘要: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将原文本语言文字的信息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要在整体感悟的初读中凝聚画面、在辨析语言的精读中丰富画面、在关注空白的补读中创生画面,从而在凸显画面意识中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感。
关键词:整体感悟;辨析语言;关注空白;画面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34-01
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将原文本语言文字的信息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其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真正走进文本的内在情韵之中,心中自然呈现语言所展示的画面,从而在学生阅读有情、阅读有味的基础上,达成忘我的境界。那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在教学中凸显语言文字的画面感呢?
一、在整体感悟的初读中凝聚画面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其中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画面感。从初步阅读感知环节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思维意识描摹语言文字呈现的画面质态。课堂教学中的初读不是粗读,而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将文本的语言与意欲展现的画面有机整合起来,缩短学生内在身心与文本自身的距离感,从而形成画面感的基本轮廓。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学生在整体阅读了文本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以整体感知的视角说说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有的学生看到了满山的油桐簇拥在一起,还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有的学生则将视角聚焦在文中那流淌的小溪上,尤其是小溪宽窄缓急变化的过程更多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看到了山洞里许多的石钟乳和石笋,置身其中好像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学生阅读文本就是吸收文本信息的过程,而在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时则为学生历练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有效的认知通道。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学生对文本画面的凝聚是个极具个性的认知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认知个性,呵护学生自主建立画面感的过程,逐步将僵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亲切可感、形象直观的立体式画卷,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语言,为自我画面感的铸造奠定基础。
二、在辨析语言的精读中丰富画面
教材文本中,作者为了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极具画面感的言语。这就为阅读教学中品味文本语言、丰富内在体验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感悟与品析这些语言,在强化语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感知的深入化,强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内在意蕴的有效理解。例如,《金蝉脱壳》一文就以细腻翔实的语言再现了金蝉“脱壳”的过程。这一段的描写就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让学生头脑中显现出鲜活的画面,以便将整个动态过程浓缩在学生头脑中。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穿越文本语言的藩篱,感受金蝉在“脱壳”时的具体细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紧扣文本中“抽搐、露、钻、抖动、扑”等动词进行深入体会。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其他类似的动词,引领学生加以类比、辨析。如此教学,学生在比照、辨析、品味、想象的过程中丰富形象的认知画面,还原了学生的认知情境。学生所阅读的就不仅仅是一篇课文,更是一种精神,从而真正以知音身份对话作者,促进学生对遣词造句艺术的理解。
三、在关注空白的补读中创生画面
在语文教材中,作者为了营造更好的表达效果,常常在创作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文本的留白,而这些留白之处正好给予了学生想象的机会。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这些留白,引领学生以自己的意识与思考对描述的画面进行再创造。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创造性理解,更可以促发学生内在感受丰盈文章的画面感。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以彭德怀下达命令枪杀大黑骡子为线索,表达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尤其是对战士们深切的爱。特别在最后环节中,彭德怀听到一声枪响之后,缓缓地摘下了军帽。这是整篇课文中情感最为充沛的高潮之处,但作者并没有对彭德怀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作出详实的描写,而是给予了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则引领学生回忆大黑骡子从爬雪山、过草地等一路走来的画面,想象此时此刻的彭德怀将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教师播放适切的音乐,学生在画面的刺激下,内心世界与文本的情境逐渐吻合,内心涌动的话语通过自己的语言悄然地流淌……借助文本情境和具体的语言支撑,深度搭建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得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之中,真正走进了文本人物彭德怀的内心世界,也有了更为鲜明的价值认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有对文本深度的感知与运用,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丰盈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又使得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感受文本语言鲜明的表达效果,其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真正走进文本的内在情韵之中,心中自然呈现语言所展示的画面,从而在学生阅读有情、阅读有味的基础上,达成忘我的境界。让学生在“神入文,文入心”的基础上,亲历文本语言形成的质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旭清.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种方法[J].教师博览,2014(04).
[2]李树华.写话评价:为了儿童“语文力”的生长[J].江苏教育,2015(13).
[3]章丹凤.凸显语用的阅读教学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