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先进健康的农村文化
2016-01-30张艳
张艳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先进健康的农村文化
张艳
文化润泽民族的血脉和心灵,是人民皈依的精神家园。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改善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拓展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三难”问题上有了改观。但我们发现,在有些农村地区,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相比,在文化生活方面还显得比较贫乏。有的村里尽管也建起了农家书屋,可书屋里藏书甚少,光顾者寥寥无几;有的村里除了庙会、婚丧嫁娶能听到几段音乐外,其余时间则无声无息;有的村里除了每家每户有一台电视外,再无其它娱乐项目。凡此种种,都说明农村文化建设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适应,与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适应,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并不适应。
事实已经证明,在农村文化阵地上,先进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级趣味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新风正气不大力弘扬,必然滋生歪风邪气,由此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例如,有的地方因为文化活动偏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有的人便用打牌、打麻将、喝酒等方式打发时间,甚至参与打架斗殴、赌博活动,影响了农民文明思想观念的形成,给农村增添了不稳定因素,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助长了不思勤俭、贪图安逸以及等、靠、要等懒散思想和不良习惯,使有些人与发家致富无望。更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一些网吧违反国家规定,容留未成年人,有的音像、书摊经营点肆意出租、出售非法音像书刊制品,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及色情非法书刊、伪科学读物充斥其中,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在农村沉渣泛起。这不但对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也与新时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背道而驰。因此,在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改善、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离不开先进健康的农村文化与之同行,新风正气必须要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一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建农村文化的新格局。要增加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采取地方财政投入与民间集资相结合的办法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实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机制,既要将硬件投入、财政支出力度大小作为考核的硬指标,又要把结合农村特点,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类型、数量、气氛和影响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的硬指标。
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文化资源。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种资源要认真加以优化和整合,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利用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扩容,建设乡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科技培训、体育健身等方面资源,实现综合性的多项功能。要进一步整合乡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服务点等,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功能。要尽可能地利用闲置的公共建筑及场地,适当改扩建及新建,通过组建协会,引导农民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发挥其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和平台作用。
三是大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要切实保护农民本土文化,培养各具特色的文艺队伍。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长期的,要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需要上面送文化下乡,更需要培育本地的文化队伍。要根据当地自有资源,挖掘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培养农民文艺骨干,建立农民自己的文艺团队,使农村的文化活动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可通过实施农村文化能人、农村文化新秀等培训或培养工程,使农村文化人才与时俱进、永葆活力,成为引领农村文化发展的主力军。
四是让农民能够真正接受。要在文化活动中加入更多的娱乐功能,增强喜闻乐见而不低级庸俗的文化内容。宣传、文化等职能部门,要依据农村季节性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各种场合,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道德论坛、法制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改单向灌输为互动参与,共同为农村营造文明向上、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更好地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