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6-01-29杨玉海
杨玉海
摘 要: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发挥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根据国务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结合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条件,从地方高校的定位与发展、培养方案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提出要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制订培养方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实施分流教育,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应用人才;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05-02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总格局中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受到历史的、区域的、政策的及自身发展的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地方高校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地方高校如何定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优势,如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大批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驱动作用,不仅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地方高校必须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地方和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为导向,调整办学思路,坚持科学发展,提升质量、发掘特色,合理定位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合理定位找准方向,创造特色寻求发展
据统计,至2006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共计107所,其余的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要改变目前的状态,必须走有别于部属院校的办学路子,积极探索、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以实现地方高校的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地方大学办出地方特色,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高等教育,是地方社会文化差异的需要,是地方经济结构特殊性的需要,也是地方大学的使命。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说过:“一流大学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全,关键在有特色,并把特色发挥到极致。”特色是地方高校的发展之本,有了特色,才能开拓发展空间,形成发展优势,创造发展机会,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校之林中脱颖而出,求得发展。
我国一般地方高校尤其是同类型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方面“同构性”特征明显,不但缺乏多样性和竞争力,而且自我发展的动力也严重不足。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用单一本科层次毕业生去满足各项建设事业对不同层次和规格专门人才的需要”。这种长期以来的学术化、研究型的价值追求不仅没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而有所淡化,反而在近几年高等学校规模扩张中进一步升级,也使人才层次日益趋同化,“变成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对一所大学来说,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个性化的发展模式,是一般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
地方高校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确定目标定位时,应有区别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规模。作为地方高等院校,要创新思想思路,指导办学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创新人才工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创新科研工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创新社会服务,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因此,地方高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凸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学生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高等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制订和修订培养方案时,要杜绝简单模仿甚至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就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教育资源、生源质量、学校定位和服务面向等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教改成果集中反映到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确保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1. 转变观念是制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
高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强调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偏重于专业人才的学术水准和课程结构的完整性,而用人单位则偏重于人才的使用价值和职业能力,注重使毕业生尽快成为岗位上的熟练技术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首先要找准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结合时代的发展,使学校人才培养在遵循自身规律和适应社会需求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将教育的重心从学历教育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来,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侧重点,加大知识融通能力的培养。
2. 把握原则是制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共性问题,在制订和修订培养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原则:体现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术与职业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专业与行业相结合的原则。地方高校应坚持围绕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坚持重基础、重应用,加强实践教学,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改革创新是制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出路
(1)要集思广益。在培养方案的论证上,高校应通过召开用人单位、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毕业生座谈会,共同研究论证,确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活动、能力培养等内容,使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集中实习、社会实践、学期论文等内容。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服务、志愿服务,或知识咨询等活动;在假期中,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各种培训等,按照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进行考核,作为必修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之中。
(3)加大综合素质训练。在学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充实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的内涵,保障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针对目前很多行业已经实行岗位资格证制度,为在校学生开设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工作;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科大赛,参与科研项目,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与进取意识;针对社会对人才知识的复合性需求,体现复合培养理念,使基本理论、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合理复合,专业间交叉复合,实现理工复合,工管复合,文理渗透。
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性,以及高等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培养任务的不同。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条件,自主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校办学实际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1. 以课程的不同组合形式,形成基础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
“平台”是指由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共同搭建的课程平台。“模块”是指专业和专业方向构成的可以灵活生成的课程组合。平台教育属于普通教育阶段,模块教育属于专业教育阶段。普通教育阶段集中进行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思想方法、学习能力、公民道德等。专业教育阶段可着力培养学生宽厚的学科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能力、基本专业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拓展非本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等多种能力。
该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普通教育与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基准的多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的设置,可以充分地体现课程设置与组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更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做出适时的调整,生成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可调整的模块设置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适应能力,照顾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
2. 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多元化,实行分层、分流的培养模式
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就业意愿都是不同的。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依据学生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差异,分层教学,进行多层次、多规格、模块化培养。分层培养的模式是为了使具有不同潜能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挖掘。学校教育可在共性方面保证专业的基本规格,又可在个性方面体现分级教育的内涵,既不压抑具有研究潜质的人才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又保证应用型主体规格培养的多层次需要,同时实现学校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保证人才培养的统一要求基础上所进行的分流培养,是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差异,在进行了一个阶段(通常是一年或者是两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学习之后,对学生培养实施的分流。需要指出,在分流培养实施过程中,既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志愿,充分注意个体特长,还要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学生选专业、选课程的指导和专业调整工作。
3. 联合培养模式
(1)产学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内一些大学在发展双向参与同企业联合办学中,探索出了产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企业和学校双向参与,使学生以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形式,很好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2)同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模式。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培养适应全球化的高素质人才。同国外联合,可培养通晓经济学、管理学、法律、法规和习惯,了解国际科技发展的水平和动向的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要贯彻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育教学思想,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创造特色,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在培养方案、学期安排、专业教育等方面,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为地方高等教育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3]周应佳.关于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实践[J].襄樊学院学报,2009(01).
[4]王明华.高校学期制变革:现状、动因、问题与趋势[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5]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