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楼多功能公共空间家具的优化设计——以北京林业大学两所教学楼为例

2016-01-29TheDesignOptimizationforMultifunctionalPublicSpaceandFurnitureoftheinTwoTeachingBuildingat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5期
关键词:多功能公共空间家具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Multi-functional Public Space and Furniture of the in Two Teaching Building a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成诗羽1常 乐2Cheng Shiyu1& Chang Le2

(1.2.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高校教学楼多功能公共空间家具的优化设计——以北京林业大学两所教学楼为例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Multi-functional Public Space and Furniture of the in Two Teaching Building a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成诗羽1常 乐2Cheng Shiyu1& Chang Le2

(1.2.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针对北京林业大学现有教学楼内空间及家具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高校教学楼多功能公共空间及内部家具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期提高高校教学楼内多功能公共空间的使用的合理性,使其更加满足新时代教学、学生学习及使用的需求。

关键词:多功能;公共空间;家具

中图分类号:TS6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5)05-0077-03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201410022044)

Abstrraacctt::The public space and furniture in the two teaching building a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them were discussed.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the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Woorrddss::Multi-Function; Public Space; Funiture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深受信息技术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越发成为教学方式的主导,同时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趋多样化。教育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逐渐转变成了教师对学生更多地以讨论交流为传播手段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反馈也在个人文书表达的基础上更多地结合了以团体为基础的项目研究;学习的场所也不仅局限于传统且固定的教室或者庞大密集型自习室,开放的多功能空间可以更加满足大学生团体讨论交流和个人自主学习的需要。本文中此类空间的兴起需要相应家具的辅助支持,但目前高校的家具还不能满足这些需求。这也表现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

本文选取北京林业大学第一教学楼(以下简称一教)和第二教学楼(以下简称二教)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现阶段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这两栋教学楼内开展,对学生在此教学楼公共空间内的学习和活动的分析相对全面,本研究主要通过实地测量、拍照、行为记录和对学生进行访谈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并总结现存问题,提出设计建议,以期提高高校教学楼内多功能公共空间的使用的合理性,使其更加满足新时代教学、学生学习及使用的需求。

1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分析

教学楼公共空间主要是指校内人员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时使用的空间,包括专属性空间和开放性空间。其中,专属性空间指的是教室、自习室等有特定使用目的的空间,其功能单一确定。而开放性空间存在于廊道与层间交通、中庭广场、室内外灰色空间等具有极强适应性的空间,其功能多样化且具有不确定性。北京林业大学的一教和二教分别于1986年和2001年投入使用,这两个具有时代印记的教学楼建筑及其家具设置在我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图1、2所示)。下文分别对两种教学楼的专属性空间和开放性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讨论。

1.1 教学楼公共空间环境现状

1986年投入使用的一教,属于典型的内部中庭建筑,建筑中庭与建筑通高设置,四面建筑实体空间围合出一层公共空间,通过透光顶盖采光。教室空间由两类组成,分别为普通多媒体教室和阶梯多媒体教室。

普通多媒体教室有3种大小:①面积约为63㎡,可容纳30-32人,共有3间;②面积约为94㎡,可容纳64人,共有17间,包括3间听力教室(如图3所示);③面积约为107㎡,可容纳152-184人,共有8间(如图4所示)。它们分别分布在一教的四层空间里,能够灵活满足各种规模的小班教学授课需要。

阶梯多媒体教室有两种规格:①面积约为112㎡,可容纳108人,共4间,均分布在一教四层(如图5所示);②面积约为176㎡,可容纳180人,共四间,分布在一教一层东西两侧(如图6所示)。能够满足大班上课、讲座、集会等需求。

这种建筑形式经济实用,空间利用率高,各教室由四周环廊相连,东西方向各设楼梯,为避免中庭空间过于高耸、使动线布局更合理,除一层外各楼层中部由一小空中走廊连接南北环廊(如图8所示)。中庭建筑形式解决采光的同时,在一层形成一个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既可以满足大型活动,又可以设置一些小尺度的设施限定领域,进行一些满足相对私密和半公共的活动。

