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兵学文化的隐形特征及弘扬价值

2016-02-01陈相灵闫秋豪

孙子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兵书兵学战争

陈相灵 闫秋豪

中国兵学文化的隐形特征及弘扬价值

陈相灵 闫秋豪

中国兵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先秦其他文化相比,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虽然在大众的视野中,它不是显学,但却拥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分析中国兵学文化这种隐形特征,全面了解中国兵学文化的价值,有利于传承弘扬兵学文化,实现中国文化创新发展。

兵学文化 隐形特征 弘扬

中国兵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当人们谈及中国传统文化时,主要讲儒、道、释三家,似乎把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兵学文化给遗忘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就曾认为,像《孙子兵法》这样的兵家著述,是不可以作为哲学史史料的①。虽然这种评价是在特定条件下说的,但也道出了部分学者对兵学的一定看法。事实上,中国兵学文化极为重要,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它;但另一方面,兵学文化有其特殊性,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适用性并不像儒家和道家等学说那么广泛,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准确地说,它具有文化的隐形特征,在当代,要弘扬中国的兵学文化,就要了解这一特征。

一、中国兵学文化隐形特征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

中国兵学贯穿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经历了一个由倍受尊崇到隐形发展的流变过程。从上古到西周的近三千年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②,战争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占据着显著地位。春秋战国是大国争霸的时代,战争催生了兵学理论的创新,兵学文化百家争鸣、蓬勃发展、高度繁荣。从总的形势看,秦汉以降,兵学由民间走进官府,兵学文化渐渐成为一种隐形文化。

(一)社会历史的曲折发展客观上促成了兵学文化隐形特征的形成

纵观中华文明史,可以清楚地发现,兵学文化在乱世往往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而在改朝换代的治世,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则成为社会的主流。

上古时期,华夏部落与东夷部落以及黎苗部落之战、商汤灭夏桀之战、姜尚阴谋翦商等战争,是《尚书》《山海经》等上古历史、神话文献的主要内容。进入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文化上,官学下移,私学勃兴,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由于战争胜败,直接关系到各诸侯国的存亡,兵学成为各个阶层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一时期,诸侯们也大都明白“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③的道理。著名兵家孙武、范蠡、司马穰苴、吴起等都是影响一个诸侯国兴衰的关键人物。军事教育也在这一时期走向民间。战国时期,兵学大师鬼谷子专门办学收徒,他的学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也都是列国争相延揽的军事外交人才。这一时期,军事家从“三代”战争、争霸战争、统一战争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军事理论。与此同时,专注于治国之道的其他诸子也都参与兵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思想观点。以《孙子兵法》的产生为标志,中国兵学文化在春秋末期趋于成熟。

秦汉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经历了先秦数千年战争的洗礼,人们对战争的破坏性、惨烈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追求大一统的目标已基本成为社会共识。在太平盛世,兵学文化的弱化现象有一定土壤,先秦人人论兵的社会现象不复存在。特别在宋代,统治集团在文治和武功二者之间,往往优先选择文治之策。但当战争来临时,又渴求兵学的繁荣发展。这种间歇式的发展模式,使兵学文化在特定时期从前台走向幕后,虽然也有人不时否定兵学的价值,但总体而言,兵学只是从幕前退到幕后,它的重要性并未从根本上动摇。

(二)统治阶级对兵书的垄断是兵学文化隐形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

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资源的配置权力,其政策导向直接决定着兵学文化发展的命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面对战争的威胁,采取各种手段,吸引兵学人才,甚至对军人、勇士都给予极高的待遇。秦国就规定“富贵之门必出于兵”④,直接导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颁布了挟书令,但秦律只是禁止儒学传播,对百家学说并没有过多禁毁,兵学发展受到的影响不大。然而从西汉开始,统治阶级一方面采用开办太学等手段,吸引读书人研究儒学;另一方面,认为“教人战斗之术,殆非所以驯致升平也”⑥,严格控制兵学研究和军事教育,兵学逐渐成为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知识,兵学文化的发展被限定在很小范围,即使民间有兵书写成,也多隐去姓名,假借前世贤人。为了巩固对内统治,统治阶级把兵书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去认识,各朝各代对兵书的管控成为一种常态:有的是明禁,有的是暗禁;有的是只禁不征,有的是“寓禁于征”;有的是外禁内不禁,只许官藏,不许私藏。如汉代建国后,加强了对兵书的管理,并命“张良、韩信次序兵法”⑦,共得182家,最后只留下35家,这是第一次“寓禁于征”。曹魏明确规定“科禁内学、兵书”⑧。唐代《唐律疏议》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⑨。同唐代一样,宋代在开国之初对兵书也是严格管理,太祖、太宗时代沿袭唐代的禁令,禁止民间私自学习。宋神宗开始,设立武学,建立军事教育制度,同时下令精选校理《武经七书》,下令刊刻,作为武学教材。即便如此,从北宋神宗到南宋末年的二百余年间,宋代对兵书的禁毁不少于86次⑩之多。清乾隆时期,国家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号召,以弘扬“千古同文之盛”为幌子,在征集图书后实施禁书,兵书是被禁毁最烈的图书之一。仅以明代兵书为例,见于各种著录的明代兵书有1023种,但收入《四库全书》的仅有5种。虽然有的朝代(如宋、明、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不得不开始提倡对兵学著作的整理学习,对兵学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兵学文化在社会上的的广泛性远远低于儒、道、释等其他各家学说。

