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再见

2016-01-29王雨璇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6年1期
关键词:竹板谱子木鱼

王雨璇

一片黑暗中,两束追光灯的炫光突然汇聚,筷子清脆的声音随即迸发,竹板以稳定的节奏应和着,犹如亲密的朋友在呢语。灯光变幻,舞台此刻微亮,弹拨乐轻轻打起节奏。这些乐器配合着打出的节奏,足以让人惊叹这支乐队成员之间的心有灵犀。渐而鼓点灵动,贝斯和大提琴奏出时而低沉时而轻快的旋律。这时整个音乐声却又变小,而后一声大锣响彻全场。厚重的大鼓声紧跟着涌上,此时可谓声势浩大。意犹未尽之时,所有声音竟戛然而止。扬琴演奏者手微抬,二胡抒情的音调缓缓流出。木鱼的点缀,更是锦上添花,为舒缓的旋律平添一丝俏皮,仿佛漫天的云朵中透出一缕阳光。每个人都陶醉其中,随着旋律轻轻晃动着身体。最后一段反复,节奏更加快速,气势更加强大,我们在节奏中畅想,呼应着这首乐曲的名字——《校园畅想》。

第一次进入三中民乐队的训练时,我们还只是“初生牛犊”,虽然在小学里参加过无数次器乐比赛,但还是被这种团队间和谐的氛围深深触动着。乐声如行云流水般灵巧地从四面环绕而来,大家渐渐融为一体,那些午后集体训练的快乐时光就如余音绕梁,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头。

后来,我被安排打排鼓。心里窃喜:这还不容易,我在小学的乐队里打过一年的排鼓。可这次打击乐的队伍极其庞大:排鼓、大鼓、康加鼓、铃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筷子、木鱼、竹板、刮蛤蟆……如此多的打击乐器一起奏响,别有一番风味呢。老师把谱子发给我们,播放了几遍电脑制作的这首曲子,让我们自己开始练习,我一时傻眼了。节奏这么快,鼓点又这么密集,我自己怎么学得会啊!看着大家都开始对着谱子认真练习起来,我也试着一节一节地放慢记忆。休息时间,好多同学围聚过来争相敲打我的排鼓,还让我教他们。一来二去,我竟很快背熟了谱子,手速也快了很多。“咦?哦!啊?哦!……”这段童声的加入更为乐曲增添了活泼的气氛,覃旭姐姐那个大嗓门每次都带领我们大声喊节奏,好像能喊成一个永远……窗外阳光明媚,绿树浓荫的校园,蝉声齐鸣。

我和覃旭姐姐,在文学社相识,却是在民乐队相知,最后是在泰州民乐比赛时的那个不眠夜“相守”。那天我们在宾馆唱啊跳啊笑啊,仿佛以后再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疯了。我打排鼓,她打大鼓,我们总望着对方傻笑。谢谢你,也谢谢民乐队,让我有机会遇见你。

我们就要成为初三的学生了,以后怕是不能常来民乐队了。我们都曾抱怨过训练的枯燥,现在回头看看,大概还能看见从前的静好时光吧。民乐队带给我的不只是演奏水平的提高,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回忆:大家训练时认真的模样,在训练厅里呼呼风扇下吃着冰淇淋的满足,我们在舞台上倾情地演出……一点一滴的回忆,青春不老,我们不散。

民乐队,我们,不再见。

猜你喜欢

竹板谱子木鱼
将竹板磨细
神奇的木鱼声
蕉岭县竹板歌艺术特征初探
木鱼书的“灵韵”
梅州客家竹板歌的多元文化因素及其融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