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探讨

2016-01-29蒋云

成才之路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验自学能力培养

蒋云

摘 要:从激发自学兴趣,提升求知热情;指导自学方法,体验解题乐趣;提供自学机会,尝试自主学习;树立自学信心,磨砺精神意志四方面研究,以提升学生数学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34-01

当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们一提到自学就愁眉苦脸,既不愿主动学习,也不知从何学起。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探讨。

一、 激发自学兴趣,提升求知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而且学习效果要比被逼着学好上百倍。那如何来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和与积的积偶性”时,我先以做游戏的形式开始,让一位同学任意说出两个自然数(除了0),判断它们的和是偶数还是奇数,比比谁算得快。由于学生都是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因此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加,判断的速度明显减慢。这时我每次答案都能脱口而出,学生的兴趣就被提起来了,望着我的眼神都透露着一股崇拜之情。接着我又告诉他们我并没有计算每个数字的和,已经被激起好奇心的学生更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用了什么“魔法”。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再写几个例子,观察里面奇数和偶数的个数,看看能不能找到规律。学生带着寻找答案的渴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找寻其中的奥秘。这样,教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指导自学方法,体验解题乐趣

首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应让学生“会学”。在激起学生自学兴趣后,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如遇到倍数关系或互质关系时,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遇到和倍关系或差倍关系时如何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其次,教会学生善于使用课外辅导书。时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辅导书买了一大堆,但孩子从来不看不做。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这不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也在浪费一个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若能好好使用辅导书,它就能成为自己终身学习的老师。第三,学会预习和复习,指导学生记忆方法。教师应告知学生: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到一定时候就不再遗忘了。所以,每天学的内容一定要当天回去复习,并按一定规律复习巩固,最终才会永久记住。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会做题,但讲不出所以然来,概念性的东西更是一窍不通。所以,数学上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与复习同等重要却也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就是预习。学生们“数学不用预习的习惯”早已养成,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每节课始,我都用5分钟让他们说说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些什么,认真预习的同学可获得一颗五角星。几个星期下来,从一开始只有几个人预习变成现在大部分预习了。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有更多时间去教一些开放题。

三、提供自学机会,尝试自主学习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给他们空间和自由,自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掌握和巩固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容易与解决问题相联系,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教具、学具、操作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引导,探索新知。当然,教师的“放手”并不代表“放任”,而是需要教师切实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索,有序思考,收获发现。比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先让学生借助小棒摆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围法,交流后学生发现这样的围法肯定不是一种,接着我鼓励学生试着找出所有围法(可借助小棒)。通过初步尝试、再次尝试,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满足“长+宽=11(米),那么就能摆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了。由于学生是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因而不仅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也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四、树立自学信心,磨砺精神意志

相对来说,数学容易给人挫败感,但也会给人强烈的成就感。当你花1个小时解决了一道难题,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解题获得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偏袒他。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并勇敢面对自身的不足。同时,学生也希望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表扬,当他得到集体的尊重时,自信心就“生根发芽”了。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帮助。

五、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必须利用好自学这样的工具。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获得的,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2]杨财河.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黑龙江教育,2005(09).

猜你喜欢

体验自学能力培养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