(三)传统战略文化的内向型特质强化了兵学文化的隐形特征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和延绵不断等特点,同时也有大陆农耕文明特有的内向型特质。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所言,文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挑战——应战”问题。中国较早完成了向农耕文明的转型,进而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由于战争往往意味着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极大破坏,这不符合人们的期望,中国战略文化逐步表现出非扩张、非暴力的价值取向。

从“三代”开始,“中国战略文化主要是围绕着单一权力中心的更迭(天下兴衰)而展开的,中国战略文化中凸现的是天下情怀与道德的意义。”尽管春秋战国的乱世彻底摧毁了周朝的各种制度,但三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却在儒家身上浴火重生、发扬光大。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这种儒家的文化偏好最终发展为一种主导型的文化精神。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过度夸大了道德的力量,从而导致有些朝代“强调安定比发展更为重要,强调保持国内和睦、稳定和繁荣比攻取他国领土(特别是那些比周边地区更远的地区)更为重要。”这就更加固化了兵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当中的非主流地位。

同时,中国兵学思想在先秦已经成熟,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没有脱离农耕文明的战争土壤。传统的中国兵学思想,在近代以前,也基本满足农耕社会的作战需要,其形不显本身也是其隐形特征的表现之一。

二、战争威胁是中国兵学文化重要地位毫不动摇的重要原因

尽管中国兵学文化有隐形的特征,但兵学文化的崇高地位却未动摇。中国是战争频发的国度,有记载的战争就有两千多起。即便是在治世,中央政权也往往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威胁。有时这些战争直接影响到中央政权的生死存亡。早在先秦,孙子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司马法》也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除了兵家重视战争外,孟子指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思想家的战争观,一直影响着后世。即使宋代崇文抑武,苏轼也表达了类似的认识,他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由此可见,历朝历代,无论是君王,还是朝臣大夫,都不敢忽视战争威胁,这就奠定了兵学文化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

战争始终是兵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是兵学文化存在发展的最根本动因。春秋战国连绵不绝的战争,是先秦兵学文化繁荣的关键。汉、唐在开国之初分别面临匈奴、突厥的威胁,汉武帝、唐太宗等人十分重视兵学的学习和军事人才的培养。汉武帝就曾多次要求霍去病学习兵书,并命令杨仆整理兵书。唐太宗本人就是一流的兵家,经常和李靖交流兵学思想。这些举动推动了兵学文化的发展。清末,中国长期面临来自海上与陆地多方向、多形式的威胁,中国兵学文化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迎来了一次大发展、大变革。尽管这些变革没有成功,但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为标志,中国兵学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兵学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再次显现。

三、在当代,弘扬兵学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与崛起,离不开文治武备。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兵学文化是重中之重。从文化的源头讲,中国兵学文化源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根植于夏商周三代文化沃土。中国兵学文化的载体——兵书,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它所包含的巨大智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今天传承弘扬兵学文化,就在于它在社会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在军事领域,兵学文化对现代战争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中国兵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既有战史兵法、军事制度等内容,也有军事工程、军事地理、科技装备等军事技术方面的内容。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经典战法、技术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但其蕴含的军事思想、思维方法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学,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创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从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的实践和他的理论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孙子所讲的国家战略层面的文武、利害和用兵层面的主客、速久、全破、攻守、奇正、虚实、分合、众寡等问题有极为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成功运用《孙子兵法》的“用间”思想,用金钱收买共和国卫队将领,迅速达成了战争目的。前步兵军官马克·麦克尼利在其著作《孙子与现代战争方法》中说:“这绝对不是巧合”,“《孙子兵法》是高层军校学术的必读书,已经融会到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学术中。”因此,弘扬兵学文化,是当代军事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在政治、经济领域,中国兵学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著名军事史学家钮先钟指出:“从方法学的观点来看,战略研究是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或者途径,即为历史、科学、艺术、哲学。”这种观点同样可以推广至整个兵学领域。中国兵学的许多内容在政治、经济领域也具有适用性。