■图1 第一教学楼外观

■图2 第二教学楼外观

■图3 64座的多媒体教室

■图4 152座的多媒体教室

■图5 108座的阶梯大教室

■图6 180座的阶梯大教室

■图7 一教内部空间俯视

■图8 二教1层平面图

■图9 二教3层平面图

■图10 二教4层平面图

■图11 二教4层平面图

■图13 一教二教典型教室内部布置

■图14 一教一层公共空间

■图15 二教灰色空间

■图16 二教一层公共空间俯视

■图17 多人使用整体性桌椅

2001年投入使用的二教与一教不同,建筑外观不规则,建筑西侧通高采光。教室的形制也趋于多样化(如图9-11所示为二教部分楼层平面图),分为三类:①占地约为136.8㎡可容纳133-150人的多媒体教室,每层有7间,排列在教学楼南翼;②占地约为270㎡可容纳264-283人的多媒体教室,逢单层每层有一间;③占地面积约为197㎡的多媒体教室每层有两间。建筑一、二层中部设有边庭东向采光,每层西侧为玻璃幕墙,在南翼教室楼的走廊尽头每层设有半圆形公共空间,通高玻璃幕墙围合,产生很好的采光效果(如图12所示),丰富建筑空间的形制,同时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和交流场所。不同形态的公共空间,不仅是空间富有丰富的变化,还能让人产生某种归属感和领域感,并且使公共空间更有识别性。

1.2 教学楼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现状

1.2.1 专属性空间使用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一教与二教专属性公共空间也就是教室内空间的使用率非常高,由于教室内家具及讲台布局相对固定(如图13所示),同学们在此空间主要行为是以班级的形式听老师传授知识。当教室没有课的时候转化成为自习室,因为空间较大,桌椅固定,同学间几乎不能进行相互交流,以自己学习为主。

1.2.2 开放性空间使用现状

一教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主要由一层中庭和其余层走廊组成。走廊宽2米,能并排3人通过,如果课间同学们同时走出教室,人流量瞬间增大,走廊会出现拥堵现象,仅能满足交通功能。一层的公共空间面积约有450平方米,为长矩形状。本可以自由变换的空间使用情况并不合理,数排铁质信箱立在西侧楼梯的东面,最后以一个大屏风遮挡在信箱的东边(如图14所示)。由于该空间并无划分,现主要以满足学生交通功能为主。

二教门口处灰色空间面积较大,共有307㎡二教一层建筑外形轮廓为形向外扩展。满足了学生们的交通功能和短时间的交流功能(如图15所示)。一楼大厅公共空间共有178㎡(如图16所示),有三件展示性家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间的使用面积。经定点观察发现同学们主要在该大厅内开展短时间的会议以及暂时的停留,但由于该空间并未功能划分,在课间人流多的时候经常出现拥挤混乱的情况。大厅的北侧有宽为7.2米的长条形走廊,沿长度方向放置了5台ATM机,取款排队的方向和通行人流的方向相垂直,或者出现交叉现象,阻碍人流。二至五楼层的主要公共空间位于北侧走廊以及南翼教室楼的走廊尽头的半圆形区域,这两处空间均设有多人使用书桌(如图17所示),空间利用得当,但半圆形区域的立面为玻璃幕墙,从午后开始光照强烈,影响看书和书写。

2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家具使用情况分析

2.1 专属空间家具使用情况

一教与二教教室内的家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多人一排的整体课桌椅,一种是分开的单体课桌椅。整体课桌椅的桌面进深不足,平均进深只有300mm,仅够竖放一张A4纸张的尺寸。另外每个使用者的专属性空间不足,使用时会出现手肘无法放置的现象。相较之下单体课桌椅的较为合理。

2.2 开放性空间家具使用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一教开放性空间面积较小,面积集中在一层,被信箱及1个巨幅落地屏风占据,只有一个用于分检邮件的

小型前台桌。二教开放性空间面积较大,设置有可供多人使用的整体性桌椅(如图17所示),其桌面面积较大,可供设计类专业同学完成大幅作业时使用,或多人开小组会议或进行团体学习讨论使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计建议

3.1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及家具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调研及访谈谈结果综上所述,北京林业大学这两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楼内公共空间环境及家具使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①受建筑形制局限以及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使教学楼内公共空间功能单一。例如走廊及楼梯空间宽度不足,仅满足交通功能;教室内空间有限,连排式整体桌椅布局,仅能实现单向式教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受局限;②专属性空间内的家具尺度不合理。例如多人一排整体桌椅的整体长度不足,多人使用时每个人的专属空间严重不足。且桌面深度不足,影响使用;③开放性公共空间内的家具配套不合理,家具布局不够完善。例如,走廊内桌椅的照明亮度不足,桌椅附近没有配置相应的电源,桌椅附近窗户位置由于无窗帘,阳光刺眼,影响使用。

3.2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及家具设计建议

现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是互动性强、教学方式多元化以及讲究资源的共享,同时注重团体的协作和交流,学习和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为了更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特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学习需求,针对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及家具使用现状,从空间的功能需求以及使用人群的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3.2.1 提高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性

