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们

2016-02-01

国际汉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汉学比较文学

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已经成为国家之重大任务,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与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正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的深入研究,深化中国典籍外译、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等领域的合作,2016年6月23日至24日,“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世界亚洲信息研究中心、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共同协办。本次会议既是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尤其是在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领域内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国家战略,世界范围内不同文明、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日益迫切的时代语境下,国内学界面向未来的一次反思和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观点深刻,影响必将深远。其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和“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的要求与指示。海外中国学和汉学研究受到高层的关注和重视,正是这一学科和研究领域不断发展的有力佐证。在国内外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中国文化研究日渐壮大,蔚为大观,成为国内学术界最近30余年来最为重要的开拓与进步之一。

自20世纪30年代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出版以来,国内学界开始系统地梳理国际汉学和中国学的研究。而这一学术脉络在建国后的承接延续则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年社科院的孙越生先生和北京大学的严绍璗等诸位先生,即开始基础资料编撰工作,先后出版了至今仍是该领域的学者案头必备的《国外中国学》《苏俄中国学家手册》《日本中国学家手册》等工具书。与此同时,他们还致力于该研究方向的学科化建设的努力之中。在此期间,严绍璗先生的贡献和成就最为突出,不仅成为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奠基者,也成为整个国际汉学和中国学研究的引领者,他的思路与方法至今仍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有些理论还具有超越时代的独创性价值。此外北大的李明滨先生、社科院的耿昇先生则分别在苏俄汉学和法国汉学研究领域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和努力,阎纯德先生则关注汉学研究日久,以学者和诗人的双重身份,倾尽个人之力,开创了《汉学研究》,建立了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出版了《列国汉学书系》,勉励同仁、提携后辈,德才兼备、遍受赞誉。

学术无法独立于时代之外,国内学者关注国际汉学(中国学)领域并取得开拓性的成绩,不仅源于个人之努力,更是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面向世界、渴望与世界沟通与交流的政策与姿态联系在一起的。在新的时期,从事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的早期学者无不在献身学术的同时,也将个人的学术情怀与责任融入了民族与时代,通过汉学和中国学的翻译和研究,阐发了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性意义,他们的学术研究也由此成为了当代国家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领域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原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以《国际汉学》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为依托,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文化研究为己任,整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整体学术力量,以全球史的眼光探索和研究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历史与轨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9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严绍璗教授、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中心向培忠教授和华东师大已故的朱政惠教授,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学者一起,在香港组织筹建了“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201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又以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为实体核心,筹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内高校、国家机关、学术团体等联合展开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新研究,深入展开了中外优秀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2016年适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成立20周年,为回顾新时期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历程,进一步推动国际汉学(中国学)的深入研究,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议”。会议期间,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方,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协会几经商讨、慎重决议,以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的名义,设置“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以此谨向该领域的老一辈学者表达后来者对先辈们的敬意与感谢。

四位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分别是北京大学的李明滨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的阎纯德教授、北京大学的严绍璗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耿昇研究员,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的授奖词及获奖者的学术简介如下:

李明滨先生

授奖词:

北京大学教授、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李明滨先生,犹如及时之雨,中苏解冻之后,李先生连推三部俄苏汉学研究著作,勾勒清晰、内容详实,成为该领域必读之作。

他勤于笔耕,著译双丰;他提挈后学,热心助人;他尊重知识、崇尚学问;成为新时期俄苏汉学与中俄文化交流研究的奠基者与开拓者。

鉴于李明滨先生世所瞩目的贡献与成绩,特颁发“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

学术简介:

李明滨,1933生,侨眷,台北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至今。师承著名文学翻译家曹靖华,曹先生主编《俄苏文学史》三卷本(1989年)时,其作为副主编,协助组织编撰和统稿。该书经国家教委审定为高校通用教材,其中第一卷《俄国文学史》于1992年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最高奖)。三卷共获全国高校外国文学优秀奖。

李明滨教授长期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俄罗斯国情学与中俄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我国著名的俄罗斯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俄罗斯学研究所所长、中俄(苏)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普希金研究会会长,国家教委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代表著作有《俄罗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俄罗斯汉学史》(大象出版社,2008)、《中国文学在俄苏》(花城出版社,1990)、《中国文化在俄罗斯》(新华出版社,1993)、《中俄文化交流志》(上海出版社,1998)等。

阎纯德教授

授奖词:

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既长于创作,又长于研究;且对汉学情有独钟,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提携后进,理论上亦有创新。

他创办汉学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等学术重镇,事无巨细,日夜辛勤,又开创《列国汉学史书系》之大业,天下名闻。

