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016-01-30仲思东
仲思东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祁家庙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8200)
肉牛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仲思东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祁家庙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8200)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肉牛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加之肉牛的销售价格比其他鸡、猪、羊、家禽等肉类价格高,收益较高,因此,养殖户开始不断扩大肉牛的养殖规模。然而,在肉牛饲养过程中,由于不良刺激,包括饲料质量、饲养环境、气温变化、运输颠簸等原因,常会导致肉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降低了肉牛的育成率、降低料肉比,甚至会导致病死,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做好肉牛养殖工作,提高肉牛育成率以及料肉比、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我们有必要加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配比日粮,减少肉牛患病概率,增强肉牛自身免疫力。本文结合胃肠道疾病诊治的临床实践,介绍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前胃弛缓
在肉牛肠胃道疾病中,前胃弛缓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应引起养殖户的重视。前胃弛缓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性前胃弛缓,其原因多为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比如饲料因储存不当发生霉变、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等,从而导致肉牛前胃弛缓、消化不良;另一种为继发性前胃弛缓,其原因较为复杂,常见于一些其他疾病中。
由于患牛前胃蠕动减缓,因此其前胃弛缓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且不规则,此外还带有便秘或腹泻。由于前胃蠕动减少,因此,饲料在胃中难以消化,便秘时,其排出的粪便较为干燥、颜色发黑、呈小颗粒状,腹泻时,其排出的粪便呈糊状,且散发腥臭味。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前胃弛缓发展到后期,会严重影响患牛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造成患牛消瘦甚至衰竭死亡。
为了更好地预防前胃弛缓,我们在饲养肉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科学饲养,保障饲料质量、饲养环境卫生条件以及营养搭配均衡等,尽量减少前胃弛缓病症的发生概率。此外,当发现饲养的肉牛发生前胃弛缓病症后,需要在兽医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患牛进行洗胃,并通过这种方式使肉牛前胃恢复正常蠕动,达到治愈的效果。
2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肉牛肠胃道疾病中另一常见疾病,因其临床表现的堵塞特点,又称为瘤胃堵塞。造成瘤胃积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未消化的饲草在瘤胃中大量积存,从而导致胃壁扩张,导致瘤胃消化机能减弱、消化系统紊乱。
瘤胃积食和单纯的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均表现为消化机能减弱,但瘤胃积食不同于单纯消化不良的地方在于瘤胃积食伴有腹痛症状。此外,胃壁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腹围会明显增大,且瘤胃触诊坚实。相较于前胃弛缓并发时的便秘或腹泻,瘤胃积食到一定程度后患牛粪便的排出会发生停止现象,严重时会发生死亡。
瘤胃积食会影响瘤胃的消化机能,从而出现消化系统紊乱现象,因此治疗瘤胃积食的关键在于排出瘤胃内积存的容物,恢复瘤胃的消化机能。对于病情较轻的患牛,我们可以对其投服泻药,从而帮助其排出瘤胃内积压的未消化饲草。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牛,可进行切瘤胃手术。
3 瘤胃鼓气
瘤胃鼓气,即养殖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说的“胀肚”。瘤胃鼓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性瘤胃鼓气,另一种为继发性瘤胃鼓气。引发原发性瘤胃鼓气的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投喂的饲料为多汁、多气等容易发酵的草料,从而导致草料在瘤胃中大量发酵并产生气体难以排出,造成瘤胃鼓气。而继发性瘤胃鼓气,大多和其他疾病相伴,由于患牛身体机能的损伤从而影响嗳气正常反射,引起瘤胃气体蓄积,造成瘤胃鼓气。
治疗瘤胃鼓气的关键在于排出瘤胃中的气体、消除瘤胃鼓胀。对于病情较轻的患牛,我们可以对其服用用水勾兑的松节油、鱼石脂、酒精混合物,对于病情较重的患牛,我们应该立即采取瘤胃切开术,取出其中发酵的内容物,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4 综合防控措施
对于原发性的肉牛肠胃道疾病,大多由于管理不善,在喂养的过程中投喂了霉变、劣质饲料,或者由于经验不足喂养了容易发酵的草料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饲养管理,对肉牛肠胃道疾病进行综合防控措施。在喂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草料的储存方式、严格控制饲料的采购来源,保证投喂的饲料达到安全卫生标准,同时合理配比日粮,保证营养均衡,注重粗细合理搭配。
[1]冀强,孙涛.肉牛的疾病诊断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226.
[2]万春云,向金梅,江涛,等.前胃疾病对肉牛瘤胃机能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22):5528-5530.
[3]万春云,杨为为,蔡召俊.3 种瘤胃疾病对肉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