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母猪、仔猪饲养管理,安全度过仔猪“生死三关”
2016-02-01鑫张珊珊岳娴雯2刘进辉
赵 鑫张珊珊岳娴雯,2刘进辉*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28)
加强母猪、仔猪饲养管理,安全度过仔猪“生死三关”
赵 鑫1张珊珊1岳娴雯1,2刘进辉1*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28)
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的改善,繁殖率有所提高。但是仔猪断奶成活率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新生仔猪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导致仔猪死亡率增加而影响生猪饲养效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养猪生产中饲养管理不科学。为提高仔猪成活率,我们养猪生产者必须加强母仔猪的饲养管理,帮助新生仔猪安全度过“生死三关”。
1 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早产和死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活力
新生仔猪疾病85%以上来源于母猪,所以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怀孕后期母猪问题主要表现为免疫力低下而发病率提高、生理性和药源性便秘、隐性带菌带毒和“三毒”(霉菌毒素、药物毒和内毒素)中毒严重等。
怀孕后期的母猪管理主要是在搞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关注健康状况的同时,应重点对饲料质量(特别是饲料霉菌毒素、药物的过量添加等)、免疫状况、便秘和特殊营养的供给等进行强化,具体保健措施如下。
(1)长期进行疫情监控和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并根据监控和检测结果对猪群的免疫进行调整和完善。
(2)使用高效免疫增强剂“奥得曼A”代替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消除药源性便秘,同时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1],减少母猪疾病的发生和防止产后初生仔猪患病。
(3)加强产房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并保持环境干燥。如使用环境改良剂“护舍安”改善、产房环境并保持其干燥。
(4)供给怀孕后期母猪充足均衡的营养,促进胎儿各器官(特别是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发育。如使用母猪专用保健品“牲命一号”促进胎儿各器官的发育并进行壮胎,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活力和抗病力。
2 搞好母猪的分娩接产和产后护理,减少母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1 强化母猪的分娩接产和产后护理工作
2.2 帮助新生仔猪安全度过“生死三关”,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新生仔猪 “生死三关”即:出生关、初生12h免疫关和7日龄内腹泻关。
饲养管理工作重点:①搞好新生仔猪的保温工作(初生仔猪适宜温度为32℃~35℃,1周龄内为30℃),做到小环境(保温箱)控温(不低于30℃),大环境(产房)保温(不低于20℃)。②保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干燥、卫生和有害微生物少的地面环境)。使用环境改良剂“护舍安”改善环境,保持产房干燥。③应尽可能减少初生仔猪的各种应激。如低温冷应激,各种注射、断脐、断尾、剪乳牙等疼痛应激和其他不良环境应激等。
(2)吃好12h初乳,过好“免疫关”:初生仔猪在胚胎时期无法经胎盘获得抗体,只能通过初乳获得未被破坏的免疫球蛋白,从而建立天然被动免疫[3],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初生仔猪的小肠上皮中具有能进行内吞作用等复杂功能的“顶端核仁系统”,这种特殊的内吞作用让仔猪吃初乳后6~12h内能完整吸收和充分利用初乳中的抗体和与免疫有关的活性细胞,28日龄时仔猪小肠“关闭”,不再吸收IgG[3]。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1日龄可达到最高,随后缓慢降低,直至3~5周龄左右降至最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等非营养因素还可刺激小肠腺细胞的增殖和小肠快速发育,增强其消化和吸收功能。所以,一定要保证初生仔猪12h内吃好吃足初乳(一般出生后12h内吃3~5次乳,总量达90~120ml),过好免疫关,让母源抗体真正的起作用,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黄白痢、恶性腹泻和其他病毒性与细菌性疾病等)。一切应激因素,特别是寒冷刺激会严重影响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初生仔猪对营养物质和母源抗体的吸收和利用,使疾病变得容易发生。
(3)过好7日龄内腹泻“生死关”:哺乳阶段的母猪,如果体内存在一定量的毒素(如饲料霉菌毒素[4]、内毒素和药物毒等三毒),可直通过母乳影响仔猪而发生中毒性腹泻。饲料霉变产生的毒素因其分子结构比较稳定,难以在体内环境被分解,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母乳中,进而引起仔猪腹泻。当哺乳母猪发生炎症和严重应激等状况时,机体极易产生组胺和白三烯等一系列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会通过母乳进入仔猪肠道,刺激肠壁发生炎性反应,引发仔猪腹泻。机体在对抗炎症的过程中,大量吞噬和破坏细菌而产生内毒素,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而极易发生内毒素中毒性腹泻,并引发疾病和死亡;另外,养猪生产中,哺乳母猪阶段普遍使用抗生素做“保健”,直导致药物毒(凡药“三分毒”),而且药物在杀死细菌的同时,细菌崩解产生大量的内毒素,更加剧了仔猪内毒素中毒性腹泻!
过好仔猪“生死关”的重点保健措施是:首先保证哺乳母猪的饲料质量,同时使用母猪专用保健品“牲命一号”;其次是满足哺乳母猪正常的采食量,在夏季热应激严重,采食量下降和冬季寒冷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2%~6%的油脂粉;坚决杜绝药物的使用,可使用药物替代品——“奥得曼A”,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和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成湘明,钟佳,刘进辉.动物营养与保健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4):50-51.
[2] 杨倩主编.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384-386.
[3] 张晗,王瑞玲,赵琪.仔猪小肠母源抗体IgG的摄取与肠道淋巴组织发育的组织学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7-10.
[4] 冯定远,于旭华.饲料霉菌毒素及其脱毒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02,(34):56-61.
通讯作者:刘进辉(1965-),男,湖南南县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制药及动物保健防控。
作者简介:赵鑫(1989-),男,山东枣庄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动物检疫及疾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