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6-02-01唐黎标
■唐黎标
〔杭州市农业局,浙江杭州310004〕
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唐黎标
〔杭州市农业局,浙江杭州310004〕
棉花种植的特点是时间长、培育繁琐。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气温、雨水、土壤以及天气与棉花的生长生产有直接关系。运用科学合理的棉花栽培技术对棉花生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病虫的防治工作,只有具备有效合理的种植技术和预防病虫的措施,才能使棉花产量升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文章针对棉花的栽培技术和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进行探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一、我国棉花种植的发展状况
棉花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2000年以前,我国的棉花种植生产量是在500万t内,2000年以后,棉花的生产量在慢慢提升,2004年棉花的生产量已经非常大,2006年我国一年的棉花产量到达了800万t,但是从2012年开始,棉花的总体产量开始下降,到2014年,一年的棉花产量是616.1万t,种植棉花的面积也比2013年降低了12.65万km2。导致我国棉花生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种植棉花面积的减少。在2014年,降低了棉花的种植面积,直接导致棉花的生产量减少了18.3万t。棉花产量的减少与种植棉花的面积有紧密联系,也反映了我国当前棉花种植业的生产发展状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棉花产品的价格不再保驾护航,而是要求栽培种植出产量高、质量好的棉花,这对于棉花的栽培技术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怎样运用当前的棉花栽培技术应对当前状态下的棉花种植问题,并使棉花栽培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在棉花的种植中。
二、棉花栽培技术简介
(一)选择棉花种子
在棉花的栽培种植中,种子选取不仅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优质的棉花种子产量大大超过劣质的棉花种子的产量,因此,要谨慎选择棉花种子。首先,在进行棉花种子选取时,一定要认准正规的厂家,这与种子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进行种子的选择时,要检查种子包装上是否含有国家要求规定的证件编号,观察种子的成色是否饱满,同时,要在付款前对种子的质量进行再一次的检查,防止出现意外。其次,进行种子的选取还要参照天气、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土质,选择的种子是不一样的。例如,土质良好的地区要选取高产的棉花种子,抗逆性比较强的棉花种子更适用于土质贫瘠的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选取最适合的棉花种子,这也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播种
点播、条播和育苗移栽是棉花主要的播种方式。点播是指通常情况下,播种的棉花种子数量是50粒/m2;条播是指在一般的土壤中,棉花种子的播种数量是一个穴4颗;育苗移栽是指在一般的土壤中棉花的播种数量一个穴2颗。这些指的是一般良性土质的棉花播种数量,但是在具体的播种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土质状况。假如土质是相对黏重或者是盐碱地,会直接影响棉花的播种数量。存在上述状况的土壤,其棉花的播种数量比一般土壤的播种量要多,具体的数量会添加到一般土质棉花播种数量的1/10左右。同时,在棉花种子播种中,广大农户要在事前安排好播种的流程,方便日后棉花种子的健康生产。另外,在进行棉花种子播种前,要结合地区的具体状况,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状况,选取科学、合适的棉花种子播种方法开展棉花种植栽种工作。
(三)栽培管理
棉花在完成播种工作后,还要对其开展有序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这对棉花之后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也是棉花生长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具体的棉花栽培管理措施是:第一,要对棉花的出苗状况进行观测,时刻观察棉花的出芽状况,发现缺苗的状况要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确保棉花的出芽质量和数量。同时,在检查棉花苗中,假设有育苗两侧出现土壤的覆盖较多或者覆盖较少的状况,要及时削减或者增加土壤。第二,在碰到雨水相对比较频繁的季节时,棉花育苗也许会发生土壤结块或者棉花幼苗生长状况不一致,这时要开展合理及时地松土和补苗工作。另外,在碰到干旱的状况时,要及时做好预防干旱的措施,在棉花的生长中要重点关注棉花的采光状态和生长需要的环境,因为采光状况和生长所处的环境会直接影响棉花苗的生长与生产质量。
