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历史的态度
2016-01-30孙先富
·孙先富·
对待历史的态度
·孙先富·
一个人、一个组织,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历史也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戏弄历史的人,终究将被历史所戏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太史为了真实地记录“崔杼弑其君”,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捍卫历史,确保历史的真实性。这就是太史对待历史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回望历史,不畏权贵、秉笔直书之人又何止“南史氏”。孔子直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司马迁写史,实事求是,身遭宫刑而不负《史记》。宋太祖面对“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而幡然醒悟,恭敬地对待史官,恭敬地对待历史。
一个人对待历史的态度,是由他的世界观所决定的。唯物主义者,就会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分析历史、判断历史、继承历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以指导实践。反之,唯心主义者,对待历史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对历史没有半点虔诚与敬畏。久而久之,也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以什么样的历史观解读历史,决定着我们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走向一个怎样的未来。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一不是怎样看待历史,怎样成就历史。钱学森、袁隆平、莫言、屠呦呦……又何尝不是尊重历史、把握历史、创造历史的人?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也必定“江山代有人才出”。
历史已然凝固,不可变更,然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么去取舍史料,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却有着很大的空间。但无论怎样解读,都必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事求是,慎之又慎,切不可信口雌黄,更不能把历史当做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如日前某电视台讲解历史,主讲老师自问“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却自答“他有外遇了”,全场大笑。像这样恶搞历史,从深层次上反应了部分人价值观缺失、精神信仰迷失、理想信念丧失。
历史与现实经验一再表明,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清醒剂。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失败的教训也是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倍加爱护。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历史,尊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