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人 读自己
2016-01-31黄树芳
自从今年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以后,读书很快成了热门话题。“书香”这个美好温馨甚至是带着浪漫色彩的词汇居然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相,使国民在惊喜和振奋中感悟到了读书的分量。本来读书是件私人的事情,但现在看这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大问题。所以在“建设书香社会”中,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而且刻不容缓。
为什么要读书?人的回答大概不会完全一致。我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村里有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跳井身亡,当时,脑子一热就拿这个题材写了一篇作文。老师看后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我知道你爱好文学。这篇作文,我没写批语,但把我老师教我的一句老祖宗的话写在作文的后面了,回去好好看看,慢慢理解。希望你一辈子都别忘。”老师给我写的这句话是:“有人向欧阳修请教写作之道,欧阳修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这就是我读书的起因。从那以后,读书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怎么读书?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阅读要联系自己,从实际出发。我学历不高,没进过大学。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一座煤矿的教育办公室当文化教员,就是教那些不认字的工人学文化,当时叫“扫盲”。不久又调到党委宣传部当理论教员,就是给干部(即现在的管理人员)辅导理论学习。除这些本职工作外,我还有一个业余爱好:总想搞点儿文学创作。像我这样的情况,的的确确是“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要完成任务搞好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对我来说,重中之重是学习文化,增加知识,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而读书是学习文化增加知识的必经之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也指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西汉刘向说得更具体:“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医愚”这个词,对我简直是一针见血,真感如获良药。这些经典名言以前也读过,但只有走向社会面对生活现实的时候,才真正感悟到那些名人的名言就像超越时空在和我娓娓对话,促膝谈心,让一股股书香变成了自己终生都可以寄托的情感和意向。
读什么书?怎么选读?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什么书才是好书?我理解 :好书,就是自己需要的书,这应该是首选。我教文化课的时候选过一些文化基础方面的书;在辅导理论学习时,那就必须认真读马列、读毛著……业余时间则用主要精力阅读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中外经典以及新出版并走红的文学著作——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爱选择读物,这大概是一般规律。
阅读的关键是怎么阅读才能让知识的太阳照到心底,让文化的温情滋润周身,让纸韵书香启迪智慧升华人生,真正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逐步体会到“更重要”这几个字的重要性,如果只读不用,那阅读还有什么用?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最重要?孔老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人生在世之要莫过于闻道和做人。所以读书要和读人结合起来。其实,读人也是读自己,故在阅读中应自觉医愚治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的干净人。
在老一辈文化大家中,我很敬佩钱穆先生。这位仅有初中文凭,也没有留学背景,完全靠自学的国学大师,学问很高,而且甘当孺子牛,一生都是个教书人。一九三○年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他著述颇丰,专著达八十种以上,与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不仅是同乡而且时有交往。杨绛有一篇散文叫《车过古战场》,写的就是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的经历。我是通过读杨绛的书,知晓钱穆大名的。后来,当我阅知钱老还是大科学家钱伟长的亲叔并为其侄起名时,脑海里立刻闪现出“最是书香能致远”这句古老而永远闪光的文化名言。钱穆的《中国文学论丛》中,有些话对我启发很大,让我看到了在阅读中“闻道和做人”的途径。他说:“我们学做文章,读一家作品,也该从他笔墨去了解他胸襟。”“故中国人学文学,实即是学做人一条径直的大道。”在谈到读诗的时候,他更具体也更深刻地指出:“读诗与读人结合,才是读诗的本意——读诗便是学做人。”可见钱穆对在读诗中学做人尤为重视。
