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长篙,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2016-01-29石荣侠
石荣侠
[摘 要]阅读,是学生最根本的语言实践活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只注重朗朗读书声而忽视深层思考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少和教师教学方法失当等。阅读教学应重在让学生理解感悟,领悟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方法 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25
阅读,是学生最根本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要注重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积累等。目前的语文课堂我们都能听到书声朗朗,但这往往会掩盖学生思维的肤浅和贫乏。笔者尝试透过现象,深究原因得失,探究解决策略。
一、现象
笔者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形:在一个新班级,教学第一篇课文时,笔者问:“谁愿意读课文?”话未落音,小手都举了起来,随之是抑扬顿挫的读书声。第一教时,学生的感悟让人惊讶而忐忑。不踏实中我又问:“读了课文,你们想说些什么?”期待很久,无人应答,情绪便落入谷底。课后,我找到已学过课文让多个学生读。在结结巴巴的读书声中,我看到他们机械而苍白的感情。长此以往,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会影响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原因
带着这些现象与困惑,笔者请教了多位资深名师,总结出以下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题海的包围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搁浅,而家长只关注分数,极少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
(二)自由时间太少
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偏颇的人才观以及家长的急功近利,造成学生课外负担重。部分家长课余给孩子报各种提高班,学生读书的时间基本没有。
(三)好习惯未能养成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的目的是好词好句的积累,总是与词句的摘抄挂钩。学生为应付检查,阅读浅尝辄止,随便抄上几个词句应对。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挫伤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
(四)方法失当是主因
虽然教师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评价,还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等,都没有完整的方法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的阅读效率自然难以提高。
三、解决策略
(一)朗读是载体,重心在理解
阅读,“阅”是用眼看,用心想,是心脑结合的过程,也是揣摩、理解、消化的过程,就像王国维所说的“悬思、苦索、顿悟”。 “读”,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看→想→消化是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一切都是“伪阅读”。因此,抑扬顿挫仅是“读”的外衣与技巧。真正的读,是在“阅”的基础上。这要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自身实际,读出画面、读出个性理解、读出情感、读出疑问、读出文字要传递的深层信息。这才是核心——理解,然后才能运用自如,综合提升。
(二)重理念,重方法
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阅读不是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把学生引向道理与教条的讨论,更不是泛化、空话式的理解,这样他们感受到的只能是知识的表层。唯有真正深入,才能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感受阅读的快乐。实践证明,学生应学会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用它准确接收知识信号;另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及思维。心灵的交流及大脑的消化理解,可以看到一个个意义单位和鲜活灵动的生命。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两种操作方法:一是外显——运用语音和声调,再现作者的语境;二是内视——运用思维和心智,重构文本的生活原型,进行再创造。这样,他们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触摸与感悟,感受语言文字内蕴的力量与欢乐。这是阅读的根本,也是新课标所蕴含的理念及精神。
如,面对《少年王冕》这篇质朴得让人感动的文字,我们绝不能随波逐流,让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读懂 “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层面上。笔者执教时对学生说:“这质朴的语言,不需要我们抑扬顿挫的读,而要大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虔诚地品读。读着,读着,你会走进他们母子的内心深处。”稍后,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生命相遇、心灵之约。这才是真阅读。真正的阅读,要让孩子心灵动起来,哪怕只是微风轻拂,也会若有所思,从而激发兴趣、享受快乐、提升能力。肖川说:“人的心灵有种微妙、精敏的感受,任何虚假、矫情和做作都无法唤起真诚。”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辨析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欣赏沿途的风光,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阅读的魅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