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痘的预防和治疗

2016-02-0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疫点羊痘易感性

王 万

(重庆市忠县马灌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19)



羊痘的预防和治疗

王 万

(重庆市忠县马灌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319)

这些年,羊痘在重庆市部分养羊场时有发生,给地方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羊痘四季皆发,以晚秋、冬末、初春发病率高。此外,受雨雪交加、霜冻时节、气候严寒、饲养不善等不良应激,均可加重此病的病发率。为有效防控此病,在介绍羊痘流行情况的基础上,就治疗和预防此病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1 病原体

羊痘病毒是一种双链的DNA病毒,在电镜上呈现了椭圆形,长度一般为20nm,通过分泌将病毒传播出去病羊身上携带的病毒分泌物和痘痂脱落后的物质会对垫料、饲料和饮用水产生污染,在健康羊触到这些物品之后,就很容易感染该种疾病,最终导致羊痘疾病在整个羊群中蔓延开来。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情况下,羊痘四季皆发,以晚秋、冬末、初春发病率高。此外,受雨雪交加、霜冻时节、气候严寒、饲养不善等不良应激,均可加重此病的病发率。此病多以流行性发生,而且流行呈缓慢进行。流行初期,仅少数羊感染。约经1周左右的时间,会有陆续新病例。再经2~4周会,有更多的感染病例出现。整个流行期达两个月之久。

通常情况下,绵羊痘仅感染绵羊,不危害人类及家禽。不同品系的羊都有易感性,一般来说,细毛绵羊较粗毛绵羊的易感性要大些,病情要重一些。而且,幼龄羊明显易感老龄羊,母羊怀孕期易感性同样要大很多,感后流产率增加。比较而言,羔羊死亡率更高一些。

第一,病羊口腔内的痘浆病毒浓度高,经呼气随飞沫排出体外传染发病。或体表痘疹痂皮干燥脱落后,以尘埃的方式呗病羊吸入体内,诱发发病。第二,致病病毒同样可经损伤皮肤或黏膜等侵入机体诱发感染。第三,被第三者传染媒介感染,病毒污染饲养人员、饲养用具、饲料、垫草等等,都可间导致感染。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普查疫情

3.2 规范消毒

病羊待过的圈舍、使用的用具、污染的场地等,彻底清扫,严格消毒。力求隔日消毒1次,连用3次即可。同时,受威胁区、疫区、疫点的山羊,用山羊痘疫苗紧急种1次。每只山羊每次0.5ml,皮下注射,经1周即可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达到有效防控此病的目的。

3.3 免疫接种

3.4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检疫,引进羊只,隔离观察,不定期检疫,确定无病患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同时,检疫部门应重视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检疫,市场上发现有病羊,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疫情扩散蔓延。

消毒管理,及时清扫圈舍,严格消毒流程,清灭致病菌源,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当前,随圈舍养殖规模的扩大,消毒灭源工作更容易得到落实。传统的消毒方法,养殖圈舍一律用漂白粉溶液喷雾处理,圈舍周围及入口用石灰乳喷洒消毒,管理人员佩戴的鞋帽、制服、胶靴等,一律用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煤酚类水溶液浸泡消毒,做好彻底灭菌准备。

4 治疗

羊痘传染源为病羊及尸体,易感群体为山羊。可以说,不同日龄阶段的羊均有易感性,特别是羔羊、老龄山羊、纯种羊等发病率极高。由此,经确定疫情后,应根据一类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及时封锁疫点,捕杀所有病羊。划定疫点内的羊只,禁止放牧和流通,尽量在原发地将疫情得到控制,遏制疫病源的扩散。

临床治疗,加强护理的同时,注意针对性疗法。如发病羊只口腔内,出现疱疹或丘疹。用稀醋或高锰酸钾溶液,每天对病患部位清洗2次。同时,涂抹碘甘油或紫药水,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如果发病羊只体表皮肤,出现大量的丘疹或疱疹,建议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病患部进行冲洗。待阴干后,用碘甘油或紫药水涂抹病患部。全身疗法,早期症状较轻的病羊,用青霉素钠,8万国际单位/kg,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5ml/k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用药3d。同时,用吗啉胍或磺胺类药物,每次用0.8g,口服用,每天2次,连续用3d。

病情严重,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羊,用卡那霉素,30mg/kg,肌肉注射。配合用,维生素C,0.5g/kg;维生素B2,0.6g/kg;吗啉胍,0.8g/kg,每天2次,1周1疗程,防控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普拉,柴家前.一起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1,(5):35-36.

[2] 方劲松,薛学科,李建春.山羊痘的防治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110-111.

[3] 郝宝成,梁剑平,王学红,等.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5):152-154.

猜你喜欢

疫点羊痘易感性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尾寒羊痘病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
羊痘综合防治措施
TLR9和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FcγRIIA受体131位点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关系的荟萃分析
p73第2外显子第4和14位基因多态性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