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三岔口

2016-02-01杨大辛

天津人大 2016年2期
关键词:海河码头天津

杨大辛



解读三岔口

杨大辛

天津建置由来,源于直沽;直沽区位中心,坐落三岔河口。三岔口见证天津的城市演变与发展,因此多年来流传这样一个形象化的说法:“三岔口——天津的摇篮。”

三岔口形成于何时?史无明确记载,只能就海河水系的形成过程加以推断。海河古称逆河,见于《禹贡》记载(此书相传完成于战国时期),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称之为泒河尾。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征讨袁绍与乌桓,先后开凿平虏渠(沟通滹沱河与泒河)、泉州渠(沟通泃水与泒河)、新河渠(自泉州渠东通濡水)等人工河道,汇入泒河尾,便于用兵与供应军需,从而初步形成海河水系网络。又据《魏书·地理志》载称:泒河尾名沽河。

南北朝末期(公元581年),北周隋国公杨坚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从此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杨广为攻取辽东与游幸北方,开凿永济渠,打通南达余杭(今杭州)北抵涿郡(今北京)的大运河。不过,此时的大运河自静海西折入拒马河、永定河北上涿郡,并不经过三岔口,直至六百年以后金朝建都燕京(今北京),开凿运渠潞河(北运河),与卫河(南运河)接通,从而提升三岔口作为南北水上运输的枢纽地位。大致在同一时期,以沽河东流直接入海之故,更名直沽,因此三岔口也称直沽口,又因三水交流而称三沽口、三汊沽。

就目前所见史料,三岔口地名最先出现于辽金时期史籍。据《辽史·太宗记》记载:天显四年十一月“甲申,观渔三叉口”;又据《金史·世宗记》记载:大定八年“七月甲戌,秋猎,乙卯,次三叉口。”辽太宗天显四年(公元929年),金世宗大定八年系公元1168年。辽、金二朝均定都燕京,三岔口遂成为卫戍都城的军事重镇,以致金朝在贞祐二年(1214)设直沽寨于三岔口,调任武清县巡检完颜佐、柳口镇巡检完颜咬住为正、副都统,领兵驻守。都统系金朝一级军事建制,编制5000兵员,足以说明直沽寨所处地位的重要。至此,直沽由河名转化为地名,而直沽寨亦成为天津独立建置之始,故当代著名史学家侯仁之先生断言:“今日探讨天津聚落之起源,当自直沽始;直沽以前史无确证,概从略焉。”

南宋咸淳七年(1271),漠北蒙古军入主中原,改国号为元,定都燕京(改称大都),大兴土木,人口激增。《元史·食货志》称:“元都入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大都需用的粮食、布帛、盐茶等种种物资,皆从南方源源不断运来,三岔口遂成为重要的漕运中转码头;至元十九年(1282),元朝试行海运,成功后海上漕运大兴,亦以三岔口为终点码头。元代诗人张翥的名句“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生动地描绘了三岔口的繁盛景象。三岔口作为内河与海上运输的泊岸码头,带动了直沽地区的商业繁荣,并逐步形成南北物资的集散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命名天津,筑城设卫,之所以选址三岔口河畔,绝非偶然。

清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各国商船接踵而来,英法租界的紫竹林河段被开辟为海运码头,从此天津的航运口岸逐渐移至租界区,但三岔口作为内河运输码头依旧久盛不衰,以迄民国年间。

1917年夏,华北地区连降暴雨,加之山洪爆发,海河上游各河陡涨,泛滥成灾,迅速浸入天津,致使城区大部被淹,一片汪洋。灾后1918年,进行筑堤建闸工程,同时改造三岔口河道,裁弯取直,将南运河与北运河的汇合点向北移至金钢桥以西、大王庙以北,缩短河道1.585公里。从此海河自金钢桥顺流而下,废河道填土后辟为老铁桥大街与狮子林大街,乃有新旧三岔口之说。

新三岔口地处南北运河汇入海河源头,依旧是三水交流的地形地貌。1983年引滦入津输水工程告竣,在海河三角洲处建立纪念碑,18米高的基座上矗立一尊6米高的汉白玉雕像——一位年轻的母亲,一手托抱婴儿,一手承接甘露,寓意饮水思源,恩泽后世,成为新三岔口的一大景观。旧三岔口不复原貌,却以“天津发祥地”的历史情结,深深镌刻在海河儿女心中。

(2006年1月)

猜你喜欢

海河码头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前往码头
天津
在码头上钓鱼
破冰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