读钱穆时,我们可以从其笔墨中去了解他的胸襟和品格修养。他出生那年,正是甲午战败割让台湾之年。他的一生都与甲午战败的时代忧患相终始。无论是治学还是读书自学,都一直贯穿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家爱民族爱中华文化的真情。让我们看看这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国学宗师是怎么自学的吧:在小学、中学任教期间,他白日教书晚间自学,勤勉不辍。自称“未尝敢一日废学”。夜间读《昭明文选》,极倦始入睡。夏夜为防蚊虫叮咬,把双脚纳入瓮中坚持夜读…… 看了这些情节,我觉得对钱穆这个人的胸襟及其人品就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这时候撩开自己的肺腑,剖析心灵,真的是感到很愧疚——现在自己的读书条件并不错,但读书的觉悟,读书的精神,读书的毅力,都相差太远。想来想去,主要还是在读书的认识上缺少对国家对民族的真情。想当年,自己读书的动力就是为了热爱文学写好作文。后来虽然能和工作结合起来,但对读书和读人的关系认识比较迟缓,对读书和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更考虑不多。如果早一点将建设“书香社会”和个人的阅读联系起来,也许读书的效果就会好一些。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闹清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钱穆读了一辈子书,只是做教书人,一生不仕。我们读书如果是为了功利:为仕途或者发财、出名……那就和我们要建设的书香社会成了两股道上的车,最终对社会对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好处。读钱穆以后,能帮我们认识到,读书一定要和读人结合,一定要自觉解剖自己,把真实的自己亮出来,真正做到在读书中读懂自己。这才能在阅读中学做人——做一个对 社会有用的人。
读书和读人结合,当然首先是要理解书的内涵,特别是让那些经典名著中的思想光辉成为自己前行的指路灯。实际上,阅读就是学文化。文化、文化,最关键的是要将“文”落实到 “化”上面,化到自己的心灵中,化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甚至要化到为人处事的举止言行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质。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自华”是高品位大气度的美丽,这是对读书人的赞誉,也是对读书人的要求。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要享用这些精神财富而且要将其传承下去,前提就是要读书。这里所说的书,有文学和理学之分,理学家的书讲得是人生哲理;文学家是靠具体的人物形象真切地讲述人生。理学的书就像父兄对子弟讲理说教;而文学的背后都有像朋友般的人物,和你一路说笑畅谈,能让读者感到亲切温情,也就越发方便在阅读中学做人。当然不管读什么书,都要在阅读中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取其精华,抛弃糟粕,真正让中华文化的精神之光抵达我们心灵的深处。
读书和读人结合,这里说的人,我体会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写书的人,二是书中的人,三是读书的人。为什么把读书的人也包括进去呢?——不联系实际,不把自己摆进去,谈何在读书中学做人?
在当代作家中,赵树理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 在读他的作品时,其高蹈的精神境界也逐步使我领悟到一些看起来很简单而要做到并不容易的人生哲理。一九五七年,我读过他给女儿的一封信,题目是《愿你决心做一个劳动者》。女儿高中毕业后,择业时,赵树理建议她回原籍农业社务农,或者在北京当售货员、售票员、理发员。他在信中说:“我当作家你理发,我头发长了请你理,我写出小说来供你读,难道不是合理的社会分工吗?”这就是当时在北京文化部门担任重要职务,而且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著名的作家赵树理对女儿择业的态度。那时候,只要他说一句话,还愁给女儿安排个满意的工作吗?但他没说,却写了那样的信。我那年十九岁,参加工作刚一年。他对女儿那两句话,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四十多年的工作中,当遇上某些情况时,他的话就会在我脑海里闪现,这或许也是学做人的一种过程吧。在那封信的末尾还有一段话,对我教育也很深:“听你的同学说,你近来写了几篇文章(内容我没打听),我不反对,但也不敢贸然鼓励。我是从二十多岁起就爱好文艺的,而且也练习过,但认真地写还是38岁以后的事。业余时间可以写作,但一定要认识什么是“业”,什么是“余”,爱业务的精神应当超过爱写作的精神好多倍。”,这段话虽然是在对他的女儿说,但我也受益匪浅。从一九五七年发表第一篇散文开始,我就成了业余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放下手中的笔。怎么处理“业”和“余”的关系——既要把本职工作搞好,又要坚持业余写作,始终是我面临的最经常最关键最实际也是最棘手的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 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一路走来,可以说在工作过的十多个岗位上,都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业余创作上,约有二百万字的作品面世——这里我没有一点儿夸口的意思,只是想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总体看还算是正确地处理了“业”和“余”的关系。而处理这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来自赵树理那段关于业余写作的教导。