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2016-01-31刘士吉俞步龙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免疫抑制病原

刘士吉 俞步龙

(扬州市邗江区西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扬州 225009)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刘士吉俞步龙

(扬州市邗江区西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扬州 225009)

免疫接种的成功或失败,不但取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也取决于机体免疫应答这一内部因素。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生物制品方面因素、免疫操作不规范和动物机体自身免疫应答出现问题或受感染、药物、应激等影响。解决办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用优质疫苗,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贮存与运输疫苗、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操作规程进行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免疫群体健康并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员队伍。

免疫 失败

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是诸多预防动物传染病手段中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关键的。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动物疫情又有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易感动物没有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抗体没达到应有的水平,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

免疫接种的成功或失败,不但取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也取决于机体免疫应答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生物制品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免疫失败的原因,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方面。

1 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

免疫程序不适合本场户实际,未能针对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确定所需免疫的病种。二是确定首免日龄时母源抗体影响考虑不充分,从而造成免疫失败。如新城疫母源抗体对2周龄以内的雏鸡,除有抗NDV感染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不同程度干扰弱毒苗接种和抑制主动免疫抗体生产的作用。三是忽视疫苗之间可能会产生干扰作用,多种疫苗使用间隔时间太短。四是针对同一疫病的疫苗免疫间隔时间不合理,不按规定强化免疫,往往也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从而发病。

1.2 生物制品方面因素

目前生物制品生产厂家众多,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品种繁多。从产品上看,有的是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生产的,有的是省市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有的则是中试产品。销售人员满天飞,以低廉的价格将产品推销到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深入到乡、镇、村甚至养殖户。但这些生物制品在什么条件下运输保存,这些养殖户就不得而知了,而是图方便省钱。

生物制品是特殊的产品,必须按照它的类别和性质,在低温或超低温的环境下运输和保存。目前,许多生物制品的储存与运输不符合要求,有人用保温箱运输,有人则干脆放在长途汽车上进行长途运输,由于存储条件不合格,势必影响生物制品的效力。在生物制品的保管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经营户保管意识相当淡薄,将生物制品随意堆放,销售之前放入冰箱中冻一下;有的经营户则为省电,往往是白天将冰箱通电,夜晚将冰箱断电,使生物制品反复冻融。由于生物制品效力的不可逆性,必然会影响生物制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免疫的质量。

1.3 免疫操作不规范

①在免疫注射方面,有的防疫人员没能认真负责,对生物制品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失效期、是否破损等进行检查登记,没有仔细阅读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

②注射之前不按要求对待免疫动物进行健康检查,不了解动物的免疫史及病史等,被注射动物由于本身处于病态或瘦弱、临产,致使发生不良反应。

③疫苗稀释液选择不当、使用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的稀释液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④接种剂量不准确,如接种时打飞针或其他原因未注足剂量,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从而使动物机体不能够获得坚强的免疫力。若剂量过大,又会抑制机体产生抗体,超过一定的限度甚至出现免疫麻痹,并可致动物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

⑤接种疫苗部位不正确,如羊痘疫苗未皮内注射而注入皮下或肌肉中就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有些疫苗要求肌肉注射,如注入脂肪中,不仅免疫效果差还会因吸收不良造成局部化脓和坏死。

⑥接种途径不当,随便改变疫苗接种途径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喉气管炎疫苗应用点眼或滴鼻的方式接种,通过饮水或者肌注免疫时效果较差。

⑦消毒不严。免疫器械清洗消毒不严,操作人员的衣物未消毒等都会造成疫苗的污染,直接影响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

1.4 动物机体自身免疫应答出现问题或受感染、药物、应激等影响

有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引起动物免疫抑制。如可造成动物免疫抑制的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沙门氏菌、附红细胞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

隐性感染的影响,处于某种病原隐性感染下,动物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若这时给这类动物接种该病疫苗,会诱发该病,呈现临床症状,会导致免疫失败。

接种疫苗前后,动物受到刺激产生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从而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在免疫接种期间,若使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性饲料添加剂或抗菌药物等,可引起抗原受损或免疫抑制,如呋喃唑酮、氯霉素、卡那霉素等。而且在使用弱毒活疫苗前后几天,对畜禽进行饮水消毒、喷雾消毒也可导致免疫失效。

动物接触到霉菌毒素或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卤素、农药等)引起动物免疫系统损伤的可导致免疫失败。

1.5 非生物制品方面的原因

如果鸡舍环境因素或猪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就会聚集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造成畜群应激。应激反应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免疫效果,增强对疾病的易感性。

1.5.1 营养因素

营养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饲料中蛋白质等的供给及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正常代谢,对机体内抗体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的缺乏特别强调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免疫抑制(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之一,能保护生物膜,防止膜中的脂肪酸氧化,使细胞免受损伤)。

1.5.2 早期感染和患有传染病

接种时,畜禽已感染现场病原微生物,或接种后尚未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力之前感染了现场的病原微生物,机体对现场病原微生物不产生反应,往往引起畜禽发病死亡,而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患病畜禽和病愈不久的畜禽自身免疫能力差,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免疫应答。

1.5.3 药物的使用

有许多药物能够干扰免疫应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消毒药等。抗生药、抗病素药、消毒药可使活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灭活,改变活疫苗的抗原成分,破坏灭活疫苗的抗原性,使生物制品接种失败。

2 对策与措施

(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在对本地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场动物群体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而制定,确定所需免疫的病种和首免日龄,选用与本地流行毒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的疫苗,并做到适时强化免疫,必要时可对待免动物进行抗体监测,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使用优质疫苗,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贮存与运输疫苗。应通过正规经营渠道,选择购买农业部GMP认证的疫苗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以确保疫苗的安全可靠。不要使用标识不清,来源不明,非法生产的疫苗。保存疫苗应该注意保持温度稳定,灭活苗一般保存温度为2℃~8℃,不能过热,避免冻结。冻干苗应在-15℃以下的环境中保存。携带时要用疫苗冷藏箱,并且一定要放入冰袋,疫苗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开封后的疫苗在规定时间内尽快用完。

(3)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操作规程进行免疫接种。使用前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检查疫苗的包装、标签和物理性状,凡物理性状异常、标签不清、密封不严失真空以及过期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按规定途径接种疫苗、严格消毒、剂量合理,冻干苗正确选择稀释液,注射免疫要做到部位准确,注射过程中要及时更换针头。

(4)防止霉菌毒素中毒,慎用消毒药和抗生素。确保饲料安全,防止饲料霉变或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勤换垫料、在免疫的前后两天最好不使用消毒药、抗生素、驱虫药、抗病毒药。如确需使用,应在使用后适时采血进行抗体监测,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不合格要立即补免。

(5)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免疫群体健康。要注意营养平衡,提高动物自身免疫能力,调整好饲养密度,防止环境应激。平时要做好饲养场所的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尽可能控制隐性感染和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发生。

(6)防疫员技术队伍。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员队伍。加强对防疫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要加强抗体检测,对检测中不合格的要及时补免。

(7)加强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体免疫抑制。

[1] 朱廷刚.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科技,2008,(2):42.

[2] 何小文.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危害[J].科技风,2011,(2):213.

[3] 孙容非. 动物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3):78-79.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免疫抑制病原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分泌NO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