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兽共患旋毛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016-01-30张有庆仲海军蒋玉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旋毛虫流行病学猪肉

张有庆 仲海军 蒋玉军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内蒙古阿拉善 737300)

人兽共患旋毛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张有庆仲海军蒋玉军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内蒙古阿拉善737300)

目的:了解人群及猪旋毛虫病血清流行情况,为实现人群及猪旋毛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盟市三个旗县的人和猪为研究对象,取猪肉样压片镜检,同时随机抽取来自于2014年7~2015年8月期间本盟内的当地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人血清检测,研究收集回的问卷共198份.结果:本次调查了本盟3个旗点的研究共检验2000头猪,发现旋毛虫病猪225头,占11.25%;共检验人血清5340份,其中阳性反应1047人,所占比例为19.69%(阳性率);3个旗调查点男性的阳性率为23.2%(580/2500),女性的阳性率为21.56(610/2830),但不同性别阳性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46.51,P<0.01),其中阳性率高的是中年组(36~59岁);本次研究调查1047例血清阳性患者,经常食肉者占61.13%(640/1047),偶尔食肉者占38.87%(407/1047);同时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68.40%.结论:研究表明,生吃猪肉是旋毛虫病最重要传播途径,猪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可作为人群旋毛虫病暴发或流行的预警指标.本盟人群及猪旋毛虫病流行仍然严重,应把控制该疾病提上日程,此外综合措施防治人群及猪旋毛虫病是十分有效的。

人旋毛虫病猪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旋毛虫病是我国一种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的疾病,通常是由旋毛形线虫引起.人因生食或未煮熟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肠道症状、发热、眼睑水肿和肌肉疼痛.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过去本地区对人体及猪旋毛虫病研究、报道都不多.为了摸清本地区人体旋毛虫病流行情况,我们开展了此项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来自于2015年1月~7月期间本盟内的旋毛虫体检的当地居民,分别记录研究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住址、食肉史与饮食方式),共采集5340份人血清,其中男性2500人,女性2830人,年龄分布于12岁~75岁之间,并将其人群分为青年组(12~35岁,2000例)、中年组(36~59岁,1800例)、老年组(60岁以上,1540例),同时收集到的猪肉样2000份。

1.2研究方法

1.2.1流行病学方法

人及猪群感染情况调查: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将全盟分为三大片区,每片区根据以往发病情况分为亚区,城镇为亚一区,牧区为亚二区.全盟抽取10个(嘎查)作为研究点,每个研究点人数应≥50人。

1.2.2传染源调查

对重疫区的集贸市场生猪进行调查,共抽取2000份猪肉样。

1.2.3检验方法

对人群和(或)猪旋毛虫病进行血清流行学调查,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猪血清IgG抗体,压片镜检猪肌肉,对被采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流行区人群和猪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

研究检验人血清5340份,其中阳性反应1047人,所占比例为19.69%(阳性率);共检验2000头猪,发现旋毛虫病猪225头,阳性率为11.25%。

2.2性别分布

10个嘎查调查点男性的阳性率为23.2%(580/2500),女性的阳性率为21.56(610/2830),则人不同性别阳性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比较(X2=447.15,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阳性率高的是中年组(36~59岁),这与该人群食生猪肉机会较多相吻合,青年组(12~35岁,2000例)阳性率为20%(400/2000)、中年组(36~59岁,1800例)阳性率50%(900/1800)、老年组(60岁以上,1540例)阳性率24.2%(373/1540)

2.4旋毛虫病流行因素调查

2.4.1饮食习惯

本次研究调查1047例血清阳性患者,经常食肉者占61.13% (640/1047),偶尔食肉者占38.87%(407/1047),并且大部分人存在生熟不分的现象。

2.4.2预防知识知晓率

经由本次调查回收到的198份旋毛虫病调查问卷统计得,136人知道旋毛虫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8.40%,知晓旋毛虫传播途径136人中,有100人来自城镇居民,仅36人为牧区居民.因此加强牧区安全饮食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势在必行。

3 讨论

旋毛虫病是一种全世界流行的人畜共患的动物源性疾病,以欧美地区发病率为最高,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感染主要原因是生食或半生食含旋毛虫包囊的动物肉类.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襄樊市曾发生多起旋毛虫病的暴发流行[1].经过积极的治疗与防控措施的强化,其流行程度逐渐缓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旋毛虫人体感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对个体牲猪等的屠宰市场的管理制度也不尽完善,疫情上报制度的不健全引起的。

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猪肉镜检阳性率极高,导致生吃猪肉成为旋毛虫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与此同时猪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可作为人群旋毛虫病流行与爆发的预警标志.然而,云南地区之所以成为旋毛虫病流行地区,与其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地理位置,居民的教育文化程度等综合因素紧密相关[2,3]。

预防控制旋毛虫病疫情,我们必须重视乡镇地区安全饮食以及人群旋毛虫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完善疫情上报制度、建立多部门的预防控制机制,严格进行动物肉类的检疫,加强基层专业人员的防治培训,及时处置暴发疫情事件,如此才可避免旋毛虫病的流行风暴。

[1]欧阳兆克,郭传坤.中国旋毛虫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概况[J].中国热带医学,2015,(4):513-516.

[2]刘丽琼.我国部分地区人体旋毛虫病的流行状况[J].饲料博览, 2011,(4):23-25.

[3]姜鹏,丁艳霞,姚义好,等.河南省商丘地区猪旋毛虫感染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9):846-847.

猜你喜欢

旋毛虫流行病学猪肉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