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尔沁肉牛育肥场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

2016-01-30霍晓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通辽市肉牛内蒙古

霍晓伟

(1.内蒙古民族太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2.内蒙古民族太学畜禽疫病防控研究所,内蒙古通辽 028000)

科尔沁肉牛育肥场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

霍晓伟1,2

(1.内蒙古民族太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2.内蒙古民族太学畜禽疫病防控研究所,内蒙古通辽028000)

肉牛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导致老的疫病沉渣泛起,新的疫情不断发生,传染病的研究严重滞后,体现在诊断技术体系和防治技术体系,严重制约通辽市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简述了肉牛育肥场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为科学有效的饲养肉牛提供理论指导。

科尔沁肉牛育肥场疫病防治体系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大,发达国家一般在50%以上,其中养牛业占有相当比重.养牛业产值占畜牧业的产值比例德国和美国为60%,挪威、瑞典、芬兰占80%,新西兰、瑞士、丹麦占90%或90%以上.2002年全世界共有牛(含水牛)15.34亿头,印度居首位为3.17亿头,占全世界的20.67%,其次是巴西1.77亿头,占11.55%,第三是中国1.28亿头,占8.37%,第四是美国9670万头,占6.30%.但按人口计算,以新西兰和乌拉圭的牛头数最多,人均约3头,全世界每人有1头牛,中国牛头数最少,平均10人才有1头牛.6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肉牛饲养成本低、获利大等原因,肉牛业发展快,饲养头数急剧增加,牛肉产量连年上升.牛肉产量占肉类的24%。

1 通辽市规模化养肉牛现状

随着通辽市扶农、助农、扶农户程的推进,国家退耕还草、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母畜补贴等政策的进一步加强,使通辽市畜牧业呈现了稳步增长态势.近些年来,通辽市规模化养殖群体逐渐增加,牲畜总量大规模增长.根据2013年牧业年度统计结果显示,全市牲畜总头数达到1888.0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71.61万头(只),增长10.0%.其中牛存栏253.93万头,增加25.91万头,增长11.4%.牲畜总出栏1062.80万头只,增加139.30万头只,增长15.1%,其中牛出栏90.44万头,增加13.14万头,增长17.0%。

2 规模化养牛场疫病的防治

规模化肉牛的养殖方式,提高了肉牛传染病的发病率,为了降低肉牛养殖的发病率,需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主要从肉牛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三个环节进行控制,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肉牛产业作为通辽市的重要经济产业,做好肉牛疫病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尤其重要。

2.1预防

牛预防的主要原则:

①在购买牛前进行检疫,防止传染病的入侵,检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有关规定,对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进行检疫,要认真检查当地检疫部门签发的合格检疫证。

②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利于防疫,牛场应选择地势平坦、高燥、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工厂、医院、居民区1000m之外.牛场应有围墙,围墙的高度至少1.5米以上,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室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贮粪场、消毒池、病牛舍,另外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m以外下风向偏僻处,有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③饲养肉牛要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牛体和牛圈,具体做法是,一天对牛圈打扫2次,另外半个月左右对整个牛圈进行大面积的消毒,对已出栏的牛圈需经过半个月后允许新肉牛入住,每天清理肉牛喂食槽,清洗牛体,定期性对牛体消毒,保证牛体干净卫生,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④定期对肉牛注射疫病疫苗,年龄在2岁之前,需注射的是牛5号疫苗,对怀孕母牛接种牛轮状病毒基因重配二价(G6/G10)减毒疫苗(LLR-85和R191株),产前1~2月接种1次,犊牛被动免疫保护.为保证肉牛群的检疫率合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所有的肉牛100%的疫苗注射率。

2.2治疗

肉牛疫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提高了肉牛疾病的发病率,如牛瘤胃鼓气,主要原因是饲喂了容易发酵的饲料,导致肉牛肠内发生便秘,使得胃部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导致胃鼓气,这种疫病可采用排透管针穿刺放气进行解决:肉牛肺炎主要是因为牛舍卫生条件差,运动空间小,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条件来降低牛肺炎的发生;另外,肉牛在饲喂过程中,由于吃了块茎类饲料,如胡萝卜、白薯等,容易产生食欲停止,摇头晃脑的症状,其原因是饲料过大,堵塞了食道,要求在饲喂块跟块茎类饲料时,切短切小,保证食道的通畅,并有利于消化吸收.在饲养肉牛过程中,为防止肉牛生产瘫痪,消化系统疾病,饲喂的饲料种类是易消化,容易咀嚼的饲料,如苜蓿草、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等。

3 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

3.1建立规范引种体系

引种关系到肉牛业健康养殖的重要途径,引种前,兽医人员到引种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种牛进行严格检疫,并做好运输前的疫苗接种工作,减少应激.引进的肉牛,隔离观察,防止协同治病因子的代入,一段时间后未发现疾病,方可混养饲养。

3.2建立全面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兽药使用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制定饲料和饲养标准即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保证卫生防疫及时到位,高效统一的管理,合理安全的使用兽药,确保肉牛的健康养殖。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肉牛场需要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高素质的兽医技术人员,为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建议加大肉牛场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能力强技术人员,配置检测设备,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兽医诊断室检测技术,建立防疫技术服务体系。

3.4建立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体系

建立快速完善的应急防控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管理等技术培训,如突发动物疫情,能快速启动应急体系,并按照"快、早、严、小"的原则及时上报处置动物疫情.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凡病死畜采取销毁、化学处理、高温处理等方法无害化处理,不准屠宰、不准食用、不准出售,确保病源及时消灭,避免病源散布蔓延。

总之,肉牛育肥场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能有效降低肉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肉牛养殖业向前发展。

[1]周荣弟.肉牛饲养场的环境卫生体系建设[J].浙江畜牧兽医, 2008,(5):26-27.

[2]祖民会,俞凤军,张国宏.肉牛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5,(5):133-134.

通辽市与内蒙古民族大学科技合作项目(SXZD2012026)

霍晓伟(1963-),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预防兽医学,主要从事兽医疫病传染病方面。

猜你喜欢

通辽市肉牛内蒙古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自由》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肉牛口炎咋防治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