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加工企业皮棉质量面临的难题
2016-02-01杨和平
■杨和平
〔第八师142团第二加工厂,新疆石河子832000〕
棉花加工企业皮棉质量面临的难题
■杨和平
〔第八师142团第二加工厂,新疆石河子832000〕
随着棉花市场的逐步放开,进口棉以优质低价严重冲击国产棉的市场,而国产棉习惯了国家的统购统收,对于皮棉加工质量的严格要求仍然较多地停留在口头和纸上。目前,国产棉的市场销售形势非常严峻,而影响皮棉质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棉纤维长度问题
近年来,随着棉花销售进入市场,皮棉质量决定了销售价格,尤其是皮棉的纤维长度更是决定了皮棉的市场销售前景。棉纤维长度与棉纱品质的关系密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较长棉纤维纺成的纱强度较大,可纺的纱较细。这也说明为什么棉纤维长度低于27 mm的皮棉几乎无人问津,而长度超过28 mm的皮棉却销售一空。影响皮棉纤维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脱叶剂使用时间的影响
过早使用脱叶剂,棉纤维自然成熟程度相对就差,内在物理性指标也受到了影响。
(二)回潮率的影响
籽棉回潮率高时,在加工过程中,棉纤维的强力提高、刚性降低、摩擦系数增大。棉纤维与所附杂质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纤维与加工机械之间的摩擦力都增大,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之间会更多地缠绕、扭曲,纤维长度受到损伤,致使籽棉中产生较多的棉结、索丝,毛头率增大,造成清杂困难、加工效率低。
(三)加工过程的影响
机采棉经过加工后的皮棉很难达到人工采棉加工后的等级,这是因为机采棉的含杂率较高,加工过程中如果回潮率控制不当,加工出的皮棉等级就会偏低。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增加杂质清理道数,虽然皮棉外观形态得到改善,但是棉花的纤维长度受到了损伤,纤维强力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异性纤维问题
(一)异性纤维的分类与分布
棉花中夹带的异性纤维从棉纺织厂分拣出的类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化纤编织袋(带)丝、塑料丝,第二类是麻、棕丝,第三类是毛线、开司米绒丝,纺织企业称之为“三丝”。其中以第一类危害较大,化纤编织袋(带)丝多为白色,经锯齿轧花机的锯片扯碎后,由气流管道输送打包,无规律地分布于棉包中且颜色、密度同棉纤维接近。对棉花加工企业来说,异性纤维的影响有时远远超过工艺、原料因素对棉纱质量的影响。
(二)杜绝异性纤维已成为棉花加工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在采摘及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采摘、晾晒、交售棉花时,应戴棉布帽子、穿棉布服装,用棉布口袋盛装棉花,用棉绳棉线绑扎棉袋口,禁止使用化纤编织袋等非棉布口袋盛装棉花,禁止使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棉袋口。晾晒籽棉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强防护管理,防止混入异性纤维。同时收购籽棉时应当对交售者籽棉盛装物、绑扎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使用化纤编织袋、有色棉线或非棉线等物品的,就拒绝收购。收购过程中发现籽棉中混有异性纤维、色纤维及其他危害性杂物的,应当责成交售者挑干净后再收购;交售者拒绝挑拣或挑拣不干净的,可以拒绝收购或由收购者挑拣干净后根据异性纤维含量相应降价收购。已购进的籽棉在上垛前组织人力进行检查,发现异性纤维及时排除。在籽棉收购、运输、存放等环节,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异性纤维混入。
上述两大问题都不是新问题而是个老问题,那么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棉花加工厂经营观念问题呢?笔者认为两方面都有。棉纤维长度是技术问题,主要受棉花生产过程中的采摘期控制和棉花加工厂对加工工艺的调整控制影响;而异性纤维主要是棉花产业链中相关人员的认知和棉花加工厂的技术问题。
棉花加工企业如果要发展、生存,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