鉴于阎纯德先生世所瞩目的贡献与成绩,特颁发“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

学术简介:

阎纯德,河南濮阳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杂志主编,汉学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杂志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黎龙吟诗社副社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曾赴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马赛第一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波尔多第三大学、意大利波伦亚大学、都灵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和语言。这也是他结缘汉学的动力和重要起点。

1993年创刊《中国文化研究》,开设 “汉学研究”“汉学家论坛”“汉学家研究”“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国文化与世界”“中国文学在国外”等栏目。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其第一篇关于汉学研究的文章《汉学与西方汉学世界》,之后又在《文史哲》(2004年10月《文史哲》第5期)发表《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等论文,从历史和文化的演进与嬗变的视角论述汉学的前世与今生,认为当下的“汉学”与“中国学”都可以用西方人传统的称谓“sinology”来表述。

1995年,阎纯德先生成立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创办了《汉学研究》。后又以《列国汉学史书系》成为国内汉学研究的先行者与组织者。

严绍璗教授

授奖词:

严绍璗先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在新时期的开拓者、奠基者和引路人。他开创了日本中国学研究领域,并集诸多“第一”于一身;他硕果累累、著述等身;他基于原典实证,独创“文学发生学”、“变异体”等理论,惠及来者,金针度人。有诗为证:

跨海东渡三十载,日藏汉籍见苦辛;

原典实证变异体,跬步斋里游古今。

鉴于严绍璗先生世所瞩目的贡献与成绩,特颁发“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

学术简介:

严绍璗,194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原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98年7月至2014年9月),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北大外国语学院“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宋庆龄基金会日本学研究奖励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

严绍璗先生长期从事以中国文化为基本教养的“东亚文化”研究,由对象国的“汉学”和“中国学”的研究抵达对象国本体文化的研究,从而进入“跨文化”研究的学术体系,以“多元文本细读”与“观念综合思考”互为犄角,相互透入的“新知识生产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多元文化语境”“不正确理解的中间媒体”和“变异体生成”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理性观念,并以“多层面原典实证方法论”作为实际操作手段和表述逻辑,组合成一个“自我学术理念系统”,被称之为“文学的发生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数届优秀成果奖,中国比较文学会首届优秀图书著作一等奖,改革开放30年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优秀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日本第23届“山片蟠桃文化奖”(每三年世界研究者中评定一人)。2015年4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授予“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

严绍璗先生的学术业绩世所瞩目,在跨文化研究以及国际中国学研究领域内,其主要的成就如下:一、“变异体”“发生学”等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二、比较文学及国际中国学的学科建设;三、以日藏汉籍为中心的原典实证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初版;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2月再版)、《日本中国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与东北亚文化关系志》(与刘渤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再版印刷)(初版荣获中国国家图书最高奖荣誉奖)、《日藏汉籍善本书录》(3卷)(中华书局,2007年)、《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

耿昇研究员

授奖词:

译坛骁将耿昇先生,以翻译法国汉学为主业,长期致力于中外关系史著述的译介。36年间翻译出版了法国汉学相关著作60余部、评论文章120余篇、译文200多篇,近2000余万字,其数量于当今译坛无可匹敌。

他辛勤耕耘,埋身陌生的世界,丰富了历史研究方法和内容,开阔了国内学界的视野。面对他的努力与贡献,我们应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十分感谢”。

鉴于耿昇先生世所瞩目的贡献与成绩,特颁发“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

学术简介:

耿昇,1944年12月生于河北省阜平县,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系。自1980年由外交部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之后,便从事有关中法关系史、法国汉学诸多方面的翻译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在社会工作方面,曾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海交史学会理事,被聘任为中国敦煌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交史博物馆、华东师大海外汉学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或教授。本人是法国亚细亚学会的外籍会员,1995年获得法国政府文学艺术勋章(officier des arts et lettres)。

耿先生主要从事中法关系史研究,侧重于明清之际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翻译与研究。在西域史方面,涉及敦煌学、突厥学、藏学、蒙古学、中国与阿拉伯—波斯关系史诸多领域。在法国汉学方面,主要是译介法国当代汉学家的名著与研究动态。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主要从事耶稣会和天主教其他修会的入华史、具体工作成果及其在中、西方的影响。

主要代表著作:《法国汉学史论》(专著)、《中法文化交流史》(专著)、《丝绸之路》(译著)、《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的研究》(译著)、《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译著)、《中国社会史》(译著)、《中国和基督教》(译著)等。

猜你喜欢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学比较文学
“熊猫”老师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Discussion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Apprendre d'hier,vivre pour aujourd'hui,espérer pour de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