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策略研究
2016-01-31戴剑锐
戴剑锐
(泰兴市新街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兴 225474)
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策略研究
戴剑锐
(泰兴市新街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兴 225474)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此病典型症状:咳嗽、高热、纤维素蛋白渗出性肺炎和胸膜炎。调查此病的发生,除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外,养殖密度高、舍内拥挤、通风不良等等,都将加重此病的发生,此病的发生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年,针对此病的诊断策略,有了更多的探索和实践,随诊断研究工作的深入,各种诊断手法被广泛应用于此病病原体的检测中,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总结几年来有关此病的诊断技术,有流行病学诊断技术,主要自宏观的流行病学和微观的分子学两方面进行;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普遍适用,应注意与球虫病、心水病、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感染等病症的鉴别;血清学诊断技术,有抗体检测技术、补体结合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法等等,但是,就国内实际情况而言,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国内推广普及面较广,值得推广使用。
肺炎诊断防治
1 前言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因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簇致病支原体感染而诱发的高度接触性疾病,此病在国内被列为二类传染性疾病。此病为致死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嗽、高热、消瘦,胸膜内有浆液性炎症。我国的首例患有传染性胸膜炎的山羊发现在甘肃,随后于河北、内蒙古、贵州、湖南等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由于这种病的接触传染性很高,而且致死率、发病率都较高,为我国的山羊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对于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策略的研究逐渐深入,出现了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流行病诊断以及血清学诊断等诊断方法,均在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病感染原体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 发病情况及症状
2.1 发病情况
就此病流行,有一定规律可言。通常情况下,秋冬交替,气候骤变,寒风侵袭,流感感染等等,都将加重此病的发生。这些年,高温多雨的夏季,同样有发病病例,致死率高达90%以上。除气候影响之外,饲喂管理不善,舍内气体污浊,粉尘含量超标,等等,都将导致此病的高发率和致死率。但是,推广养殖高床饲养,能大大减缓此病的发生。不同日龄阶段中,成年羊感染率高,体质孱弱羊群致死率高。枯草季节,饲草霉变、劣质,饲喂后羊只感染此病概率同样较大。此外,养殖密度高、舍内拥挤、通风不良等等,都为此病高发的诱因。
2.2 典型症状
患病病羊,典型症状:咳嗽、气喘,胸膜有纤维性病变,内含浆液。发病病例中,体重15~45羊只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此病潜伏期1~4周不等,平均潜伏期15d左右。早期病例,体温骤升,精神萎靡,反刍停止,久卧不起,食欲废绝。发病后期,咳嗽加重,干咳流鼻涕,鼻孔、上唇常有黏液,干固后呈黄褐色。感染患病病畜,多数在单侧有炎性变化,叩诊肺部有实音区。听诊肺部,明显有摩擦音,按压肺部疼痛敏感,呼吸苦难,眼睑水肿,有结膜炎。妊娠母畜感染,典型症状:流产、肚胀、腹泻。后期感染,体温骤降,触诊耳根冰凉。解剖病例,病变明显,胸腔淡黄色积液,300~600m1不等。将其取出,放置外界空气中,常被氧化为纤维素蛋白凝块。发病病理,早期病变集中单侧,间或两侧肺炎。剖检肺实质硬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肺小叶间质变宽,分割界限明显。病畜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胸膜增厚,粘连心包膜、肋膜等。其他病理性病变,比如:支气管淋巴肿大、心包膜有粘连。支气管、纵隔等处淋巴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脾脏肿大,肾脏肿大、被膜下有大小不同的出血点。
3 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
对于此病的诊断策略,几年间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随诊断研究工作的深入,各种诊断手法被广泛应用于此病病原体的检测中,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3.1 流行病学诊断技术
就此病流行病学诊断,主要自宏观的流行病学和微观的分子学两方面进行。前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感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和接触感染两种,一般只发生于山羊中,其中小于3岁的山羊是最容易感染的山羊群体,其他的牲畜一般不会感染,人工感染的方式有胸腔和气管注射两种,其中皮下注射的感染方式不会引发肺部的感染,只能引起山羊提问的变化以及山羊身体的局部肿胀,静脉注射会引起山羊产生病变并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肌肉注射会使山羊身体发生局部的肿胀,并最终导致山羊的死亡,器官注射,病毒的潜伏期为3~7d,发病率高达95%。接触感染的山羊一般会在二十天以后产生病变,使用喷雾感染的手法一般会导致一部分山羊染病,并引起肺部的病变;而,对于后者分子流行病学来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流行病学也逐渐用分子生物学来解释,经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诊断可知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丝状支原体簇的基因座磁由2400 bp碱基构成,经转录翻译后得到一种支原体膜蛋白,经过对不同地区的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病原体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知,在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病原体的亚型的H2基因座上有11个变化位置,在mp基因有3个突变位点,H2的第2个基因是假基因并且有6个位点的突变,这些突变位置分别影响了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中。
3.2 临床症状诊断技术
在此病的临床诊断中,很容易与球虫病等相混淆。而且,在心水病急性发病早期,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症同样极为相似。但是,比较而言,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传染性更高达80%。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剖检病变,典型症状在胸腔内有炎症。但是,肺部无样变,更多的是,有纤维素液渗出,胸膜与肺部相粘连,肺部高度肿胀,发生实质性变化。后期,病变肺部颜色变化。在此病的鉴别诊断中,有一种病原体,即: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同样能导致肺部炎症病变,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症状极为类似,区别存在不小的难度。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不会出现明显的肺间隔宽度增宽变化。比较而言,丝状支原体亚种Lc型诱发的病例,肺炎肺小叶间隔有明显的增宽迹象。比较症状不明显的,建议进一步诊断。在临床症状诊断中,感染率较高的患病区,必须要结合实验室实验检测,确保诊断的高准确率。
3.3 血清学诊断技术
现阶段,此项诊断技术的应用,尚且不是很成熟。血清学诊断技术中,稳定性好、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抗体检测技术,还没有被推广投入此病诊断中。现阶段,较普遍采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但是,此项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不是很高,在早期的群体检测中效果更好些,更多被用于此病的早期防控中。还有一种血清学检测技术,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样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可用于大量的血清学检测。除此之外,还有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法。上述介绍的几种方法,补体结合实验为国际制定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国内推广普及面较广,值得推广应用。
4 结论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对规模化养羊而言不得不防,此病传染性极高,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和发病率,严重威胁到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此病的诊断研究,各大研究综述中都有了不少的报道,而且研究成果成效显著,诊断方法甚至涉及临床医学、血清学、分子学等等各方面。但是,在实际具体诊断过程中,此病病原体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症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今后针对此病的 诊断工作还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农伟云,黄宝学.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65.
[2] 陈晓贵,张龙阳,王勤,等.一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6):96-96.
[3] 陈玉高.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科技风,201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