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2016-02-01杨小龙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环县水疱口蹄疫

杨小龙

(环县木钵镇动物疫病防控服务中心,甘肃环县 745700)



家畜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杨小龙

(环县木钵镇动物疫病防控服务中心,甘肃环县 745700)

口蹄疫俗称“口疮”、“鹅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发热性高度触性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黏膜、唇、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乱。

1 病原学

口蹄疫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口蹄疫病毒有7血清型。人和动物感染以O型最常见。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nm,最小颗粒直径为7~8nm。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据观察,一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这是因为该病毒易发生变异。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的表现没有不同,但型间几乎无交叉免疫,每一种血清型又分为若干亚型。口蹄疫病毒为高度可变异病毒之一。在流行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影响,特别是易感动物免疫状态的影响,容易发生某些变异。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冬季在冻结粪块中可以越冬,如在低温和有蛋白质保护的条件(如冻肉)下更能长期存活。病原为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的特点。病毒对酸敏感,过氧乙酸、次氯酸、乙酸的消毒效果很好。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d。阳光直射下60min即可杀死;加温85℃15min、煮沸3min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 296氢氧化钠、30%热草木庆、1%~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水疱中的病毒在50%甘油生理盐水中5℃时存活1年以上,可用于保存病毒。1%~2%氢氧化钠、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0.2%~0.5%过氧乙酸、4%碳酸钠液均是口蹄疫病毒的良好消毒剂,短时间内即杀死病毒,腌制、酚、酒精、氯仿等消毒药对口蹄疫病毒不起作用。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病畜和潜伏期的动物是最危险传染源。病牛舌面水疱皮、唾液、粪、乳、尿和呼出的气体均可排出病毒,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精液排毒可使受精的母畜感染发病。人与人之间极少传染,人可以感染口蹄疫,但很少见到典型病例。口蹄疫康复动物带毒、隐性感染和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消灭口蹄疫的一大障碍。

2.2 传染途径

2.3 易感性

口蹄疫能侵害多种动物,以偶蹄类为主。人类易感,儿童多于成年人,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2.4 流行特征

无严格季节性。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交通情况、生产活动和饲养管理不同,口蹄疫流行表现有不同的季节性。如牧区往往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在农区季节性不明显。

3 实验诊断技术

采取病牛舌面水疱液或猪蹄部水疱皮,置50%甘油生理盐水中,发热初期的病牛血液可采取肝素抗凝血液作病毒分离用。急性死亡的仔猪、犊牛和羔羊,可采心脏病变部分。或送检病畜恢复期血清来鉴定毒型。检测健康动物和康复后带毒动物采取咽部-食道刮取物。

4 临床症状

4.1 牛

4.1.1 症状:潜伏期平均为2~4d,病牛体温高达40℃~41℃,食欲减退,闭口,流涎。1~2d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口温高,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乱,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糜乱逐渐愈合。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破溃,糜乱或干燥结痂,逐渐愈合。一般经1周可痊愈。在某些情况下,当水疱逐渐痊愈,病牛趋向健康时,有时病情可突然恶化,因病毒侵害心肌突然倒地死亡。

4.1.2 诊断:根据本病的临诊症状、流行特点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须作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牛口蹄疫须与牛瘟、牛黏膜病、水疱性口炎等相鉴别。

4.1.3 治疗:精心饲养,加强护理,给予柔软的饲料(麦麸糠粥、米汤等),多给饮水。注意口腔护理:用清水、食醋或高锰酸钾洗漱,碘酊甘油涂糜乱面。病变蹄部用来苏儿洗涤。恶性口蹄疫用强心剂和补剂。

4.2 猪

潜伏期1~2d。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高达40℃~41℃,食欲减少或废绝。口腔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糜乱。蹄冠、蹄叉、蹄踵等部出现局部红、热、敏感等,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糜乱,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可痊愈。

5 防治

(1)防疫地区,防止疾病的传入,控制污染地区。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不从疫区购进动物及其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来自非疫区的动物及其产品要严格检疫。口蹄疫常发地区要定期进行预防种。

(3)发现口蹄疫疫情必须及时上报,确定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督。

(4)发生本病后,患畜全部淘汰,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彻底消毒。

(7)消毒疫点时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畜舍、场地和用具以10%石灰乳或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

(8)畜体患病时用清水或加醋的水洗伤口,或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再涂布1%紫药水或5%碘甘油。并可 配合强心、补液和抗生素治疗。

(9)紧急防治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

猜你喜欢

环县水疱口蹄疫
环县皮影之十二生肖(三)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口蹄疫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