把中国兵学的思想应用到政治、经济领域当中,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社会风气。根据《越绝书》记载,文种向越王勾践提出的灭吴的总体战略“灭吴九术”,其核心内容就与《六韬》中的“文伐”暗合。《史记·货殖列传》也记载,范蠡、白圭等人都把兵法用在商业领域获得显著成功。白圭在讲述经商成功经验时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之行法也。”

在当代,大国政治外交、企业经营管理中对兵学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制定了加速前苏联垮台的秘密战略计划,最终得以实施,使得苏联很快解体。计划的要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六韬》中的很多思想相契合。在当今中国企业界,马云、任正非、雷军等著名企业家在其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和人才使用中,运用了很多中国兵学的智慧。日本的很多工商业巨子都相信中国兵学能够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指导,这也是日本在多次经济危机之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在社会领域,兵学文化中的尚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代战争史既是一部思想史、战略史,也是一部斗争史、爱国史、英雄史。蕴藏于中国兵学文化深处的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尚武精神既不等同于穷兵黩武、好战斗狠,也同纳粹主义、武士道精神和霸权主义有本质区别,它根植于以“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为灵魂的兵学文化之中,体现的是文德与武功的有机结合。

秦汉时期,民风习俗尚武图强,从军入伍是士大夫子弟的光荣选择,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被视为民族英雄,军事家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万里封侯的事迹也广为流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很多年轻人的人生追求。唐朝前期君臣多半具备激扬奋烈的武人气质,就连宫女也常跃马学打马球,文臣也大都有一身武功。唐太宗李世民统兵打仗,虎牢之战时,曾亲自带领几名亲随到窦建德营地侦察。在这种风气带动下,初唐文人的诗歌大都充满尚武的豪情。宋代开始,文治之风日盛,尚武精神日下。即使是明成祖朱棣这样习于戎马的帝王,在臣子向他进献兵书时都说“好武岂盛德事?”清初虽然好武之风渐兴,但自八旗军入关之后,尚武之风渐退,朝廷不得不设围猎场,以保持八旗子弟好骑善勇的传统。但在清末,清军面对西方列强,往往不战而退、不战而降。在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渐渐觉醒,低迷的尚武之风被无数牺牲的仁人志士唤起,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兵学文化中的尚武精神更要传承。特别在和平年代,和平思想容易麻痹人们的头脑。此外,中国兵学的丰富内容,由于其特殊性并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但尚武精神和谋略智慧,却是全民族的精华所在,这也是在今天弘扬、传承、创新兵学文化的价值所在。

注释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② 左丘明著《左传》成公十三年,杨柏俊编校,中华书局,第861页。

③ 孙武著《孙子兵法》谋攻篇,十一家校孙子刻本。

④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第十七《赏刑》,中华书局,1986,第105页。

⑤ 韩非著《韩非子》第四十九,《五蠹》,中华书局本。

⑥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一○四,《晋纪二十六》。

⑦ 班固著《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⑧ 陈寿著《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

⑨ 长孙无忌等编《唐律疏议》卷九《职制》。

⑩ 林平:《宋代禁书分期述略》,《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此文为作者在2016年3月2日山东孙子研究会举办的“中华文化与孙子兵学学术论坛”上发表的论文)

(责任编辑:周亨祥)

Implicit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ing Valu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Chen Xiangling Yan Qiuhao

The Chines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ultures of the pre-Qin period, it occupies a special position. Despite that it is not a famous school in the public views, it own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at other cultures are not able to replace. To analyze the implici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and make a full understanding, it is beneficial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and realiz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Military Science Culture; Implicit Characteristics; Carry Forward

E8

A

2095-9176(2016)03-0025-05

2015-11-3

陈相灵,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国防大学孙子兵法研究中心秘书长。闫秋豪,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兵书兵学战争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 孙子兵学与建军之路征文”启事
战争
“兵学泰斗”——蒋百里
古代兵书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