三、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在一系列的生长发展中,会遭受形态不一的病虫侵害,进而影响我国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综合国力竞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棉花栽培过程中,棉花的种植农户要依照棉花的生长发展开展病虫害的防御工作。在棉花的生产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遭受三种病虫害:第一种是红叶茎枯病,其主要出现在棉花的开花过程中,主要发生原因是棉花缺少钾元素;第二种病症是烂铃,这种病症多出现在棉花的吐絮阶段,是由于玉米螟和棉铃虫引发的病虫害;第三种是枯萎病,主要是由维管束病害引发的,主要发生在棉花生长的初级阶段。为此,在棉花生长的一系列过程中要时刻都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检查,防止出现病虫害带来的疾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棉花的生产质量。以下是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棉花病害的预防治疗措施
棉花病虫害的主要疾病是红叶茎枯病、枯萎病和烂铃,这也是棉花最为常见的病症。应对这些病症,可以运用多种解决方式提升棉花的生产质量。针对棉花出现的烂铃症状,其主要的原因是棉铃虫和玉米螟引发的,使用杀虫剂就可以消灭棉铃虫和玉米螟;在预防棉花的枯萎病症上,可以使用农药绿丰95喷雾剂和防死乐向棉花进行两次喷雾,或者把两种农药对棉花的根部进行灌输工作;在防治棉花病虫害上,还可以使用爱农喷雾和枯黄绝杀农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可以选取爱农喷雾和解害灵药剂进行每7天一次的喷雾工作,解决棉花枯萎病症状的加重;使用合适剂量的杀虫剂可以解决由蚜虫致使棉花出现的病症。在解决棉花的红叶茎枯病的症状上,要参照棉花的病害状况,选择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1000倍液与绿丰95共同使用,这样会对棉花的红叶茎枯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棉花虫害的预防治疗措施
在棉花一系列的生产发展中会有众多的害虫出现,但是针对任何一种害虫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要参照不同的病虫害进行不同的防治措施。在棉花出现盲莽的虫害时,可以使用40%的乐果乳剂2 000倍~3 000倍液对病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棉花出现的玉米螟与金刚钻虫害,可以使用90%的敌百虫1 000倍~1 500倍液解决这两种虫害;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棉铃虫这种疾病,针对这种虫害,可以使用12.5%敌杀剂2 500倍液解决这种病症。有效解决影响棉花生长的虫害,促使棉花得到更健康的生长。但是要非常注意的一点是,在棉花的生长初期到棉花生产完毕都不能够乱使用农药,这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胡乱使用农药有可能会在无意中杀死害虫的天敌,阻碍棉花的正常生长,降低棉花的产量。
(三)提升棉花在生长过程中防治病害的能力
在棉花的生产过程中,要把棉花的打顶、整枝工作作为棉花的工作重点,并且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棉花打顶和整枝工作,以达到提升棉花长势的作用,加强对棉花病害的预防。在棉花的生产中,打顶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打顶消除了棉花顶部存在的优势,促使越来越多的侧芽可以得到全面的生长,促进棉花更好地生长,以此增加棉花的产量。棉花打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参照棉花生长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打顶方式,第一种是一次性的棉花打顶,可以在7月中下旬进行棉花打顶,把棉花的枝叶顶尖整体打落掉,这样的方式主要是旱打顶、打小顶。在进行打顶后会出现生长出3个枝杈,促使棉花生长出更多的花蕾,提升棉花的总体产量。第二种是不去掉棉花的枝叶,等到棉花的枝生长到3枝~5枝时,把棉花的顶心整体摘除。在棉花的生长出现不健康的状况时,就可以开展打顶工作,棉花的长势正常且健康时,可以延迟棉花的打顶时间,促使棉花的生产数量。
四、结语
若想提升我国的棉花产量就要提升棉花的栽培技术与棉花病虫害预防治疗措施。有效合理的棉花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是提升棉花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进行棉花的栽培种植中,不但要结合当地的土壤质量和天气、气温、湿度和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还要对棉花的种子进行严格谨慎的选择,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棉花种子,要检查棉花种子的包装上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相关标准,切记盲目选择棉花种子,做到统筹全局,全面提升棉花的质量和产量。只有具备合理科学棉花栽培技术管理和相应的病虫害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棉花生产量,增加棉花种植农户和加工工作者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