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翰墨,以书载道
2016-01-31李翔凌
李翔凌
甘肃煤矿职工书法家协会主席、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工会副主席马积森先生,是一位志存高远、心系丹青的“士君子”;一位恪守信念、矢志以求的优秀政务工作者;颇具造诣的书法家及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家。
马积森不仅在百里矿区,就是在陇上翰墨之林,也有极广泛的影响。但由于为书法名气所掩,人们很少论及他的事功。其实,知人论事,他首先是一位企业领导干部,是为靖煤公司发展壮大奉献全部智慧并做出一定贡献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早年毕业于安徽省界首师范学校,其后以矿山为安身立命之所,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在他身上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真诚、睿智、儒雅、谦和。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在紧张繁杂的工作中,他与时俱进,忘我工作,见证了靖煤公司发展壮大的历史。马积森的职业生涯主要从事工会工作,在任期间,他以谨严之习治事,以忠厚之心为人,致力于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使矿区呈现祥和安定、欣欣向荣的文明气象,为企业改制、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马积森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资深会员,和他同时期从事书画艺术活动的书友,不少人已经居高声远,得享大名,而他却因僻处陇上,侧身小城,似成人生的遗憾,事业的困局。但他昂然向上,锲而不舍,苦心孤诣,以磨穿铁砚的精神寄情翰墨,临池不辍,研习百家,涵纳广博,心手并进,终于以一管柔毫,立足于当代书坛。
他大力弘扬尚意工形,涵古孕今,取法自然,流变有根的书法理念,作力求形(结构)、神(神采)、笔(笔法)、墨(用墨)、章(章法)、意(意趣)的完美结合。同时,于书学无所不窥,能够兼擅诸体,尤长于真草行书。其楷书上承颜柳魏碑,结体稳重,筋骨强健,笔法灵动,颇多新意,若山峙水行,有玉树临风之概;草书则味钟张余韵,遥承文敏遗风,率真随意而规矩森森,构筑简括而神完意足;于行书则精研二王,下笔俊雅灵秀,动静从容,多澹远之意,少媚俗之态。源流本末,清晰可辨。在名利之风甚嚣尘上的时代,马积森先生不随流俗,咬定青山,笔墨通神。观其书法,如朗月清风,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作品不胫而走,屡占鳌头,在国内书法展获奖五十余次,被《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百家名流专集》《全国煤矿书法精品展作品集》《甘肃省书法作品集》等书典收录。在《中国书法》杂志、《中国煤炭报》和《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书作、书论数十篇(幅),被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收藏,并有若干精品被“龙源碑林”“黄帝内经碑林”刻碑,被甘肃白塔公园刻匾留存。在平川大地的风景名胜之地,他的精品力作更被石雕、木刻,置于显著位置。
马积森先生不仅书法艺术得到同仁及社会各界的推重,而且凭借工会这个平台,他于1985年倡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靖远矿区分校,并兼任校长、教授。二十多年来,共有9期19个班786人在书法大专班毕业;先后开办少儿书法班10期,有564人完成教育培养;此外,还直接带动了矿区学校教师普及“三笔书”(毛笔、钢笔、粉笔)训练活动的开展。他组织矿区书法展览16次,展出作品三千多件;亲自培养推荐省级以上书协会员32人、市级书协会员48人。主编《靖远矿务局职工书画集》,指导编纂《平川书画作品集》。
在他的影响下,地处偏远的靖远矿区学习书法、收藏书画之风蔚为大观,涌现出一大批书法人才,诸多作品被海外人士收藏,成为煤炭行业及甘肃省文化圈一道靓丽的风景。正是由于马积森这位擎旗人,平川这座因企设区的陇上新城,已成为后来居上的书画重镇,书法大家曾多次莅临他的艺术沙龙,指导交流文化艺术,对他的辛勤劳动和不凡业绩给予充分赞许。马积森与他的书法群体也成为令人关注的艺术现象。
马积森先生对书画艺术的教育传承,对矿区文化事业的贡献,在“百里矿区十万人”中有口皆碑。2005年,他被白银市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位与普通煤矿工人同呼吸共命运的艺术教育家,以其朴实无华的人生追求,谱写了一曲弘扬中国书道的人生壮歌。
丹青难写是精神,唯其难写,方见精神。马积森先生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抵住了命运的闸门;以常人无法企及的敏锐,捕捉着书道的玄机;积渐为雄,以书载道,不仅使自己的人生融入靖煤公司发展壮大的洪流,也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带动了一方文化的繁荣兴旺。其人品、其成就,令人由衷地赞叹!
艺术简历
马积森:字茂斋,笔名积琛、弘云。安徽省临泉县人。曾长期供职于靖远矿务局(后改制为靖远煤业集团),任工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煤矿书法协会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靖远矿区分校校长,甘肃省书画研究院书画师。
自幼习练书法,六十余年守望墨海,躬耕砚田,遍临历代各种书体,博取大家之所长。在国内入选书法展并获奖六十余次;有多部作品被《国际书画篆刻大观》《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全国煤矿书法精品展作品集》《甘肃省书法作品集》等书典收录。在专业报刊发表书作、书论数十篇(幅),诸多书作被国内外收藏,并有精品被碑林、公园刻碑、刻匾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