(1)多种功能的组合

在一栋教学楼里,多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同时同地”和“同时异地”来实现。“同时同地”是指在同一个空间内同时拥有多个功能,例如可在二教走道上的桌椅间适当增加隔断,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休息、个人自习以及多人交流的功能。“同时异地”指在不同空间内同时拥有多个功能,例如针对不同楼层环境及面积情况,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同时同地”和“同时异地”的交替使用,可以使得空间具有流动性,既独立又统一,极大地消除教学空间一贯给人的沉闷压抑感,最重要是多功能的空间组合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2)足够的交通能力

在高校教学楼内不论多功能空间具有怎样丰富的使用方式,都必须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交通能力。教学楼内师生数量众多,人口密集,如何安排规划使得空间功能性增强而又保证人员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安全疏散,是该类空间规划的首要考虑点。另外,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个人空间圈。过小的个人空间圈会令人焦虑不安,产生强烈的空间压迫感。建议在公共空间中保证通行空间的前提下,设置可移动的家具,随时可以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尽可能创造出富裕的空间,保持足够个人空间圈和安全逃生空间。

3.2.2 细分使用人群的需求

工业设计思想的基本原则说道“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使用人群的需求指导了家具设计的方向,赋予了家具生命。因此,研究使用人群的需求是合理设计的关键。

(1)学生的需求

学生是教学楼内最大的使用人群,学生在教学楼空间内主要从事以下活动:需要足够的空间,适当的休憩坐具,保证不需要顾及音量的隔断设置;学习分为有声学习和无声学习,这两类学习显然不可在同一空间同时进行;学习成果宣传展示是可以增强专业交流的活动,需要灵活可变的简单的展示类家具,并进行合理的布局;休憩空间是教学楼内教学空间的外延,以舒适性为主要考虑因素,满足此类功能的家具应注重家具的人性化。

(2)学校的需求

大学有专门的学科分类,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不相同,对空间设计的要求有极大的差别。充分利用教学楼的多功能公共空间,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可以允许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同时使用同一个空间,实现空间上的学科交叉,增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另外,人性化和特色化的空间环境能够提升师生的人通关与归属感,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

3.2.3 公共空间家具优化设计建议

(1)多人使用桌椅

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大多属于隐形学习空间,其中桌椅是学习的必备家具。考虑到兼顾不同学科的需求特点,可增强家具的可重组性。例如艺术设计类、测绘类学科需要使用大图纸,对桌子尺寸有一定要求,建议边长大于1189mm,并在椅腿下设计可固定滑轮,方便学生对桌子进行重组。

(2)细节配套

配置电源:手机、电脑以及平板电脑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在桌椅上内嵌电源或在适当位置预留足够的电源插口,可解决电子产品充电需要。

可调节隔断:在自习空间为保证学生的个人空间圈,同时不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可增加可调节隔断,提学习和高使用效率。

置物装置:学生都会携带书包以及大量的学习用品,为了最大化课桌椅的使用率,可以利用桌椅底部等空间增加置物装置。

展示家具:既可以用来展示学习成果,同时也有隔断的作用,用以对多功能公共空间进行分区。

小体量家具:在空间的转角等零碎空间可以设置小体量多功能家具,例如可折叠、可通过凭依支撑人体做短时间休憩或讨论等。

4 总结

本文尝试以北京林业大学一教二教为例研究多功能公共空间的内涵,得出其特性。然后分析教学楼内各方使用人群的需要,得出大致设计优化方案。接着分析现有家具特点,找出不足。最后综合考虑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了大致的优化设计建议。不可否认,设计建议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当代高等教育呈现出了教学方式多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现有的高校教学楼及其内部家具有部分已无法满足其需求,本文针对北京林业大学两栋具有时代感的教学楼内空间及家具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讨高校教学楼多功能公共空间及内部家具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期提高高校教学楼内多功能公共空间的使用的合理性,使其更加满足新时代教学、学生学习及使用的需求。作为高校大学生们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场所——高校教学楼多功能公共空间,其优化意义深远。笔者将会继续进行研究。

(责任编辑:吉 湘)

参考文献:

[1]杨春时.普通高校整体式教学楼多样性及适应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2]丛宁.高校教学楼空间多义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6.

[4]宣晓志.家具的功能设计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8):82.

[5]冯瑾.谈室内设计中家具的作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7):28-30.

[6]周雪冰,刘文金,孙婷.多功能家具内涵和外延的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5):70-71.

猜你喜欢

多功能公共空间家具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多功能3D影视厅视听系统设计及调试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多功能可伸展照明双层晴雨吸附雨伞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多功能”收音机 来电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