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创新突破

2016-02-01安阳

中国药房 2016年36期
关键词:溶性变性黄斑

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创新突破

2016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媒体圆桌会上,多位临床、药学及药物经济学领域权威专家介绍了我国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治疗现状和治疗规范。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中wAMD对患者的视力危害极大。2006年首个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的问世为全球wAMD患者带来了曙光,与传统疗法相比,抗VEGF类药物可逆转wAMD患者的视力损伤,减缓疾病进程并提升视力。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是一类与血管增殖密切相关的多肽类生长因子,VEGF-A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抗VEGF类药物中有一类为单克隆抗体片段(Fab),容易穿透视网膜全层,到达靶组织与VEGF-A紧密结合,阻止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Fab是较小的抗原结合片段,不含Fc片段,在对靶点发挥有效作用的同时,不会触发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系统半衰期短,全身不良反应小。

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药师李玉珍教授提到,蛋白质非常不稳定,其结构中非共价键的稳定性很容易被生产过程中任何细微的变化破坏。非常小的工艺差异都会造成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改变,引起生物制剂失活,最终影响临床特性。温度是影响生物制剂质量重要的因素,需要全程确保冷链运输。

抗VEGF类药物作为全新的眼部注射用生物制剂,需要严格控制不溶性颗粒和内毒素含量,内毒素和不溶性颗粒是引起眼内注射后无菌性眼内炎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美国药典》第789章对眼用溶液中不溶性颗粒的数量有明确规定。《中国药典》对于眼部制剂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不溶性颗粒要求,中国专家正积极推动、完善我国眼用注射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总药师、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主任王家伟教授指出,目前为止没有一套成熟、完整、权威的评价体系。正在尝试的《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可能会为医保、药品遴选和目录进出提供参考,大纲主要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特性、药品质量、药品顺应性、药物经济学、临床价值、药品服务等八个维度评价一组作用机制或一类药物。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也会以此为基础,发起治疗wAMD药物的综合性评价。

(安 阳)

猜你喜欢

溶性变性黄斑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裂孔在黄斑
征兵“惊艳”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脂溶性维生素:营养需求之外的功能
黔产丹参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