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

2016-01-29隋琳倩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室管膜髓内围术

隋琳倩(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

隋琳倩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研究及观察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4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龄的24例健康者被选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1周、2周及4周和对照组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上述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1周、2周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后4周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检测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 d及术后2周、4周的检测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较大,应针对其波动给予密切监测及干预。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在临床并不少见,关于本类患者的手术治疗研究并不少见,而其作为神经系统的疾病,疾病及手术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必然存在[1],但是相关方面的影响研究却十分不足,故本文中我们即就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4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龄的24例健康者被选为对照组。24例健康人员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1.5±6.4)岁。观察组的24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1.8±6.2)岁,病灶部位:颈部椎体14例,胸部椎体8例,其他椎体2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与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取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4.0 mL送检,首先将其以离心机离心,然后以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检测指标包括NSE、S100B及NGF,其中观察组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2周及4周各检测1次。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方法和数据检验软件包括t检验(计量资料处理方法)、χ2检验(计数资料处理方法)及软件包SAS6.0,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对照组的血清NSE、S100B及NGF水平分别为(7.65±0.73)μg/L、(0.10±0.02)ng/mL及(107.67±12.80)pg/mL。

观察组术前1d的血清NSE、S100B及NGF水平分别为(15.98± 1.72)μg/L、(0.29±0.04)ng/mL及(198.84±21.37)pg/mL,术后1周的血清NSE、S100B及NGF水平分别为(20.72±1.88)μg/L、(0.45±0.07)ng/mL及(304.57±35.65)pg/mL,术后2周的血清NSE、S100B及NGF水平分别为(13.63±1.64)μg/L、(0.21± 0.04)ng/mL及(182.79±20.73)pg/mL,术后4周的血清NSE、S100B 及NGF水平分别为(7.81±0.70)μg/L、(0.11±0.03)ng/mL及(108.78±12.95)pg/mL。

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1周、2周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后4周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且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检测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 d及术后2周、4周的检测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室管膜瘤在神经科并不少见,而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在此类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对此类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也可见,其中手术治疗本类患者临床效果的相关研究即不少见。而神经功能指标作为在此类患者中呈现异常的一类指标[2],对其在围术期的变化研究却十分少见,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围术期神经功能指标的表达变化价值较高。而NSE、S100B及NGF作为神经功能指标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类指标[3-8],对其在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变化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即就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与健康同龄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术前至术后1周、2周及4周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术前至术后1周、2周均高于健康人群,而术后4周已经与健康人群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认为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较大,应针对其波动给予密切监测及干预。

[1] 高海浩,尚爱加,张远征,等.腰骶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2):177-180.

[2] 杨慧东,秦智勇,马飞.显微外科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0):89-90.

[3] Fanous AA,Jost GF,Schmidt MH.A Nonenhancing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rade II Intramedullary Spinal Ependymoma in the Conus: Case Illustration and Review of Imaging Characteristics[J]. Global Spine J,2012,2(1):57-64.

[4] 陈旭义,张赛,梁海乾,等.脊髓髓内室管膜瘤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3):248-250.

[5] 刘希光,王贵怀,李爱民,等.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策略及疗效评价[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3):250-251.

[6] 常波.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J].临床研究,2015,23(12):97-98.

[7] 储卫华,叶信珍,张杨,等.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12):1000-1005.

[8] 王琪,李军,曹庆勇.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8-9.

R739.42

B

1671-8194(2016)19-0149-01

猜你喜欢

室管膜髓内围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T2-MRI全域直方图鉴别儿童后颅窝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室管膜瘤的临床治疗及分子病理学进展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