一九九五年五月,中国煤矿文联在扬州召开文学创作座谈会。我很想去参加,但当时单位工作确实很多,总经理不同意我离开。考虑再三, 我只好委托一位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代我参加了会议,请她将会上的全部讲话和经验介绍都录好音带回来。后来,我在坐车公出的路上将录音都听了一遍,陈建功和刘庆邦的创作谈还重放了一次,收获也不小。就这样将这次“业”和“余”的矛盾算是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每逢解决这些矛盾时,我都很感谢赵树理。他不仅是我们写作的榜样,也是做人做事的楷模。这也使我真正尝到了在阅读中医愚治蠢的甜头。“文化大革命”中,我的一位曾是同舍的陈氏朋友,给我贴了一张大字报,说“黄树芳是赵树理的黑爪牙”。“文革”以后,他请我吃饭,举起杯来说:“树芳呀,咱们互相理解吧。”我也举杯说:“我理解。我确实很崇拜赵树理,而且真的是受过他不小的影响——你没说假话。”
比较而言,我读诗不多,但总还是想挤时间读一些。在古代诗人中,我更喜欢的是陆放翁。他虽屡受奸臣的陷害排挤,一生仕途不顺,但其胸襟纯净高洁,爱国热情一直不减,到晚年仍不忘民族大义,生命垂危之时,内心的伤痛仍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并“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诗,不知使多少人受到过感动。即此一端,可见放翁境界之高,心灵之美。
在当代诗人中,我特别崇敬的是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此诗写于一九六○年深冬的一个大雪之夜。那是我国解放后最困难的时期,陈毅元帅以宏阔的胸怀,豪放的气势,无畏的精神和洒脱爽快的笔锋写了这首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昂扬斗志的五言诗,不仅给了人们轻快的艺术之美,而且也以昂扬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革命战斗的豪情鼓舞了人们必胜的信念 。一九三六年的《梅岭三章》,是在“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的紧要关头写下的——“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是在生死考验面前,视死如归的雷霆万钧之声——牺牲后,也要组织牺牲之旧部,再以十万大军,高举旌旗斩阎罗!真是胸中有万丈正气,笔下就有万军之力。这大气磅礴气度恢宏的《梅岭三章》,将陈毅元帅胸怀豪放豁达乐观的气质和意境开阔朴实平易的性格都清澈见底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众所周知,陈毅是威震敌胆的军事家,光明磊落的政治家,闻名世界的外交家。他倚马走笔,秉笔勤书 ,在革命生涯中的每个时期,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感人诗篇。读诗就是读人——陈毅其诗,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陈毅其人,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
在读陈毅的《梅岭三章》时,脑海里往往呈现出梁东先生的《电工》一诗:“何曾云外战坚冰,高奏横天弹拨声。传令三军三万里,接通十亿上元灯。”这诗写的是二○○八年我国遭特大雪灾时电工们顶风冒雪在高空抢修线路的英雄事迹。陈毅和梁东两位诗人所处时代不同,所在岗位不同,所写内容不同……然而我在读《梅岭三章》时,总是会很自然地想到《电工》。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想,这大概是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那庄严雄伟的气度和恢宏壮阔的气势以及淋漓畅快的气象所致。人品决定作品,作品源于人品。两位诗人都把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博大的胸怀气魄深沉而完美地地融进了诗作之中,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契合点。梁东先生是当代的诗词大家,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主要领导和中华诗教的开拓者之一。他在主持煤矿文联期间更是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书法,他的散文也和他的诗词一样豪放畅快格高韵美。每次阅读他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作品,都会感到有股沁人心脾的书香悠悠地进入心底之中。梁东先生是我们煤矿文化界的骄傲,他一直是我心中的好领导、好兄长、好老师。“读诗便是学做人”。他的《咏煤》不少矿工都读过——“万载苍茫沉睡中,当年应是碧葱葱。只求人世春常在,化作烟尘练彩虹。”梁老为求人世春常在,一直在煤矿奔波,也为文化建设殚精竭虑,现在已满头白发,仍笔耕不辍,这实在是我们近在眼前的好榜样 。同时,也为我们在读诗中学习做人搭建了极好的平台,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健步前行,不断为“建设书香社会”献上自己的诗意温情……
读书读人读自己——在读书中学习做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只有在读书中慢慢体味,在体味中加快“建设书香社会”的步伐。
作者简介
黄树芳:男,1938年生,河北定兴人。中煤平朔集团退休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以及散文和随笔集等11部。作品曾在省市和全煤系统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