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对话

2016-01-31谈军花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对话阅读

谈军花

摘要: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从而促使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笔者从初读构建话题、熟读感知话题、研读升华话题、活读拓展话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关键词:阅读   有效   对话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5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对话做为一种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从而促使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呢?

一、初读构建话题

构建话题是指教学时依托文本,设定对话的题目或问题,最大限度地走进文本世界和作家心灵。此话题服务于教学目标,渗透于教学内容,通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的有序的互动交流而开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的参与,他们的认识会更丰富,体验会更深刻。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中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起情感共鸣。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为实现有效对话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继而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开展对话。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导入时,先播放一段小兴安岭的风光片,屏幕上出现的小兴安岭的林中有红松、沙松等,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东北虎等珍贵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等珍贵药材的一系列图片,在学生眼前出现美丽的景象,再加上优美、舒畅的音乐和讲解员富有感情、热情洋溢的讲解,学生完全被吸引了。此时,教师抛出话题:“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美的情境直击学生情感体验,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就能很自觉地投入到与文本对话中去,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句:“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作为平等对话的一方,对对话话题的精心挑选,合理构建是其重要责任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把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发掘出来,构建统领全文的话题。一方面话题要有趣味性,要能够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到可以对话的内容。另一方面话题要体现综合性,既要以文本为出发点,又要紧扣文本的核心问题。这样,才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促使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获取心灵的相通,情愫的共鸣。

二、熟读感知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权利,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走近文本。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用个性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

师: “飞”指什么?“夺”指什么?

生:“飞”指和敌人抢时间,渡过大渡河。“夺”指夺取泸定桥。

在学生充分地读、感受的基础上,教师用“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这一句话来引导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升华情感。

师: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还忘记了什么?

生:忘记了泸定桥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生:忘记了敌人严加把守,又派来了增援部队。

生:忘记了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

生:忘记了桥面上没有木板。

师:我们概括为“桥险”。还忘记了什么?

生:大渡河的水叫人心惊胆寒,水生震耳欲聋。

生:忘记了掉进大渡河就没命了。

生:水急。

生:还忘记了守城的敌人很狂妄。

生:忘记了生死。

……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同作者、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多彩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多维的,因此,语文课堂也应是丰富的。教师应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进入文本所创造的意境中,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

三、研读升华话题

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获得独特的个性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文本感悟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最终提升整个生命价值。可以说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的以学生感悟、作者倾诉、教师的言语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知、领悟、积累文本的鲜活言语,掌握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和技巧,是阅读对话教学个性的体现。

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夏天

师:沿着作者的写作顺序,我们该走进夏天了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作者描写夏天,你认为哪个词用的好。

生: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是什么?

生:封

师:谁能给“封”组词?

生1:信封

生2:封山

生3:封口

……

师: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我们可以把信封封起来,把窗户封起来,甚至可以把山封起来,是谁把蓝天封起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

这个教学片段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品词析句,解读文本,再现、感悟美的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实的课堂对话从学生质疑开始。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体味语言文字的精妙,提升课堂对话的真实度,彰显生命的主体意识。

四、活读拓展话题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不仅要善于引进“活水”,更要善于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成功的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在学生离开课堂时能带着新生成的、更精彩的问题去课外探究。

因此,在每节课即将结束时,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不仅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交流、对话、展示的欲望。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画卷,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谋篇,是我们习作时很好的范文。课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拓展作业: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写你的家乡。这样的话题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文本的内容美,也进一步感受了文本的形式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在仿写的过程中,爱家乡的情感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更应该注重课内外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将学得的语言积累内化,迁移运用。让学生的聪慧与灵感在课余天地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让我们真正走近“对话”的语文教学,在宽松、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有效的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潜心涵泳,拥有审美的激情,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认识自我,精神上得到陶冶,认识上得到提升,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实现主动发展,成为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智慧型教师。

本文系甘肃省教科所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对话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S【2014】GHB0862)研究成果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对话阅读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