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血性 浩然正气
—— 说勇德
2016-01-31傅永聚任松峰
□傅永聚 任松峰
民族血性 浩然正气
—— 说勇德
□傅永聚 任松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日烽火中诞生的这首发自四万万五千万同胞怒吼声中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刀进行曲》,对鼓舞军民抗战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峥嵘,历经磨难、不绝如缕,靠的就是这样一股气,一股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磅礴勇猛浩然之气!
勇,最早见于金文。许慎《说文解字》云:“勇,气也。从力,甬声。”俗语中常常以“勇气”“力气”连称。勇是存于一个人内心的浩然之气,可以迸发为行动中的无穷威力。在儒家伦理中,勇,指勇敢、勇猛、勇气、果敢。古人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勇既是战争胜负、社稷存亡的决定因素,又是君子人格德行的重要范畴。孔子把勇与仁、智并列为人生“三达德”: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无论是安顿心灵,还是治国理政,唯有勇敢无畏,才能一往无前。
忠贞爱国,是勇的最高体现。爱国主义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所共同具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的最高体现就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反侵略保卫祖国。东汉名将马援有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人龚自珍进一步深化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一直激励着后人奋勇杀敌,即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华英雄儿女临危不惧,奋起御侮,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挽救民族危亡,涌现出无数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爱国勇士。甲午海战中,邓世昌亲自掌舵,撞沉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伟大形象永远刻在后人心中;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顽强抗击日寇的侵略,杨靖宇、赵一曼以及八女投江,集中代表了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而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以及狼牙山五壮士等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浩然正气和凛然血性!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多年来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在蓄意制造一种软弱、奴性的价值导向来诱骗我们抛弃英雄气概和浩然正气。在疯狂逐利不良风气的熏染下,一些领导干部、青少年也热血变冷,丧失血性,不再关心国家民族的荣誉和存亡,只斤斤计较个人的升迁、家族的私利和日常生活的享受。如此下去,“龙”的传人真会有变成俯首帖耳的“羊”的后代的危险!早在冷战时期,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就制定过瓦解苏联的战略,其中在道德领域就有“把(其)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从青少年抓起,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的“不战而胜”的阴谋,企图让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恭顺地听从他们的政治安排,最终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前车之鉴,发人深省。一个民族如果淡忘了自己的血性,熄灭了自己的浩然正气,必将是毁灭性灾难的开始。继承和弘扬先贤勇于爱国、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既是护持我们民族“根”与“魂”的力量之基,也是人之为人的风骨!
义勇,是人之为人的本色。“朝闻道,夕死可矣。”生命是宝贵的,但为了追求真理,随时准备牺牲生命而无遗憾。商纣王统治残暴,周文王“一怒安天下之民”,张扬的是挽狂澜于既倒的非凡勇气。“投入亡地而后存,陷于死地而后生。”忧国忧民、坚贞不屈、与邪恶势力抗争的诗人屈原,纵身一跳入汨罗,勇敢地用宝贵的生命去殉自己的祖国;被誉为“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的“鉴湖女侠”秋瑾,为了救国救民、寻求真理,坚信“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是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专制而牺牲的伟大女性。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官之人,要维护法律和社会正义,难免会触怒权贵和既得利益者,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强项令”董宣的故事就生动地诠释了为政须勇: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大白天杀人后,藏在公主家。时任洛阳令的董宣将其拘捕归案。公主哭诉于光武帝。光武帝让人强按住董宣谢罪,但董宣以手撑地,硬着脖子,就是不肯低头。光武帝感叹于董宣的铮铮铁骨,不仅予以释放,而且形象地称其为“强项令”。北宋初年,宰相李沆为官秉性耿直,从不献媚。他经常把天下发生的水旱、灾荒、盗贼、动乱等“坏消息”报告给宋真宗,真宗常常为此而心情不快。同僚纷纷劝告李沆不要惹皇帝烦恼,李沆却认为皇帝只有洞悉百姓疾苦,才能治理好国家。李沆正直勇敢的品格为当时的官场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他被誉为“正大光明”的贤相。
勇敢为政,当然很好,但也要学会遵守规矩,勇于不敢。所谓“不敢”,就是要心存敬畏,不任性而为。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勇于不敢则活。”江南第一清官张伯行有一首著名的“一字诗”:“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不敢收任何礼物,拒绝所有贿赂。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上,一定要学会敢作敢为;在个人生活上,一定要学会不敢,不敢妄取、不敢违纪、不敢化公为私、不敢碰法律和纪律的高压线。做到这一切,同样需要严格自律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久久为功的耐力。
应当明白:勇有多种,并不是所有的勇都值得肯定。贾盗之勇、小人之勇都是建立在见利忘义甚至见利害义的基础上的;而君子之勇植根于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绝不因利而害义的价值观,能勇敢地抵御种种物欲的诱惑,守住人的伦理底线,所以才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勇于担当,人生才有意义。“君子上达”,行道济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困难问题面前,勇于担当的精神难能可贵。战国时期,秦军包围赵国都城,赵国的平原君求救于楚国,毛遂自荐出使,以非凡的勇气说服楚国结盟,解了邯郸之危。“毛遂自荐”的故事成为后人勇敢地展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代名词。两汉时期,先有张骞通西域,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陆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后有班超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大无畏精神,促进了东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朝初年,三宝太监郑和不畏风浪,先后7次率领数万人的庞大舰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和红海,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比欧洲航海早了半个多世纪!上世纪50年代末,石油工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激励着大庆人艰苦创业,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新时期工人的榜样许振超,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绝活,先后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将“振超精神”名扬四海。
担当是一种责任,处在什么位置,就要有什么样的担当,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担当精神,就会亦步亦趋地守着“不出事”的逻辑,畏首畏尾地扮着“老好人”的角色,世故圆滑地成为推卸责任的“太极高手”,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在急难险重面前推诿扯皮,一门心思当“太平官”,这是失职、渎职,是可耻的。作为群众的领头人、主心骨,领导干部必须有担当精神,要在难题面前勇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要把敢于担当作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自觉实践。
勇于改过,彰显人格的高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中,谁都难免有过错,重要的是对待过错的态度。“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儒家重修己,修己以改过最难。反躬自省、正视以往的过错并切实加以改正,避免今后重犯,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亡之本也”。孔子主张“有过则改” “过则勿惮改”,“勿惮”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因为揭自己的疮疤是痛苦的事情。魏晋时期,吴国有一个叫周处的人,年少时强暴横行,危害乡里,当地人将其与南山虎、北海蛟一同称为“三害”。当周处得知自己在乡亲们眼中的恶劣形象后,下决心痛改前非,于是刻苦读书,悔过自新。后来,他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人们还立碑纪念他。能否勇于改过就成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个人犯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知错不改。”其实,光是知错不改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客观原因、推给别人,自己落得个干干净净,这也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们党历来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主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体现出一个人高尚的人格修养。“知耻而后勇”,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认真予以改正,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尊敬。若文过饰非,则会降低自己的人格。改过,是对自己行为的积极修正,值得敬重。勇于改过,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道德,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傅永聚,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任松峰,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